1999年5·19行情後,股市便一直處於陰跌之中,到12月初,滬指已從5·19行情的最高點1695點跌到了1340點左右,許多人對股市產生了灰心喪氣的情緒。而我早在六七月份,便陸續出完了手中的貨,現在正是空倉,因此對股指的下跌看得很淡。恰好不久前我看過一本書,說是股市的行情往往是在大多數人悲觀絕望的時候產生,看目前的形勢,我認為與書上說的股市底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我看到政策扶持股市的力度越來越大,先後出台了許多利好政策,如給券商融資、降息、征收利息稅、三類企業入市、保險資金入市等,雖然這些利好政策沒有刺激起股市上漲,但不表明這些利好政策沒有作用,而很有可能是股市反應滯後,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積累,這些利好政策一定會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樣想著,我便決定立即入市抄底。當時經過認真地分析,我選中了當時並不被人注意的“漳澤電力”。之所以選擇這隻股票,一則是這是一隻電力板塊的股票,現在國家大力加強能源、交通等基礎建設,電力企業必然是扶持的重點;二則是這隻股票價位不高,1999年最高曾達到18元,但以後則一直下跌,現在僅15元左右,與其他電力股票相比差距較大。事不宜遲,我果斷地以15.80元的價格一次買進了4000股“漳澤電力”。買進後,這隻股票果然爭氣,隨著大盤的回暖,它也開始啟動,尤其是進入2000年後,更是一路高漲,先後突破17元、18元、19元的關口,到2月18日,竟衝破了20元大關。我扳著指頭一算,不到兩個月時間便賺了2萬多元了,這對於僅投入了6萬多元本錢的小股民來說,實在是太幸運了。看著這隻股票還在牛勁十足地往上衝,我估計再漲到四五元沒有問題。果然不出所料,到2月22日,“漳澤電力”開盤即達到了24.35元,比我的買入價高了8元多。我當時的高興勁就別提了,我想,這已夠讓人滿足了,我也不貪了,漲到25元就出貨。但是,那天“漳澤電力”開盤後卻沒有繼續上漲,而是開始下跌,開盤的24.35元即成為最高價。高開低走後尾市拉升的現象多的是,因此我決定等到尾市拉升時出貨。但等到下午離收市僅20分鍾時間時,“漳澤電力”還沒有拉升的跡象,股價反而跌到了20.43元。我看形勢不對,立即走到電腦操作台前,連忙刷卡,準備填20.40元的價格拋出全部的股票。但填單時,我還是不放心,再一次翻查股價,發現掛的買入價是20.44元,賣出價是20.45元,我想,還有十多分鍾時間,股價波動過幾分錢沒有問題,於是重新填單,以20.45元的價格賣出。從電腦操作台擠出來,我一邊走到營業廳外麵抽煙,一邊等成交回報顯示,心裏想早晨都還有24元,現在我以20多元的價格出貨,估計成交是沒有問題的。但哪知道,我再進去看行情顯示屏時,股價卻一直停留在20.4元一直到收市,我一查自己的成交回報,才發現我的委托並沒有成交。
僅僅是少填了5分錢,結果使我的賣出沒有成交,我隻好等第二天再出貨了。2月23日,我一早就來到營業廳,見“漳澤電力”開盤20.56元,心裏又想,或許昨天沒有拋出還是好事,今天或許還會再漲一輪。果然,不久後股價便衝過了21元。汲取昨天的教訓,我不敢再貪,連忙跑過去以20.20元填單賣出。誰知道,這次又犯了昨天同樣的錯誤,因為少填了兩分錢,讓我再一次失去了出貨的機會。當天“漳澤電力”最高價隻達到21.18元,收市跌到19.60元,因此我的委托又沒有成交。
經過這樣兩次打擊,使我再也不敢大意了。2月24日,“漳澤電力”又是低開低走,當天開盤價僅18.81元,我看形勢不對,連忙低填兩角錢以18.50元賣出,這下才很快成交。回家一算賬,雖然還賺了1萬多元,但卻因兩次少填幾分錢而少賺了1萬多元。由此我總結,在股市裏不能分厘必爭,斤斤計較,進股拋股都要果斷,不要為了幾分錢而錯過了機會。
點評
在股市裏,我們發現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有的人平時出手大方,幾十百把元錢並不在乎,但在股市裏,無論是進股還是拋股,卻特別“小氣”,總是“分分”計較,進股時總想少填幾分錢,出貨時又總想多填幾分錢。而恰恰股市又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地方,你可能因為少填幾分錢而進不到貨,有時又可能因為多填幾分錢而出不了貨,而這兩者造成的損失,則遠不是用分用角用元來計算的,動不動就是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幾十萬。許多人就上過這樣分分計較的當。
現在我國股市的成交價精確到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非要“分分”計較。有些人以為這炒股就像買賣小菜一樣,可以無休止地討價還價,不知道股市變化無常,並且買家與賣家不是麵對麵的交易,因此其雙方的報價都要合理適當。如果你看準了要進的股票,就不要去考慮那幾分錢的事情,隻要該股能給你帶來利潤,多填幾分幾角又何妨?如果你準備拋出股票,更加不要僥幸地多填幾分錢,而要一步到位,以能夠拋出為原則,尤其是在高位的時候,隻要你有絲毫猶豫,很可能就難再有高價拋出的機會。有的人特別計較買賣股票的實際成本,進股時每股多出了幾分錢就認為是貴了,出貨時每股少賺了幾分錢就認為是虧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們買賣股票,不但要算股票的實際成本,而且還要算機會成本。實際成本並沒有很大的出入。我們可以算算賬,一般散戶一單交易頂多不過十來萬元,按15元的股價,不過6000股股票,每股幾分錢,不過百把元錢,這在股市裏又算什麼呢?但機會成本就有著較大的彈性。如果因為每股少填幾分錢而失去進貨的良機,你便失去一次賺幾千幾萬元的機會;如果因為每股多填幾分錢而失去出貨的良機,你便可能因此而由盈到虧。這樣的例子多的是。上麵舉的例子是拋股時斤斤計較結果少賺1萬多元,這還算好的,有的甚至因此出不了貨而被長期套牢。拋股時是這樣,進股時也不能以為可選擇的機會多一些就分厘必爭。筆者認識一位退休工人劉大媽,她拋股時還算果斷,因為她膽小,怕套牢,隻要達到了她心中預想的目標,便連忙拋掉,省得放在手裏心裏不安。但進股時,她卻特別計較,生怕買貴了,因此填單時總要比當時的賣出價低個三五分心裏才舒服。有時候她也確實按這個價位買進了股票,但也有很多時候卻就因低填了這三五分而沒有買進來,結果錯過了機會。1999年12月29日,劉大媽相中了一隻有網絡題材的股票——“浙江廣廈”,當時的價位是13.80元左右。劉大媽進股,一般都選擇在收市前半個小時內,據她說這個時候的價位相對低一些,因此這天她在收市前15分鍾走到電腦操作台前,當時“浙江廣廈”的成交價是13.74元,她便將自己的買入價定為13.70元。當時站在旁邊的股友還勸她,你打算買進來就要填高點,不要吝嗇這幾分錢。劉大媽卻不以為然,今天沒有買進來還有明天,我不著急。其實她心裏想,收市前一般還會有點跌,我少填幾分錢也能買進來。但事與願違,當天“浙江廣廈”的價格一直沒有跌到13.70元,最後收市是13.72元。少填兩分錢,劉大媽的委托沒有成交。劉大媽認為,今天沒有買到還有明天,或許明天價格還會低一些呢。果不其然,第二天,“浙江廣廈”一開盤便低開低走,而後在12.80~13.30元之間盤整。按理說,劉大媽此時進貨,正是時機。但劉大媽看股市下跌了,便想可能還會有點跌,不如再看看。哪知看了一會,股價便開始上漲,很快便又漲到了13.70元。劉大媽想,看來這隻股票真的要啟動了,我還是買進來。於是,她又來到操作台前。這次她很謹慎,高填了兩分錢:13.72元。但她不知道股市瞬息萬變,等她完成操作,股價已經漲到了13.80元,而後一路上漲,再也沒有出現過劉大媽填的價位。劉大媽又一次失去了機會。元旦後開盤,“浙江廣廈”便開始拉升,劉大媽自然不敢再去追了,結果眼睜睜地看著這隻股票最後漲到21元多。
許多股民也知道炒股這樣分分計較不好,並且也清楚這樣進股時每股少填幾分錢或者出貨時多填幾分錢並沒有什麼看頭,但大概是平時買個小菜什麼的還價還成了習慣,以致一到具體操作,就把握不住自己,習慣性地少填或者多填幾分錢,結果一次次地錯過賺錢的機會。其實,股市實行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原則,如果目前19.90元的股票,你填20元的買入價,如果此時股價還停留在此位置甚至比此價位更低,你照樣可以按19.90元或更低的價格買入;同樣,如果你是拋股,目前20元的價位,你填19.90元的賣出價,如果股價繼續上漲,你的股票照樣可以按20元的價格拋出,而如果下跌,按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原則,你的股票便可以順利拋出。
因此,我們說,炒股不僅要計算實際成本,更要考慮機會成本。實際上,機會也就是金錢,我們不要為了幾粒芝麻而丟了西瓜。
“不賺不賣”,越套越深
這是我在股市裏結識的一位朋友,姓李,為人很隨和,但炒股卻特別固執,他的原則是“不賺不賣”,不斬倉不割肉,結果經常是一條道走到黑,越套越深,越賠越多。
1999年,“全興股份”推出10送5的誘人方案,麵對這樣好的分配,老李抵擋不住誘惑,竟在30.30元的高價位追了進去,買了2000股,等待它的紅股兌現。買進這隻股票後,這隻股票果然上漲,最高曾漲至34元左右,但老李想,有這樣好的分配方案,我才賺個七八千元,太沒出息了,這隻股票肯定還會上漲,即使不漲了,也沒有關係,我還可等送紅股。
老李不知道,許多股票早在好的分配方案出來之前,就已經被暴炒過了,一些來曆不明的先知先覺者早已賺足了錢,開始出貨兌現,以致股價逐級下跌。但老李卻還在死等紅股,在長達兩個月等待送紅股的日子裏,如果要從該股全身而退,不發生虧損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當時沉浸在“全興股份”誘人的送股方案中不能自拔,做著股票大幅增值的夢想,因此不管是誰勸他拋掉股票落袋為安,他都不聽,明明該股的走勢也非常不妙,莊家出貨的跡象非常明顯,但他就是認定一條,既然有紅股送,就不怕股票不漲。難耐的股權登記日終於到了,但此時該股已是強弩之末,全興股份的除權價在18元左右,之後其股價一路下滑。老李一算賬,本來賺8000元的沒有賺,現在反而開始虧損了,他更不甘心了,說是賺錢時都沒有賣,現在虧損了還去賣掉,太不值了。我不能就此服輸,不漲就不拋,我不相信這隻股票不會漲起來。但事實卻給了老李沉重的打擊,不久後,該股便跌到了14元左右。現在老李是出也不好,不出也不好,隻好死守著這隻股票等機會。現在他終於想通了,當初真不該那麼固執,要是在30元左右賣掉股票,還可以保住本錢,不至於成為套牢一族,動彈不得。即使這次沒有拋,等送紅股除權後18元左右的價位拋掉也沒有虧多少,就是虧一點也沒有關係,現在我14元再撿進來,至少就賺了4元的差價。但當時我就固執地想:想讓我高買低賣,找我的便宜,沒門兒,其實這樣死找的結果,往往使手裏的資金越套越深,活錢全成了死錢,損失也由小變大,最後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