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2)(3 / 3)

點評

在股市裏不肯認輸、不會斬倉的股民,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在我采訪的股民中,就有現在還持有1993年以30多元的高價買進“深寶安”的,有1997年以50多元的高價買進“四川長虹”的,有的人手裏持有的股票已經有七八年的曆史,現在仍然被套,有的中間配股,又被圈去一次錢,所投入的資金基本上所剩無幾了。他們都犯了一個股市投資者的大忌,那就是“買什麼股必須掙錢,否則就死等硬扛”,結果成為死不止損的套牢派。

大多數股民剛入市時,都沒有止損意識,買進的股票跌了就隻怪自己運氣不好,捂住不賣等好運來臨不僅解套還要賺錢,下跌一定幅度後急忙加碼買入以攤平成本,誰想到越套越深越賠越多,把剩餘的資金全填進去,但股價就是不肯停止下跌的步伐。眼看著自己的血汗錢一天天地縮水,心情越來越焦急,市場上的利空傳聞也越來越令人信心崩潰,絕望之中度日如年,想著幹脆斬掉這痛苦之源,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很可能在跌得最急的一天,自己於無法忍受之時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將持有的股票快刀斬亂麻砍了個精光,心想這下該清靜了吧。但是,這行情偏要跟你過不去,等你剛殺出重圍,股票就像注射了興奮劑似的反轉向上。這時你隻能說這不過是下跌途中的一個小反彈罷了。接下來的走勢好像是一個上升浪的開始,你天天都在承受漲勢的折磨,終於在行情突破某個阻力位的時候,你實在抵抗不了入場的誘惑而不顧一切地撲了進去,悲劇再次發生,你不幸追到了一個頂點。於是股價開始了新的下跌浪,由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緣故,你決定以後被套住了不再止損出場,而是采取嚴防死守的策略抗戰到底,就這樣又一個鐵杆“套中人”橫空出世,而股市中又多了一串傷心愁苦的故事。

原本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運就這樣拱手讓給了運氣,套住了之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第一時間止損出場,而是消極被動地等待“解放軍”的到來,不僅會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而且還有可能因為所持股票的基本麵出現惡化造成股價持續下跌,解套無望甚至越虧越多。在有關建立上市公司退出製度呼聲日益強烈的中國股市,上市公司能上不能下的局麵終究會改變,“殼資源”的價值正在逐漸失去往日的吸引力。所以,固執地堅持“不賺不賣”的交易策略總有一天會吃大虧,玩股票玩得血本無歸的事情並不是隻會發生在外國人身上,將來也會落在那些不善於止損斬倉的中國股民身上。

人非聖賢,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操作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有許多人卻偏偏不承認這樣的事實,明明買到手的是一隻劣質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不但沒有轉機,反而風險重重,但他們卻不願意否認自己的選擇,死守著不放,結果股價天天跌,老本天天少;有的人明明知道跟風追高的股票已沒有了上衝的動力,但他們仍然幻想還有莊家沒有脫身,還會有一輪拔高出貨的炒作,結果越等越跌,越跌越不想出貨,許多人深度套牢就是這樣形成的。

投資者從事股票買賣,大多是想賺錢,因此,投資者大多有一個不肯認賠的心理。其實,搞股票投資風險是很大的,可能賺也可能賠,穩賺不賠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隻能盡量做到抓住了賺的機會而多賺一些並確保利潤,遇到賠的時候少賠一些減少損失。有些人賠不起,一旦持有股票的價格下跌,他便抱著賠錢的股票不賣的想法,好像不賣就不會賠。這種情況如果是在多頭行情市場,行情隻是暫時回檔,那麼抱住不賣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或者被套牢的是績優股,每年有配息、配股的機會降低成本,也還有反敗為勝的希望。但若是處於空頭市場,投資者持有的又是沒有什麼實質內容的投機股,那麼,不肯認賠的結果可能是血本無歸。因此,為了避免損失擴大到無法承擔的地步,隻要確認空頭市場的來臨有很大的可能性,那麼最現實的策略就是立即出手。也許這樣做會帶來一定的損失,但是別無選擇,要把著眼點放在尋找新的機會,再把損失賺回來。

股市裏風高浪急,變幻無常,不確定的因素特別多,因此我們最不能固執己見,不能盲目自信。無論是我們的判斷還是操作,發現是錯的就要立即糾正,而不要心存僥幸,期望會有什麼奇跡出現;即使首先的判斷和操作是準確的,但市場發生了變化,我們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切不可一條道走到底。簡單地說,在股市裏投資,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敢於承認錯誤,善於糾正錯誤,這也是許多投資大師的投資理念與操作風格。曾引發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美國“量子基金”負責人喬治·索羅斯,他所管理的量子基金在1992年9月短短一個月內賺了15億美元,其水平可見一斑,然而他就特別敢於承認錯誤,該認輸時就認輸。

索羅斯不是以驚天動地的什麼天才方式去做投資,而是一步步測試、偵察,用以確定他腦子裏想的對不對。他會提出某種假設,根據這個假設,建立某個投資倉位,然後等著看這個假設正不正確。如果正確,他會建立倉位,並根據個人的自信程度,決定做多大的倉位,萬一原先的假設不對,他不會遲疑拖延,馬上軋平倉位出場。用他的話說,就是放棄戰鬥,活下來,好在另一天再上戰場。

有這樣的一個例子。詹姆士·馬凱斯設計一種逐步漸進的做法,撥出基金中的一部分資金建立倉位,為此去與索羅斯商量。

“好吧。”索羅斯說,“我們想買3億美元的債券,所以先賣出5000萬美元。”

“我是想‘買’3億美元。”馬凱斯提醒索羅斯。

“沒錯,”索羅斯回答,“但是我想先感受一個市場是什麼樣子。我想先感受一下當賣方的感覺。如果賣出很容易,如果我很容易就失掉這些債券,那我會更想當買方。但是如果這些債券很難賣出,我就無法肯定是不是該買進。”

索羅斯常說:“基本上,別人認為我不會犯錯,其實我也會同旁人一樣犯同樣多的錯誤。但是我覺得自己有個拿手的地方,那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的成功秘密。”

索羅斯尚且如此,我們又怎麼能保證自己永遠正確呢?薩繆爾遜也說“選擇股票非常困難,贏的把握並不存在”。作為一般股民,又怎麼能保證每次必贏呢?有人認為,股市成功是靠五分智慧,三分關係,二分運氣。既然這樣,我們進入股市,雖然是抱著賺錢的目的,但也要以平常心對待股市的漲跌,對待自己的盈虧。這次虧了,下次再賺回來,完全沒有必要與自己慪氣,與股市賭氣,否則心態搞壞了,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越輸越賭,越賭越輸。這就是不敢於承認錯誤和糾正錯誤的心理在作怪。實際上,敢於承認錯誤,往往能使我們及時止損,減少損失;而善於糾正錯誤,也能使我們調整策略,反敗為勝。不承認錯誤,不麵對現實,擺在麵前的一定是死胡同一條。

因此,我們說,與其坐以待斃,真不如帶著輕傷逃跑。1994年中國的大熊市,大盤從1500多點跌到300多點,股價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如果能在1000~1200點及時止損離場,保存相應實力,然後在400~500點抄回,後來保本贏利的前景是十分可觀的。設立止損點,及時保本離場的好處,是既可以防止大盤連續下跌時,心理上受到損傷,造成心情不愉快,又可以把資金盤活而不被套死,同時給自己將來獲得反攻尋找機會,這就是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像電影《南征北戰》裏說的,現在暫時的撤退是為了將來大踏步的前進,當然這裏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對大勢作出準確的判斷。

學會斬倉是股市投資生涯必須的入門階段,以“總有一天會賺錢”的想法繼續持有,無疑是不肯承認錯誤,認為“沒有賣出去就沒有虧”隻能被看做是不敢麵對現實。如果一家公司的前景你無法把握,而賬麵又出現虧損的話,最好的辦法是趁虧損仍然在較小的程度時斬倉。正所謂“小財不出,大財不進”。索羅斯被問及最為成功的一次操作時,他的回答是1995年初在日元上虧損5億美元,因為若當時不及時斬倉,等待他的是爆倉。投資者計較一時的得失,可能換來長期的痛苦。前輩經常教導我們:不會斬倉的投資者,絕不是成熟的投資者。

人們常說既然選擇了炒股票就要認真對待股票,可認真對待股市絕不等於與股市較真。股市如棋,一步有變化,接下來的每一著都應該變化。在大盤的各方麵因素都已處於很敏感的位置時,無論投資者還是投機者,其策略和目標都要跟著有所調整。“識時務者為俊傑”,在股市裏和在人生中都是相同的道理。隻有那些順應潮流,根據股市變化而調整心態和目標,調整操作手法和思路的人才能成為股市裏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