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2 / 3)

老李就是在此時入市的。當時老李麵對兩大版花花綠綠的股票名稱正不知從何下手,聽人說“五糧液”不錯,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有的股評家甚至說“五糧液”將成為深滬股市拆細後的第一隻百元股票。老實說,老李對“五糧液”這隻股票到底怎麼樣並不清楚,但對“五糧液”酒卻不陌生。以前在商場負責,免不了有一些應酬,其中喝酒是應酬的主要形式。老李頗有酒量,喝酒必打頭陣,而當時喝的酒中,最為高檔的便是“五糧液”。因此,憑直覺,老李覺得“五糧液”一定是一隻好股。聽人說去年“四川長虹”漲了幾倍,還不就是因為他們生產的“長虹”彩電賣得好?“五糧液”在中國的白酒行業中名氣大,影響廣,想必其股票也會像其酒一樣走俏。既然這樣,老李決定就選這隻股票,並且破釜沉舟,10萬元全部買“五糧液”。按當時的價格,老李填63.80元的買入價買進1500股“五糧液”。填單時,一位介紹老李入市的朋友按住他的手說:“你怎麼一下子全部買進,你應該先買進一部分,看一看整個市場和這隻股票的趨勢,再作下一步的決定。再說這隻股票已經漲得這樣高了,此時殺進去風險很大,何況還是全倉殺入。”老李扳開朋友的手說:“你這就不懂了,以我從商的經驗,市場機會稍縱即逝,看準了的就要馬上行動,膽小沒得將軍做,要賺錢就要像打仗一樣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哪還能婆婆媽媽,前怕狼後怕虎的。”朋友說不過老李,隻能眼睜睜地看他滿倉買進“五糧液”。當時老李確實有一股壯士出征一往無前的氣概。按他的想法,無論是經商還是炒股票,都不能鼠目寸光,膽小怕事,而要敢作敢為。像“五糧液”,既然都說這是一隻好股票,股評家還說會漲到100元以上,最近又有消息說有些大機構和莊家正在收購“五糧液”,準備對這隻股票進行狂炒。這擺明是一個好機會,我怎麼不牢牢抓住呢?如果真的漲到100元,我這1500股就可以賺四五萬元,做什麼生意有這麼賺錢?

股市就這麼怪,它往往不根據人們的設想走。老李信心百倍地買進“五糧液”後,便一心一意等它漲,誰知它一反常態,不像以前那樣一個勁地往上漲,而是停滯不前,就在老李的買入價附近徘徊了近一個月。到7月初,“五糧液”的炒作到了盡頭,機構大戶紛紛開始撤出資金,其價格則隨著股市的波動大幅下挫,很快跌破60元,向50元逼近。7月10日,“五糧液”跌破了50元。老李這才知道自己是接了最後的一棒,因而徹底失去了信心,無奈以49.60元的價格賣出了1500股“五糧液”。兩個月不到,老李便虧損了近3萬元。老李說,這3萬元如果買“五糧液”酒,可以買100多瓶,而現在連一滴“五糧液”也沒有嚐到,卻丟掉了3萬元,看來這股市裏的“五糧液”可不是好喝的喲!

點評

顯然,老李虧就虧在他急於求成,虧在他破釜沉舟滿倉殺入。如果當時他聽從朋友的建議逐步建倉,就不會套得如此之深,虧得如此之慘。

炒股不是打仗,更不是賭博,需要的不是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是膽大妄為的賭勁,而是冷靜理智的操作。但許多人偏偏忽視了這點,雖然不斷有人撰文著書提倡理性選股、冷靜操作、適量投入,但許多股民卻由於發財心切,根本不屑於搞什麼逐步建倉,隻想一口吃成胖子,一夜成為富翁。一看見某隻股票長勢較好,或者聽說某隻股票有什麼題材,便傾其所有,全倉殺入,隻想賺個盤滿缽滿,一如想錢想得發瘋的賭徒。有的人剛剛入市時還能做到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如果出師不利,入市便虧,則更加謹慎;而一旦賺了錢,則立即得意忘形了,欲望膨脹,賭性十足,認為投1萬可以賺2000元,投10萬不就可以賺2萬元嗎?人家穿背心入市穿西裝出來,我騎自行車進去不就能開一輛奔馳車出來嗎?而如果我是開一輛奔馳車進去豈不會賺十輛奔馳車出來?如此簡單的一推理,便立即頭腦發熱,心急火燎,不惜借錢貸款加大投入,全線殺入,哪知道股市說變就變,開進去一台奔馳車,“開”出來的卻是一輛自行車。

投入大,風險也大,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我們進入股市,固然是為了賺錢,但賺錢的前提是避免虧損,如果隻想到賺錢卻不考慮虧損的風險,那無疑是一葉障目。對於資金量並不充裕的中小投資者來說,首先要考慮的還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盡量做到“風險的最小化”。寧願少賺點,不要出現大的虧損,這應該是我們進行投資的一條基本原則。曾引發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美國“量子基金”負責人喬治·索羅斯管理的量子基金在1992年9月短短一個月內賺了15億美元,其水平可見一斑。許多人以為他一定是一個賭性十足的賭徒,實際上他在投資上相當理智,相當謹慎。即使選擇了投資目標,索羅斯也不是一下子就全倉介入,而是一步步測試、偵察,用以確定他腦子裏想的對不對。他會提出某種假設,根據這個假設,建立某個投資倉位,然後等著看這個假設正不正確。如果正確,他會建立倉位,並根據個人的自信程度,決定做多大的倉位,萬一原先的假設不對,他不會遲疑拖延,馬上軋平倉位出場。用他的話說,就是放棄戰鬥,活下來,好在另一天再上戰場。

有這樣一個例子。詹姆士·馬凱斯設計一種逐步漸進的做法,撥出基金中的一部分資金建立倉位,為此去與索羅斯商量。

“好吧。”索羅斯說,“我們想買3億美元的債券,所以先賣出5000萬美元。”

“我是想‘買’3億美元。”馬凱斯提醒索羅斯。

“沒錯,”索羅斯回答,“但是我想先感受一下市場是什麼樣子。我想先感受一下當賣方的感覺。如果賣出很容易,如果我很容易就失掉這些債券,那我會更想當買方。但是如果這些債券很難賣出,我就無法肯定是不是該買進。”

索羅斯常說:“基本上,別人認為我不會犯錯,其實我也會同旁人一樣犯同樣多的錯誤。但是我覺得自己有個拿手的地方,那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的成功秘密。”

索羅斯尚且如此,我們又怎麼能輕舉妄動、盲目草率呢?投資專家薩繆爾遜也說:“選擇股票非常困難,贏的把握並不存在。”作為一般股民,又怎麼能保證你的投資絕對是正確的是能賺錢的呢?有人認為,股市成功是靠五分智慧,三分關係,二分運氣。既然這樣,我們進入股市,就必須有強烈的風險意識,絕不能一時衝動,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樣破釜沉舟,其結果是越賭越輸,並且是賭得越大輸得越慘。

正因為如此,投資專家一再建議投資者在股票交易中,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要一次買進,也不要滿倉操作,而最好是分段買入。這實際上是一種試探性的買入活動。國外有一位著名的股市投資專家,幾十年積累的經驗之一,就是每次隻買入很少量的股票。這樣做的好處很多:如果買入的股票大幅上漲,對投資者來說肯定會增加一筆收入;如果買入的股票下跌得很厲害,由於買進的股票數量有限,不會蒙受巨大的損失;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其他的資金在更低的價位上進行數額比較大的補償性買入,攤低購入股票的實際成本。買入股票,不要抱著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的心態,不到萬不得已,或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要用光自己的資金。交易時多進行幾次試探性的買賣,雖然麻煩一點,但能有效地化解風險。

一般來說,分段買入有兩種形式,一是“分段買高法”,即投資者隨著某種股票價格的上漲,分段逐步買進某種股票的投資策略。股票價格的波動很快,並且幅度較大,其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股民用全部資金一次買進某種股票,當股票價格確實上漲時,他能賺取較大的價差;但若預測失誤,股票價格不漲反跌,他就要蒙受較大的損失。因此,股民不能將所有的資金一次投入,而要根據股票的實際上漲情況,將資金分段逐步投入市場。這樣一旦預測失誤。股票價格出現下跌,他可以立即停止投入,以減少風險。二是“分段買低法”,即股民隨著某種股票價格的下跌,分段逐步買進該種股票的投資策略。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習慣,股票價格下跌就應該趕快買進股票,待價格回升時,再拋出賺取價差。其實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股票價格下跌是相對的,因為一般所講的股票價格下跌是以現有價格為基數的,如果某種股票的現有價格已經太高,即使開始下跌,不下跌到一定程度,其價格仍然是偏高的。這時你若貿然大量買入,很可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因此,在股票價格下跌時購買股票,投資者也要承擔相當風險。一是股票價格可能繼續下跌,二是股票價格即使回升,其回升幅度難以預料。為了減少這種風險,股民就不要在股票價格下跌時將全部資金一次投入,而應根據股票價格下跌的情況分段逐步買入。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分段買低法”比較適用於那些市場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如果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對於長線股民來說,可以一次完成投資,不必分段逐步投入。因為股票價格一般不可能低於其內在價值,其回升的可能性很大,如不及時買進,很可能會失去獲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