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1 / 3)

“博傻”遊戲裏,我成了最傻的人

許多人炒股虧錢,虧在對股市不了解、對股票不熟悉上,但對證券市場頗有研究的某財經學院劉教授卻栽倒在一隻邪門股上,讓我也非常詫異。劉教授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也寫過許多文章,提醒股民要理性投資,不要追漲殺跌,但我自己則自恃對股市有一定的研究,明知是一隻不正常上漲的股票,卻也參與了進去,想玩一場你傻我傻他更傻的‘博傻’遊戲,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我自己卻成了最傻的人……”

不怕你笑話,套牢我的是連許多散戶都輕易去碰的“中商股份”。按說,我確實也不應該去炒作這隻股票,一隻每股1分錢收益的股票,卻創出了1500倍的市盈率,這那還是什麼投資,完完全全成了賭博,而我偏偏認為自己“賭技”不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結果被這隻“惡虎”狠狠咬了一口。

你也知道,在2000年前,“中商股份”作為一隻商業股,在股市裏非常不起眼。它既沒有特別的題材,也沒有可觀的效益,因此介入者並不踴躍,其股價長期在8元左右。但進入2000年後,該股卻突然上漲,到4月28日,便已飆升至36.20元的高峰,不到4個月時間就上漲322%。我知道,這樣突然飆漲的股票,其背後一定有什麼名堂。當時我抱著研究的心態去調閱了該公司的資料,發現其中果然有一些支撐股價上漲的因素。其一是早在今年(2000年)4月21日公司召開的股東大會,便審議通過了2000年配股預案:每10股配售3股,配股價每股9~15元。就算以中商股份1999年每股收益0.22元計算,其配股市盈率也高達40.91~68.18倍。配股市盈率這樣高,要順利實施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配股是上市公司非常看重的融資手段,因此,我認為該公司一定會想方設法維持較高的股價,這樣才能保證配股的實施。其二,也許是為了配股的需要,也許是樹立公司的形象,該公司在6月30日又宣布擬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轉增預案為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在當今股市分紅派現如鳳毛麟角、可望而不可求的條件下,該公司如此大比例地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無疑對股價有極大地刺激作用。也許正因為該公司有維持高股價的要求,加上該股流通盤又不大,才4500萬股,自然吸引一些投機莊家大力介入其中,興風作浪,拉抬股價,甚至一些基金也來推波助瀾抬轎子。從1999年年報中,我便發現十大股東裏就已有基金的影子。到6月30日,公司十大股東的名單裏,基金普豐更是大幅增倉成為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另外,還新添了兩家同盟軍,基金普惠成為第五大股東;基金同盛排第六位。三家基金公司所持股份共占到了公司總股本的5.5%。莊家與機構大量增持該股,其股價肯定還有上漲的空間。雖然這種漲非常不合情理,但現在股市裏,這種不合情理的上漲現象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在看透了這隻股票上漲的實質後,按說我不應該再去碰,但我當時沉浸在識破真相後的興奮中,最後竟鬼迷心竅,決定也參與進去“賭”一把。我想,上市公司為了配股必然要維持較高的股價;莊家和基金要出貨也必須拉出贏利的空間,這樣,該股必然還有一輪上漲。既然這樣,我為什麼不參與其中撿個便宜呢?此時,正好“中商股份”的價位有所回落,並且在31元的價位上盤整了一段時間,我認為這是進貨的好時機,於是在7月底以31.40元的價格買進了3000股“中商股份”。我當時雖然知道這種股票的風險之大,但想到隻要漲到以前的高點36元出貨,就可以賺1.8萬元,何樂而不為呢?像這種莊家哄抬的股票,漲到40元也一點不稀奇。

買進“中商股份”後,股價沒有大漲,但也沒有大跌,我認為這說明莊家控盤較好,不到時機,莊家是不會隨便拉抬股價的。即使在8月4日該公司的中報亮相,公司每股收益攤薄僅為0.01元,讓一些追風跟進的散戶大驚失色,但該股的股價也沒有因此跌下來,這更堅定了我持股的信心。沒有料到,隨著10轉增8股的重大利好題材兌現之日的來臨,從9月下旬開始,該股的股價卻突然逐日走低,到10月23日除權前跌到了25元。我想,也許是莊家認為在30多元的價位上拉抬成本較大,而改在除權後炒作,這樣容易蒙蔽中小散戶,認為價格便宜了而紛紛跟進。因此我繼續持股。10月24日除權後,開盤為18.69元。出乎意料的是,此後的股價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漲起來,相反卻是天天下跌,半個月後便跌到了15元左右。我這才醒悟,原來莊家早在30元左右就出貨了結,我像寶貝一樣搶到手裏的正是他們扔出來的廢煤渣。而像這種利潤極差的股票,又缺乏長期投資的價值,我隻好在15.20元的價位上出貨了結。原來想會有比我更傻的人來高價接我的貨,沒有想到自己成了最傻的人,高價接了人家拋出來的貨,結果自然是虧得一塌糊塗。

點評

明明看出公司的報告是虛假的,明明知道股價的上漲是不正常的,但許多人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他們吃了迷魂藥,而是他們相信一個“最大笨蛋”理論——價格會上漲,買主會出現,他們會賺錢。也就是說我高價買的股票,以後還會有人出更高的價格來買。這便是西方人提出的一種投機策略,名曰“博傻主義”,即傻瓜可贏傻瓜,不怕自己是傻瓜而買了高價,隻要別人比自己更傻,願意以更高的價購買,自己就可以把股票賣給後一名傻瓜而賺錢。

這種“博傻”行為,純屬一種冒險操作,其中孕育的風險越來越大,到後來難免高價套牢,跌入陷阱,損失慘重。中國股市特別流行的題材炒作,其實質,就是一種“博傻”遊戲。俗話說“接火棒燙手”,“博傻”操作就像接火棒,最後拿在手中燙手,想甩掉又沒有人接,落得可悲的下場。這樣的事例在股市裏可以說是屢屢發生,但偏偏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人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可以在這場賭局中領先一著,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隻想別人來當替死鬼,誰知自己成了他人的砧上肉。明明知道“億安科技”是在莊家的惡炒下非理性的漲到126元,但居然還有人去接貨買套,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還會有比他們更傻的人出150元甚至200元一股去買他手裏高價買進來的貨;“湘證基金”上市漲到10元,明明知道這是荒唐至極的莊家炒作,但仍有人去追去趕,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莊家能量大,價格還會漲;2000年初一哄而上的許多科技股、網絡股,明明知道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炒作的需要勉強貼上的標簽,但仍然有人趨之若鶩,因為他們認為雖然所謂“科技”和“網絡”都是虛幻的借口,但有這樣的借口就能吸引人們去追捧,股價就會漲,他們現在進去就能賺錢……像劉教授參與炒作的“中商股份”,雖然股票價格扶搖直上,但並不是因為公司出現了多大的贏利,經營有了什麼轉機,而是因為有莊家的炒作,有公司為了配股故意製造的“利好”。公司要配股,自然需要把股價炒得越高越好。按如今股市的慣例,配股大股東一般都會放棄,希望隻有放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身上。所以,配股價一般都定得不低,“中商股份”也不例外。如果以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0.01元的2倍計算的話,則其配股市盈率便要創下450~750倍的紀錄,這或許算得上是滬深股市之最了吧?以如此低劣的業績竟以如此之高的價格配股,難道劉教授還看不出這是一個可怕的“賭局”?其實劉教授心裏清楚得很,他知道這是公司和有關機構共同設置的一個“賭局”。公司為了達到高價配股的目的,除了絞盡腦汁地增加配股項目的吸引力,又是網絡概念,又是電子商務概念,大趕時髦,而且還大比例轉增股本,給投資者一定“甜頭”。公司以10股轉增8股共轉增1.424億股,花去資本公積金1.424億元,公司剩餘資本公積金隻有781萬多元了。公司之所以要把家底掏空,就是要以股本大比例擴張的“重大利好”來吸引投資者。劉教授自恃對“中商股份”的情況了如指掌,本想與公司一起“賭一把”,不料現在的股民精得很,看見這隻股票不合情理的上漲不買賬,結果劉教授成了最後一個接火棒的人。

大量的事實說明,許多人抱著僥幸的心理,不相信自己會是最後一隻老鼠而去“博傻”,但結果卻是自己偏偏成了最後一隻老鼠,成了最大的傻瓜。因此而言,理性的操作才是成功的基礎,盲目的炒作是最大的冒險。作為明智的投資者,股市上的每一步行動都要用理智去指導,決不能以僥幸和衝動來代替。

破釜沉舟使不得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轉述的故事,雖然不是很詳細,但從中也能受到許多啟示。

故事的主人公姓李,以前是某縣頗有名氣的一名商場經理。1994年因為婚外情在縣城鬧得沸沸揚揚,不得不辭職,一個人獨自跑到深圳,想在深圳另外開辟一條道路。本來他以為根據自己在內地經商的經驗,在深圳另謀一份職業甚至經營一點生意,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沒有想到,在深圳,由於人生地不熟,經商沒有門路,求職也因為年齡偏大而難上加難,這樣在深圳闖蕩了一年多,也沒有找到什麼事情。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進入了股市。他認為在股市裏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需要找關係開後門,也不用擔心“三角債”,今天拋了股票明天就可以提現金出來。在內地經商時,老李也積攢了十來萬元,這次一起提到深圳來了,他想先在股市裏撈一把,賺個一二十萬元後,再開家什麼公司,什麼也不怕了。

老李是1998年5月入市的。在此之前股市經曆1996年和1997年的兩次大漲後,進入了一個平淡無奇的時期,不僅大盤走勢疲軟,熊氣彌漫,而且個股也大都表現平平,缺乏熱點。但就在許多股民都心灰意懶的時候,1998年4月27日,“五糧液”上市了。對於中國人來說,你或許不知道“五糧液”股票,但不會不知道“五糧液”酒,在中國的白酒中,“五糧液”的名氣與“茅台酒”並列。而“五糧液”的股票也是一隻難得的績優股,無論是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都名列深滬股市的前茅。很久沒有熱點追捧的股民,見有這樣一隻藍籌股出來,自然是蜂擁而上,上市當天一開盤,“五糧液”就站在了29.77元的高位上,這已經比發行價差不多上漲了2倍。許多人的腦子還沒有轉過來,股價就衝到了40元;許多人連忙以高出40元的價格填單買進,不料股價又衝到了50元以上,最高的時候漲到了57元。下午雖然有所下跌,但最後還是收在了53.77元的高價位上。這在大盤陰跌不止的市場裏,無疑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奇跡。以後一段時間,“五糧液”的價格一直在55元左右波動。到5月15日,“五糧液”突然發力上攻,當天以63.85元價格開盤,最高衝至64.45元,然後稍有回落,收在63.03元的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