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佛教百年大事記(1 / 3)

(1840——1949)

李慶東

佛教在西安地區的傳播源遠流長,若從漢靈帝時(168—189)修建臥龍寺算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了。

往事越千年,滄桑幾變遷。從東漢末至清末,西安佛教經曆了一個由正法而像法而末法的每況愈下的曆程,而從清末至今,西安佛教又開始了一個由末法而像法而正法的重新複興的新曆程。

西安佛教百年大事記(1840—1949)記載的,隻是西安佛教經曆中的一段曆程,即近代西安佛教從未法而像法的曆史。其目的是存真求實,資治匡世,其寫法為遠略近詳,按年羅列。由於時間跨度大,史料殘缺不全,編者水平有限,若有錯漏之處,尚望高僧、方家指正。

清代末年

清朝末年(1840—1911),內憂外患,積重難返,西安佛教江河日下,衰敗達於極點,現將其間大事,摘要記載如下:

道光朝(1821—1850)

道光二十年(1840):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戰後,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其時,西安僧界抱殘守缺,不知權變,故西安佛教,從此遂墮入末法的深淵。

道光三十年(1850):西安僧侶重修東關罔極寺大殿,並立碑記其事,碑名“道光三十年庚戌複立重修碑”。

鹹豐朝(1851—1861)

鹹豐二年(1852):西安僧侶以臥龍寺為十方叢林,接待四方雲遊僧侶,事後,複立《重興十方規約碑》以記其事。

鹹豐六年(1856):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後,西方各國傳教士深入西安及關中各縣,建築教堂,傳教收徒,極大地衝擊了西安佛教的根基。

鹹豐七年(1857):西安南關大薦福寺住持,南禪宗臨濟宗第39代傳人曉然智公和尚圓寂。智公和尚道行高潔,精通密宗經典,是當時西安佛界高僧之一。

同治朝(1862—1874)

同治元年(1862):關中戰亂,西安地區人民赴終南山興慶寺等寺廟避亂者達數萬人。

同治初,西安南關大興善寺殿宇僧寮及重要經典多毀於兵火,終南山的莊嚴寺、豐德寺等名刹亦毀於兵火。

同治七年(1868):西安僧侶在城內臥龍寺建立“臥龍曆史碑”。據該碑可知,臥龍寺創建於漢靈帝時(168—189),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

同治八年(1869):陝西協戎舒秀鬆(江南人,字雪村,篤信佛教),捐西安馬廠地百畝以供十方僧眾。自此以後,南方高僧,時有來者。

同治十年(1871):西安士紳捐款重修東關罔極寺大殿,並立碑記其事。

光緒朝(1875—1908)

光緒初:南方高僧覺朗、法忍、治開等大師先後至終南山結茅弘揚禪宗,東霞長老亦由山東赴陝,入主西安臥龍寺。

光緒七年(1881):春,關中大饑,眾寺無糧。東霞長老率眾四處化緣,食糟菜苦修。此舉感動西安士紳,紛紛解囊相助。

秋,關中陰雨成災,終南山北麓名刹草堂寺等被洪水衝淹,麵目全非。

印光法師在南五台圓光寺從道純和尚出家。

光緒八年(1882):印光法師赴安康雙溪寺受具足戒。

光緒十年(1884):高僧清蓮法師由浙江赴陝,駐錫終南山南五台,率眾苦修,四眾歎服。

光緒十一年(1885):佛教徒張中山在西安東羊市六道巷五號創辦講善局,宣傳佛化。

光緒十二年(1886):印光法師辭別終南山,赴北平紅螺山專修淨土宗。

光緒十六年(1890):高僧覺朗等人在終南山南麓南五台創建大茅蓬,聚眾參禪。未幾,南方高僧歸元、清泉等即慕名而來。

光緒十九年(1893):豐德寺方丈穎川大師募款重修該寺,並立碑記其事。由碑文可知,該寺創建於隋開皇三年(686),為南山宗祖庭之一。

光緒二十年(1894):臥龍寺方丈東霞長老兼領國清寺方丈,長老募款重修殿宇九間,苦心經營,僧侶日眾,該寺遂成為秦嶺南北僧人彙集之處。

光緒二十五年(1899):印光法師自浙江普陀山致書西安大興善寺住持體安法師,囑其複興淨土,福□秦邦。

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後賜銀一千兩重修臥龍寺,並敕建石牌坊一座。山門上額書“敕建十方臥龍禪林”八個大字,兩旁嵌有慈禧“慈雲慧日”和光緒“三乘疊耀”題辭。該寺一時香火獨盛,非西安其他寺廟可比。

光緒三十年(1904):清蓮法師在康峪圓別創圓通庵(俗名小茅蓬),獨居苦修淨土宗,問法者接踵而至。

光緒三十二年(1906):河南禹州人王健堂(佛教徒)在西安甜水井街三仙廟巷創辦理門公所,弘宣佛化。該所後改名理教聯合會,會員50多人。

宣統朝(1909—1911)

宣統元年(1909):清政府下令陝西省和西安市分別成立僧教育會,並下令各佛教團體重新登記。西安僧教育會的成立,標誌著西安地區佛教團體有係統有組織的開始。

然而,其時清政府繼續推行政教合一政策,以政治摧殘佛教,視逐僧占產,改廟為學為急務,加之一些激進人士推波助瀾,抨擊佛教,而佛界組織渙散,既無力自衛又無力衛人,致使西安佛教岌岌可危,衰敗達於極點。

宣統三年(1911):秋,陝西民軍響應武昌起義,占領西安,成立了以張鳳歲羽為大都督的秦隴複漢軍政府。

秦隴複漢軍大統領張風歲羽發布(安民布告),公開宣稱保護回漢諸教。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1911—1949),西安佛教屢仆屢起,曆盡艱辛,逐漸治愈沉屙,由末法而至像法。現將其間大事,摘要記載如下:

民國元年(1912)

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積,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2月12日:中華佛教總會在上海成立,會長為八指頭陀(寄禪和尚)。

4月:西安僧侶在臥龍寺開會,成立中華佛教會秦省支部籌備處。定臥龍寺為會址,選舉國清寺了全和尚為支部長,嘉午台寶泉寺定慧和空定和尚為副支部長。

11月2日:中華佛教總會聯合各省支部上書袁世凱,要求信教自由,保護廟產,陝西支部長了全和尚列名請願書上。

12月27日:陝西支部長了全和尚等人赴滬,參加寄禪上人追悼會。“上人11月10日因在京交涉湖南沒收寺廟事宜受辱,氣絕身亡。”

民國二年(1913)

2月:中華佛教總會秦省支部正式成立。會址仍設臥龍寺,了全、定慧、空定等人繼續擔任正副支部長。當時,會員共200多人。

8月16日:佛歡喜日,西安佛界在臥龍寺舉辦盂蘭盆會,設齋敬佛。

民國三年(1914)

1月:西安僧侶聚會臥龍寺,成立陝西佛教會並改選領導機構,臥龍寺了然和尚當選正會長,國清寺心緣和尚及晁燮臣居士當選副會長,會後,該會呈請省政府正式立案。

3月:袁世凱發布《信教自由令》,宣稱宗教崇尚,仍聽人民自由。

夏:了然和尚因嫌為官府逮捕。此後,陝西佛教會會務陷於停滯狀態。

10月1日:北洋政府內務部通令各省都督、民政長,請轉飭所屬切實保護寺廟。29日,複公布《管理寺廟條例》(6章31條),規定納稅後的寺廟財產,地方不得借故侵占。

民國四年(1915)

春:袁世凱下令取締中華佛教總會和各省佛教會。此後,全國各省教產糾紛日多。

4月:周至縣政府沒收天台寺廟產,並將該寺僧人劉善性驅逐出寺。夏:南五台圓光寺被焚,燒毀殿宇40多間,旋修複。

民國六年(1917)

春:陝西佛教會恢複活動,改名陝西省中華佛教會,選舉顯安任會長。

4月10日:陝西省關中道道尹李根源發布訓令,重申保護宗教法令,禁止沒收寺廟財產。

7月1日:曾瑞泉(甘肅皋蘭人)在西安西大街吉祥巷創辦陝西理善勸戒煙酒會,會員均為僧侶或佛教徒,約100人。

秋:陝西督軍陳樹藩派定慧和尚南下,恭請印光法師回陝講經,法師時因目疾,故未成行。

民國九年(1920)

春:居士王蓮君、高戒忍等人在西安南院門樹德堂開辦佛門請經處,代售自印佛教經典。1929年後,該處與陝西佛化社佛經流通處合並。

6月18日:陝西督軍陳樹藩曆訪終南山諸寺。閩僧藏能居湘子洞苦修多年,四眾歎服,陳手書“摩崖”二字以嘉其行。

秋:陝西久旱成災,印光法師彙款500元以賑災。

冬:陝西省政府拍賣馬廠地百畝,督軍陳樹藩捐資購回,以供十方僧眾。此地原係江南舒秀鬆捐贈佛門,後年久荒蕪。

民國十年(1921)

1月12日:西安僧伽在臥龍寺聚會,改會名為陝西佛教會,會址仍設臥龍寺。會議改訂會章,編印入會證書等,護法弘法諸規劃,大略具備。

4月:陝西佛教會在西安創設陝西勝業學社,定期開展講經活動。

5月20日:北洋政府公布《修正管理寺廟條例》(5章24條),明確規定各省不得廢止或解散佛教團體,不得借端侵占沒收寺廟財產。

9月:陝西省佛教會會長顯安與道教會會長陳國清聯合上書陝西督軍馮玉祥和省長劉鎮華,要求保護廟產。21日,馮劉聯合發布布告,宣稱保護廟產。

同月,陝西省佛教會組織西安地區僧侶,在臥龍寺開辦陝西省佛教會第一、二小學及講演團,初步改變了“寺廟佛教”的形象,使佛教走上社會,發揮了濟世救人作用。這一變化,標誌著西安佛教開始由末法階段邁入象法階段。

10月5日:俞嗣如居士在西安創辦《新秦日報》。該報宗旨為揚陝西民意,促社會進步。由於該報持論公正,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11月:居士路禾父在西安大皮院公字一號成立濟公慈善會。該會為佛教慈善團體,後改名中國濟生會長安分會,有會員100多人。

12月:陝西督軍馮玉祥在西安南院門修建洗心所,約請儒佛道各教高人每日輪流講演,以示信教自由誠意。

民國十一年(1922)

春:印光法師由普陀山返陝,在長安、朝邑等處雲遊,勸應季中、劉芹浦等人出資刻印《楝魔辨異錄》《三十二祖傳》及《安士全書》等佛經。

2月1日:西安知名居士開始輪流在南院門洗心所講演佛化,每逢星期日講演一次,延止10月9日結束。參加講演的知名居士主要有馮迢如、景莘農、高戒忍、李桐軒、鄭子平、劉敏齋、楊伯淵和楊叔吉等人。

4月26日:受太虛大師囑托,妙闊法師赴陝弘法至西安,受到西安佛界熱烈歡迎。

5月7日:西安佛界開會隆重歡迎妙闊法師,到會僧眾300多人,法師登台即席宣講心性差別等題,聽眾無不歎服。法師此次登台講經,實為近代外來高僧在陝弘法的開端。

嗣後,妙闊法師在臥龍寺宣講《大乘起信論》一月,6月15日圓滿。經西安佛界挽留,法師出任興教寺方丈。

秋:陝西省佛教會創辦曆史畫報社,由康柏甫居士任社長,景莘農居士任主編(該報翌年停辦)。

9月:陝西督軍馮玉祥改城內開元寺為古物陳列商場。

10月1日:陝西省佛教會在臥龍寺開會,歡迎康寄遙、李宜之二居士返陝。

10月20日:妙闊法師在興教寺宣講《唯識三十頌》《八識規矩頌》《楞伽經》等慈恩宗經典,曆時四個月圓滿。

民國十二年(1923)

1月15日:康寄遙居士護送其母劉太夫人靈櫬由滬返陝,葬於西安東關寂園。隨後,康即邀請西安高僧和知名居士在此講演佛法。

2月15日:西安各寺院整理大香山,恢複十方選賢製度,並各暫舉護院一人。

4月7日:陝西省佛教會在臥龍寺隆重召開紀念佛誕生1950周年大會,誦經念佛,放生賑貧。紀念大會延至9日結束,先後到會者達數萬人,極一時之盛。

6月12日:陝西佛教會在薦福寺創辦普通僧校,聘任宏純和尚為教務主任。

6月24日:山西五台山月泉法師應邀來陝,在臥龍寺開講《地藏菩薩本願經》,7月15日圓滿。

7月20日:康寄遙、梅雪、園熊大冥等居士共赴薦福寺,向僧校贈送《頻伽精舍正藏》及《續藏》各一部。

8月:陝西省佛教會致函省政府,申請普通僧校備案事宜,並要求禁止在薦福寺駐軍。

11月11日:康有為赴陝遊曆,陝西各界在督軍署開會歡迎,佛教界康寄遙等人出席。隨後,康有為赴西安各寺院遊覽講演。他在遊覽大興善寺時,曾即興賦七絕一首:“晉隋舊刹暢宗風,翻譯經文殿閣雄,惆悵千房今盡毀,斜陽讀偈證真空。”在臥龍寺,應陝西省佛教會邀請,康又即席講演佛教問題。

12月:陝西省佛教會改選領導機構,定慧、應禪繼續當選正副會長,增選楊叔吉居士為副會長。

同月:康有為應邀參觀臥龍寺藏書,意外發現宋版《磧砂藏經》,遂倡議影印以廣流傳。未幾,康與該寺住持定慧達成協議並簽訂合同,決定由康校訂後運上海印製。於是,康派人用汽車將此經運送中州會館下榻處,旋因遭陝人群起反對,未果。此書後收藏陝西省圖書館。

冬:高鶴年居士由浙赴陝,登終南山訪印光法師,未遇,高複返浙江普陀山,一見大為歎服,於是,高對其大為播揚,並刻製《印光法師文鈔》行世,從此,印光法師始聞名天下。

民國十三年(1924)

春:康寄遙居士在東關寂園設立蓮社,每月聚眾念佛,1926年5月,因劉鎮華圍城中止。

3月21日:清蓮法師67壽辰,長安韋曲僧俗四眾為其舉行壽塔落成典禮,鄭子屏撰寫《終南康峪圓通庵清蓮禪師壽塔記》以記其事。

8月18日:日僧和田辯瑞赴西安東關拜謁密宗祖庭青龍寺。亦題詞於壁,詞雲:“當今石佛寺者,唐之青龍寺也,貞元二十一年六月,日本僧空海上人弘法大師,仰當寺惠果大和尚受學密教矣。千二百載後,末資辯瑞當寺,無極感恐湮滅,茲書。大正民國十三年八月十八日真言宗末資和田辯瑞誌。”

民國十四年(1925)

3月28日:陝西省佛教會改組,康峪圓通庵清蓮和尚為會長,崇仁寺常聖和尚和康寄遙居士為副會長。

4月15日:聰慧和尚、王敬三居士等人發起組織念佛會,陰曆每月初一、十五聚眾念佛。

5月1日:因太虛大師發起組織中國佛教聯合會,陝西省佛教會遂另創設陝西省佛教聯合會,隸屬省佛教會。

6月11日:日僧加地哲定禮拜西安東關青龍寺,並題詞壁上。詞雲:“大正十四年六月十一日,予詣此處。該寺是青龍寺之故址,密教根本道場也。嗟!法燈既滅,和尚逝久,感慨無量。所願法燈再燃,佛日增輝。密乘沙門加地哲定識。”

10月:陝西省佛教會在城內柏樹林修放生池,築圍牆,置柵門,名其為“佛會第一放生池”。

民國十五年(1926)

1月:康寄遙居士在中山大街小差市創立陝西佛經社,社員共84人。

3月5日: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4月初合圍。

3月15日:陝西省佛教會組建臨時宣傳團,準備赴各難民收容所宣講佛法。負責宣講者,主要有定慧、聰慧、真如等和尚及康寄遙、高戒忍、王敬三等居士。29日,省佛教會在臥龍寺設立難民所總辦事處,並於西安南郊設立“第一收容難民所”,聘任高戒忍為主任。

4月7日:從當天起至26日,陝西省佛教會先後增設第二、第三、第四收容難民所,主任分別為封福雲、高崇民和張西園居士。與此同時,臨時宣講團開始分赴各難民所宣講佛法,安設佛像,並印送張貼念佛傳單,而各難民所的難民,每天則禮佛念佛兩次。

5月25日:楊虎城副司令赴臥龍寺聽講佛法。即日起至月底,楊每天早晨均赴該寺談佛問法。

6月1日:楊虎城約定慧和尚、康寄遙居士同赴薦福寺拜訪宏純和尚,請教如何治己好名之病。宏純和尚為其講四念處觀受是苦等,楊等大為歎服,數日後,楊又赴該寺,聽宏純和尚懇切宣說法要,頗感豁然開朗。西安圍解後,楊曾對人講,圍城中若非宏純和尚為之安慰,身心恐發不可思議之狂魔。

6月25日:陝西省財政廳致函省佛教會,雲李虎臣由欠餉下捐助西安佛界8000元,其中長安2000元,戶縣6000元(事後僅收到50元)。

7月16日:西安各慈善團體共推聰慧、果能法師為代表,出城給劉鎮華送信,聯係遣送難民出城事宜,結果被劉扣留。劉複派人送信城中,拒絕難民出城。20日後,陝西省佛教會等團體設法陸續遣送難民出城。時城內鬥麥鬥米已升五六十元,餓殍載道,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