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但是,這樣樸素的道理,隻有有智慧的人才能讀解。
健康是金子
“健康是金子”,是1953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口號,旨在號召人們珍愛生命,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質量。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呢?
健康是最珍貴的財富。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健康”隻是抽象的字眼,沒有什麼深切的感受和含義。但是對於曾經受到疾病困擾或者正在與疾病抗爭的人來說,健康是最珍貴的財富,但是這時候,健康已經受到損害。
我們看到,多少人身居要職,收入豐厚、錦衣玉食,惟獨沒有健康,也未必快樂。因為高薪高壓,神經緊張、不敢懈怠;因為工作中的“身不由己”,人前歡笑、人後黯然。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即使擁有財富、名位和權力,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要等到失去或即將失去時,才意識到健康的寶貴。生命隻有一次,健康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那麼重要,沒有了健康,就等於失去了一切。有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健康比做數字1,金錢、欲望、權利等等是後麵的0,如果1沒有了,後麵有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擁有健康,重要的是有健康的行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健康的重要,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健康不是上帝所賜,也不是金錢可以買到。能否擁有健康,不單單是憑空想象,也不是盲目追求,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行為。
什麼是健康的行為?包括的內容實在太多,但是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從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常處著手,而飲食就是健康的基礎。均衡、合理、營養全麵的膳食結構,以“吃好”為前提。
非常簡單,“吃好”就能擁有健康。
“吃好”最重要
“吃好”不由吃的東西好壞來決定,不由吃的東西貴賤來衡量。吃好,需要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逐漸去體會。吃好,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是對生命所負有的責任,不但是對自己,還是對家庭、對整個社會的一種責任。“吃好”是健康的第一步,是對健康的清醒認識。
科技讓社會進步,也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使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病率增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們沒有很好地注意“吃好”而造成的。
研究表明,通過飲食上的調理和控製,能夠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很多這些早期的疾病也得到緩解;這些疾病病情嚴重的人的治療方案,都包含著調整飲食狀態。
飲食與疾病之間關係密切,追求健康的人應該早做準備,用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改變現狀,不要等到出現問題時拚命補救,“未雨綢繆”才是聰明的做法。
“吃好”要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