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學習愉快感的產生與培養(1 / 2)

似乎每個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都認為:對於一個科學工作者來說,最基本的兩項品格就是對事物有難以滿足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熱愛。而對科學的熱愛則表現在當他們從事科學研究時充滿了愉快感,仿佛自己的生命價值都在研究之中。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他們都離不開自己所熱中的事業。科學研究在感情上給了科學工作者一種巨大的鼓舞和一種溢滿心房的喜悅。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就是對他們的獎勵,以至於哪怕是很小的發現,都會給他們以心靈的震憾。

對科學的熱愛不可能一下子產生,也不可能在成年後自然而然地產生,它是一個人從小在與科學知識的“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小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就表現在學習中產生的愉快的情緒。

孩子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到快樂,雖然這種快樂在形式上與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所獲得的快樂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對發現和占有知識的一種滿足。

孩子的學習快感一般有三種:第一,經常的成功帶來的學習快感,第二,最終完成某件製作或難題而帶來的學習快感。第三,充分的自信使孩子對學習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充滿了快感。

了解孩子學習快感的程度與原因,對教學是相當有益的,教師隻要能因人施教,同時提高孩子的學習愉快性,教育效果就會成倍提高。

由於經常的成功帶來的學習快感,在三種學習快感中是較低級的。它不是學習過程本身帶來的快感,而是由學習獲得的成績,受到教師同學的稱讚,家人的寵愛所帶來的。有這種學習快感的孩子多半出現在低年級階段,這些孩子的學習動機大多來自於成人的要求,以追求分數和在同學中樹立威信為目的。它雖然能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因為孩子隻是對好的成績感到愉快。因此,隻要成績一變化,孩子的這種快感就會隨之變淡或消失。

這種學習快感往往是針對某個科目的,比如幾次數學考得好,孩子一看到數學就感到高興,並能夠自覺地學習,而對其他的科目可能就感到非常厭惡。

教師應利用孩子的這種學習快感來幫助孩子學習。幾次考試成功,孩子產生了快感,教師要防止它消失。我們不可能在孩子考差時給他高分,隻能在學習中及時幫他找不足。例如:一個平時學習較差的孩子,在某一門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他會產生對這門功課的快感。這正是教育輔導他的最好時機,因為此時他能大量地接受有關的知識和學習方法,並且也有強烈地想把好成績保持下去的願望。因此抓住這最佳的時機進行教育,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時,當一門功課考好後,孩子對這門課產生學習快感時,父母要適時地把孩子的這種快感轉移到別的科目上。如可以幫助孩子找出幾門課之間的相同與不同,順便介紹一些好學生的學習方法,並要求孩子按照方法去做,使孩子明白這門功課能學好,其他的課也同樣能學好。

對於低年級,尤其是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除了好奇,幾乎還沒產生快感。教師可以采用題目少而簡單,但次數多的考試,使每個孩子都能得滿分,然後大大地表揚考得好的孩子的方法。有許多小學生在小學一、二年級從未受過表揚,因此一直學習興趣低落,沒有對學習產生過快感,當然成績也不會好了。

最終完成的成功帶來的快感一般是在孩子經常成功的快感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思考並解決了一道難題後或在一件很難的科技製作完成後而產生的愉快情緒。在孩子今後的學習中,這些快感能成為克服困難的動力,使孩子不再懷疑自己的能力,也不會再怕難題,在難題麵前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