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斯巴達式的教育很盛行,有相當多的父母親都很讚成這種“問答無用”式的教育。當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采取堅決的態度是沒錯。但是如果誤解了“堅決”兩個字的意思,固執己見而不讓孩子說理由,就動手打孩子,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阻礙的。
這種教育方式所存在的最大問題點,就是罵者和被罵者之間不是用語言來溝通。即使如何地憤怒,隻要父母親一開口問原因,孩子就會思考他為何被罵的理由,而給父母親一個合理的解釋。
可是不讓孩子開口,就出手打罵的方式,這是父母親在壓抑孩子,不讓他有表達機會,最後再訴諸武力的行為。孩子若是反抗,顯然也是沒用的,所以隻會令他光哭不說罷了,這樣,父母親永遠也得不到和孩子之間精神上的溝通。
這種無法溝通的責罵方式,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因而更無法進行思維,抓不到頭緒,進而會使其成為不動腦筋的人。
1.以容貌及體格來評論孩子
“你像你媽媽,鼻子那麼塌”、“你跟你爸爸一樣是個大胖子”等等,在孩子麵前父母親常常會以很不在乎的口氣,來批評孩子的長相及身體。假如父母和孩子溝通一下,這樣就能消除他不滿的心態,也不會再說出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假如是成人,當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他會對傷他自尊的人破口大罵,以消除心中的怨氣。然而孩子往往是很膽小而很脆弱的,他會把這種觀念深植在腦海中,最後更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2.不該使用“否定”的語氣
在美商公司的智囊團會議上,是禁止使用“否定”的語氣。上司對於部屬所發表的構想,用“什麼呀?這實在是毫無價值的構想。”“還有待加強……”這樣嚴刻的批評,就會讓部屬喪失思考的意思。否定等於封殺了自由發言的機會。而使用“否定”的語氣,大多令人覺得是具絕對權威以及可信賴的人所說出來的話。
我們對於孩子,也不可在無意中用到“否定”的口吻。因為這往往會帶給他極大的不良影響。
例如:對孩子所畫的圖說:“這是馬嗎?要是馬,那臉應該再長點吧!你不能再畫得更好些嗎?”孩子是絕對信賴母親所說的話,而這種否定法真是一針見血,讓孩子無地自容。
換句話說,這會使孩子對自己的作品失去信心,而且會扼殺他再一次創作的信念。
不光是在繪畫上,即使是笨拙的歌唱,折不好的紙船等,對於孩子的作用及言行,都必須避免用“否定”的語氣來抹殺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