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國加入WTO與西北經貿發展(2 / 2)

加入WTO,促進了西北地區的金融業發展。中央政府應把開放外國銀行的人民幣業務、鼓勵外資保險、證券、基金、投資銀行等進入西北地區的一些中心城市,例如西安、蘭州、銀川、西寧、烏魯木齊等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作為支持西北大開發的政策,也應先於其他地區頒布實施。西北地區應抓住中國加入WTO對金融業利用外資的準入逐漸放寬的有利時機,即和西北地區建設地區性金融中心和新亞歐大陸橋經貿通道金融中心的長期構想和規劃,積極爭取國家能夠在西北地區的一些重要的橋頭堡城市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條件,降低進入壁壘和營業壁壘,使西安、烏魯木齊作為對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

加入WTO,加快了西北地區的工業發展。中國加入WTO後,西北地區傳統產業中機械、冶金、化工、機要等行業難以形成外商投資的熱點,工業領域中外商投資的熱點是在高新技術企業、資源開發企業、紡織業和原來對外商限製的傳統產業。

加入WTO,西北地區各省區能獲取擴大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機遇。中國加入WTO,承諾開放金融、保險、電信、旅遊、交通、貿易等市場。從而改變了西北地區因對外開放滯後,所造成的對外商品貿易、服務貿易不發展的局麵。中國加入WTO,可以促使西北地區的第三產業在來自國外優良服務的激烈競爭中獲得發展,它不僅改善了外商投資環境,而且,能夠吸引更多國際著名的跨國公司到西北各省投資建廠,也能大大提高西北地區的工業化水平、出口產品的結構和產品質量的競爭力。

根據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國家的經驗,凡是經過市場競爭的行業,產品和產業的競爭力都較強。西北各省區最具開放潛力的行業領域,應當是旅遊、運輸、通信、金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這些行業的對外開放,不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縮小與東部的差距,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市場需求,而且能迅速提高這些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擴大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奠定基礎。在貨物貿易方麵,中國加入WTO後,西北五省區的商品出口能享受到WTO非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及公平競爭等原則所帶來的實惠,為擴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寬鬆的市場環境。

中國加入WTO後,必須從整體上適應世界貿易組織的準則。西北地區作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毫無例外地要麵對外國資本、技術、商品、勞務大量湧入,造成的巨大壓力和衝擊;和對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條件。我們應當積極地應對,主動對外開放,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真正把中國加入WTO變作實施西北大開發的曆史契機。

§§第六章 新亞歐大陸橋與21世紀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