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東方羅賓漢(3 / 3)

張曼新一番披膽瀝肝的話語,如空穀雷鳴,在三十多個中國人心中引起巨大的反響,從心底激起一腔雄壯。

“張先生說得對,我們大家不能因為會損失點貨物就患得患失,誰要想溜走誰就是逃兵!”

“對,我們大夥兒要聽張先生的指揮!人家張先生為我們都不怕受牽連,我們還怕個‘球’?”

恰在這時,更危險的場麵出現了。

紮洪邊檢站的警察手持瓦斯槍,對準了不肯隨同行囊上火車的人員,並聲稱如果他們再不肯離去,一切後果自負。

霎時間,除幾十名中國人以外的所有沒有簽證的外國人,麵對烏黑的槍口,變得噤若寒蟬,決堤的洪水般爭先恐後往火車上擁,似乎生怕上慢了後背會挨上一槍托或者受到毒瓦斯致命的摧殘。

“大家不要緊張,都站在我背後,我出麵給他們交涉。”張曼新見一些人麵露驚慌,壓低聲音安撫大家,自己挺胸而站,一副無所畏懼的神態。

那個邊檢官模樣的大漢發現惟有中國人站立不動,又見張曼新正給他們說著什麼,斷定張曼新是這些中國人的組織者,便向一個手持瓦斯槍的警察說了句什麼,那個警察便怒衝衝地來到張曼新麵前,用手勢命令他馬上叫這些中國人上車。

張曼新麵帶笑容地擺了擺手,告訴這個警察,他們的問題還沒有說清楚,現在不能上火車回去。

“莫非你要聚眾鬧事?”這個警察將瓦斯槍對準了張曼新。

“不,警察先生,我是想幫助他們向貴方說明他們應該入境的理由。”張曼新臉上的笑容不減,神色坦然。

抑或這個警察被張曼新的固執所激怒,抑或感到不“殺一儆百”不足以懾服這群不肯上火車的中國人,便狠狠地勾動了瓦斯槍的扳機。

張曼新麵對瓦斯槍的射擊,臉色沉靜,挺身而立,頗有視死如歸的無畏。

筆者在采訪時有意問張曼新:“你說實話,麵對瓦斯槍,當時你一點都不怕?”

張曼新嘻嘻一樂:“不怕?傻瓜當時才不怕哩!不過,一來過去沒見過瓦斯槍,也不知道一勾扳機是發射子彈還是毒氣,所以索性就來個該死該活腳朝上吧;二來當時想,怕也不能表現出怕來,因為你已經擺出了一副替這些中國同胞拔刀相助的樣子,還能自己拉屎自己坐回去?再說,我要是嚇得失魂落魄,那三十多個中國人不撒丫子跑才怪哩!所以,勇敢往往是逼出來的,沒有死亡的逼迫也就成就不了視死如歸的英雄,董存瑞手舉炸藥包,黃繼光堵槍眼,還有不少見義勇為的英雄鬥歹徒,都是形勢所迫,你說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張曼新的話實實在在,沒有矯情,沒有粉飾。

那個警察或許被張曼新的大義凜然所征服,或許怕承擔責任,向張曼新發射了一下瓦斯以後,急忙轉身走開了。

“張先生,您沒傷著吧?”三十多個中國人急忙圍過來,關切地問道。

張曼新微微一笑:“大家不要擔憂,我沒事。”

這時,蹦蹦和彤彤從布達佩斯驅車五個小時趕到了這裏。

於是,張曼新帶上兩個兒子,經過與邊檢站進行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反複交涉,不僅促使邊檢站同意了這三十多個沒有簽證的中國人全部入境,而且還為他們追回了行李物品。

三十多名絕路逢生的中國人,激動不已地爭相與大義凜然的張曼新握手,將滿腔的感激和敬慕通過緊緊的握手充分表達了。

§§第六章 創世紀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