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水滸傳》一百零八將小傳天罡卷(2)(1 / 3)

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河北薊州(今屬天津市北薊縣)人,道號“一清先生”,綽號“入雲龍”,三十六天罡星之第四天閑星。公孫勝自幼習武,能以道術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故江湖上人稱“入雲龍”。

公孫勝是羅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自幼好習槍棒,武藝高強,公孫勝投見晁蓋,應了七星聚義,他與晁蓋、劉唐、吳用和阮氏三兄弟合夥打劫了生辰綱,並一同上梁山。晁蓋等人在石碣村湖蕩裏首次擊敗何觀察率領的官兵,便得利於他的神機妙算。梁山人馬攻打高唐州時,高廉手下有三百飛天神兵,高廉會用妖法,使宋江損兵折將。宋江讓戴宗請公孫勝來破高廉,公孫勝與高廉鬥法,大獲全勝。高廉駕起一片黑雲想逃走,被公孫勝用法術從雲中打落後殺死。宋江率梁山好漢鬧華州後,一日,朱貴上山報說,徐州沛縣芒碭山,新有一夥強人,聚集了三千人馬,為頭一個喚作混世魔王樊瑞,能呼風喚雨,手下兩員副將叫八臂哪吒項充和飛天大聖李袞。揚言要吞並梁山泊大寨。宋江率眾征討,公孫勝見芒碭山內盡是青色燈籠,就知道有會使用妖法的人在內。公孫勝獻計用法術破了三人,勸他們歸順了梁山。梁山泊一百零八人大聚義,宋江要建羅天大醮,公孫勝率領四十八員道眾,作高功主持齋事。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時,公孫勝任掌管機密軍師二員之副軍師,排梁山首領第四位。後來,梁山在與朝廷的較量中,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公孫勝屢立戰功。招安後,公孫勝參加了征討遼國、平定田虎和王慶等的戰爭。公孫勝謹記師父真言,他沒有去京師,而是回薊州,一麵贍養家中老母,一麵在師父羅真人處修煉道術。

天勇星大刀關勝

關勝,蒲東(今屬山西省蒲縣)巡檢(官名,掌巡邏、捕盜、緝私、消防等。與縣尉分掌治安之事),人稱“大刀關勝”,三十六天罡星之第五天勇星。關勝是三國時漢壽亭侯關羽的嫡係子孫,自幼熟習兵法,精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關勝相貌與關雲長相似,也手使一口青龍偃月刀,故人稱之為大刀關勝。

宋江率領梁山兵馬圍攻北京城,醜郡馬宣讚向蔡太師舉薦了關勝,蔡太師也很賞識他,關勝由此贏來了人生一次最大的機遇——三十二歲那年,被太師蔡京由“巡檢”(受州縣節製的低級武官)破格提升為領兵指揮使(從二品)。並調撥山東、河北精兵萬餘讓他攻打梁山泊,圍魏救趙解了北京之圍。宋江率領人馬及時地趕回梁山,和關勝兵馬相遇。梁山泊水寨內張橫、阮小七欲早建功,率人夜襲官軍被關勝活捉。大刀關勝武藝非凡,豹子頭林衝、霹靂火秦明二人一齊上陣,打鬥中欲生擒關勝,宋江擔心關勝被傷,於是鳴金收軍。宋江意欲招關勝入夥,派呼延灼用假降的辦法引關勝兵馬進入宋江的大寨,被撓鉤拖下馬鞍活捉。關勝感激宋江有膽識重義氣,便歸順了梁山。梁山兵馬破了北京城後,蔡京又調淩州水火二將進攻梁山,關勝和水火二將,原本交情很深,三人都曾在淩州任職。關勝立功心切,主動請纓,在淩州截住水火二將。雙方交鋒,初次交手,關勝便陷了副手宣讚、郝思文,而關勝自己也被對手殺得“大敗輸虧,望後便退”。幸得林衝和楊誌“恰到好處”的增援,關勝才得以脫身。最後關勝使用拖刀計,才將聖水將軍單廷珪拍落馬下。關勝收了單廷珪後,又說服了魏定國投降。

上梁山後,梁山頭領排座次時,關勝為山寨馬軍五虎將之首,排梁山頭領第五位。後來,梁山在與朝廷的較量中,兩贏童貫、三敗高俅,關勝也屢立戰功。招安後,關勝參加了征討遼國、平定田虎、王慶和方臘等的戰爭。凱旋還朝後,關勝升任大名府正兵馬總管。他在北京大名府,總管兵馬,甚得軍心,眾皆欽服。關勝一日操練軍馬,回來時大醉失腳落馬,病亡。

天雄星豹子頭林衝

林衝,東京(在今河南開封)人,綽號“豹子頭”,三十六天罡星之第六天雄星。元代戲曲形容張飛為“虎豹頭”,意謂虎豹的頭領。《水滸傳》把林衝比作小張飛,故以“豹子頭”稱之。與張飛一樣,林衝也使一根丈八蛇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