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全一針救三命
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有個神醫安道全。自從張順把他請上梁山給宋江看病,就留在了山寨。坐了一把交椅,專職醫病。他不僅在山寨出了名,就是在梁山周圍的各州府縣,也都知道他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之術,給百姓看病,身備藥物,診一個好一個,四鄉漁民百姓都很感激他。
有一回,東平知府的老太太長了個瘩背瘡,請了無數個郎中診治仍無效果,知府給宋江寫了封信,差官帶禮來山寨請安道全。宋江派安道全下山,一連用藥三天,很是見效,留下藥品返回山寨。知府拿出金銀,安道全婉謝不取。
離開府衙,安道全剛剛走出西門,見一出喪的,眾人痛哭,安道全望見地下有從棺材裏滴出的幾滴血。再細瞧,是產婦的血,而且憑著多年的行醫經驗,安道全認定棺材中的人並沒有死。
安道全緊追幾步,向抬棺材的喊道:“你們停停!”抬棺的正想歇歇,一聽叫喊就放下了。安道全跨前一步,問:“棺材內之人並沒有死,你們為何要埋?”悲痛不已的一青年男子,一聽人沒死,忙向前叩問:“請先生救救!”安道全說:“我觀棺材內是一產婦,難產所致。快快打開棺木!”抬棺材的一聽他說得這麼準,趕快打開棺木。安道全拔出隨身帶著的銀針,在少婦身體穴位上紮下。不一會兒,就聽到少婦呻吟,趕緊叫一老婦人給少婦褪下褲子,一男孩“哇”地一聲生了下來。
大家一看,抬喪的、哭喪的都跪下給安道全磕頭,感激萬分。那男青年一連磕了數個響頭,邊磕邊說:“你不光救了我妻小,連我母親也救啦,她老人家心疼兒媳婦望死不望活。”一老者說:“你這一針救三命呀!真乃神醫啊。”
戰前神針醫病馬
梁山好漢中的紫髯伯皇甫端,在梁山一帶人們稱他“神針獸醫”。
一天,梁山泊眾頭領正在山寨議事,隻見神行太保戴宗急急忙忙走上聚義廳。見到宋江、吳用,稟報說:“前天大哥讓我到開封打探消息,現已探得,皇帝準備派童貫率十萬大軍重犯我水泊梁山,眼下正調兵遣將,用不多久就可到達!”宋江、吳用聽罷,急忙與眾頭領商量如何應敵,各路頭領得令而至,大家七言八語,競相獻計獻策。
這時,一個喂馬小卒氣喘籲籲地跑進聚義廳,稟道:“寨主、軍師,打前天開始有三匹戰馬拉稀,我們隻當受了涼,誰料昨日有一半多都拉起來,今天全病了!”獸醫皇甫端回東昌老家探視老母,眾頭領一聽,個個搖頭歎息。軍師吳用說道:“兵臨城下,戰將沒馬怎麼行,得請皇甫端火速歸山。”戴宗忙道:“我去叫他。”宋江言說:“不可,東京官兵動靜需隨時打探,你不能離開。”這時,險道神鬱保四走上前,說:“醫治戰馬要緊,我路熟,還是我往東昌去吧。”宋江道:“也好,速去速回,不得耽擱。”
當天晚上,月亮西沉,星光燦爛。鬱保四使出全身的本事,腳下生風,連夜趕到皇甫端家中,道明情由。皇甫端聽後,焦急得很,迅速隨鬱保四趕回了山寨。
來到梁山北寨養馬場,皇甫端飛身下馬,不顧勞頓,奔各馬廄診視。馬廄裏糞便成漿,惡臭撲鼻;戰馬或頻頻踏地,或立臥不寧,個個毛焦腿軟,行動遲緩,已是半死不活。
眾頭領早就急得抓耳撓腮,騎兵將領更是心焦如焚,聽鬱保四言說皇甫端返至山寨,不約而同來到養馬場,看看還有無解救良方。皇甫端診視完畢,走出馬廄,望望眾家兄弟急忙安慰道:“各位兄弟請回,這種疫病一傳十、十傳百,來勢凶猛,去之也快,不日即可康複。”大家半信半疑,各自回營寨了。
皇甫端等眾頭領走後,取出銀針,將馬匹個個過針。隨即開了張藥方:黨參、黃芪、鬱金等都在百斤以上,讓飼馬小卒用大車拉來,鍘切細碎,幾口大甏同時煮,煮好後待溫了慢慢飲馬。等到第二天,所有的馬都止了瀉。皇甫端又以補中益氣、強身健脾之藥,慢慢調理,精心照料,馬匹本來是攬膘之物,到了第三天,那馬又一個個精神抖擻,像沒害過病一樣。
寨主宋江聽說病馬都治愈了,十分高興,為皇甫端記了一大功,正與眾家好漢談笑之時,山下探馬跑來,急報:“童貫十萬大軍已到!”宋江急忙命令備馬點將,按計而行。各路頭領一個個威風凜凜,揮鞭策馬,帶領士兵浩浩蕩蕩迎戰殺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