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服裝材質(2 / 3)

Lee:Lee是美國牛仔文化三大經典之一。1975年,Lee品牌的女裝牛仔褲問世,名為“FitForGirls”的女裝牛仔係列隨之推出,簡單明了的LOGO給人更大的思考空間。創辦人H D Lee最初是一位工作服製造商,在本世紀主要供應日常工作服給予美國中,西部的農夫和工人。當時的經典有些至今仍流行著,如吊帶工人褲“BIB’N’BRACE”。1997年Lee公司攜帶了創新吉尼斯記錄的長23米Lee10IZ巨型牛仔褲在北京上海展示,令國人大飽眼福

Wrangler:1940年,BlueBellOverallCompany公司成立,推出了工作服形式的牛仔褲,命名為“Wrangler”牌牛仔褲。與Lee牛仔褲的最大區別在於,Wrangler在後袋以“w”形明輯線取代了雙拱式裝飾明輯線。40年代初50年代末,BlueBell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在好萊塢的有關西部的電影製作上,這使得Wrangler的知名度大大遞增。60年代,BlueBell更推出了係列的牛仔用品如馬鞍、馬靴、牛仔帽等。隨著時代的變遷,Wrangler已發展成為粗獷中具有自信、傳統經典中帶有真正的美國西部精髓和時尚風格。其產品設計以“美國西部精神”為主要靈感,根據真正美國西部牛仔需要而設計,實際而不浮誇,充分展示美國西部牛仔豪邁而內斂的感覺。

CK:CalvinKlein(卡爾文 克萊恩),他就被人們稱為紐約第七大道“時裝王子”。“極簡風格”是CalvinKlein在設計上的“注冊商標”。相信大家肯定難忘當年那句全球聞名的廣告語:年輕的Shields甩動著飄拂的秀發,一隻手輕搭臀部,磁性的嗓音吐出:“There snothingbetweenCalvinandme”(我和Calvin親密無間),天啊,她在暗示她穿的內褲。

DKNY:DKNY推出於1988年,是DonnaKaranNewYork的縮寫,也是KonnaKaran為其女兒Gabby所創立的年輕副牌(二線係列)。受她們所居住城市的影響,DKNY很自然地將紐約獨立自由的精神融入了其設計當中。粗粗大大的DKNY不隻出現在布標上,更常被當作衣服上的圖案,代表著一種精神的象征。隨著DENYJEANS的發展,其具有朝氣,活力,魅力動感的獨特之處,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走在紐約街頭,你對DENYJEANS絕對不會陌生。

Dior:一般世界頂級品牌的牛仔褲大多采用日本傳統織布機產出的丹寧布,Dior也不例外。采用這樣的高級布料,可以在牛仔褲上任意的人為“糟蹋”而不會產生副作用。總體來說,這種牛仔褲每條幾乎都是手工製作的,包括磨白,燒焦,破壞,碾壓效果等。因此每一條都是唯一的,每一條都不大一樣,當然價格也是比較昂貴。

GUESS:GUESS成立於1981年,其性感、大膽的品牌風格,與其創立者Marciano兄弟的生長背景大有關聯。Marciano兄弟在法國一個充滿熱情文化的南方地區成長,因此把法國浪漫式的生活形態深種心中。由於最初GUESS是由牛仔服裝出發,因此設計的基調一直保有西部的風味,到了後來,受流行元素影響,GUESS逐漸推出了一些貼身性感、簡約、的設計。

3.絲綢

絲綢,是由蠶的蠶繭抽絲後編製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經過精心編製而成的紡織品,人們通過養蠶,當蠶結繭準備羽化成蟲時,將蠶繭放入沸水中煮,並及時抽絲。一個蠶繭可以抽出800~1200米的蠶絲。絲綢著名的光澤外表來自於像三棱鏡般的纖維結構,這令布料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並將光線散射出去。在中國,絲綢一詞也指代人造的,具有與天然絲綢一樣光澤的紡織品。

絲是桑蠶在桑樹上所吐出的纖維。蠶絲是一種生態學非汙染的天然纖維。具有其它纖維及加工品無可替代的獨特性能和無可比擬的旺盛生命力。經過染織而成的各種色彩絢麗的絲綢麵料,更易縫製加工成各種高級成衣和室內裝飾品、旅遊紀念品及眾多工藝美術品,難怪國外消費者將絲綢譽為“美的源泉”。

另外,用真絲綢為衣料做成的絲綢服裝,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自古以來,真絲就有"絲綢皇後"的美譽。到了現代,人們又賦予了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因此,真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纖維都無法相比的、無法替代的。真絲纖維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禦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由於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水份的作用。

絲綢的出現,使養蠶織綢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古代非常重要並且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手工業門類。絲綢的興盛則開創了中華民族絲綢服飾文明的新時代,給中國古代民俗、習慣以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絲綢對中國漢字的巨大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人類曆史上,因絲綢貿易而興起的東西方人民的大規模經濟文化交流,對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浩若煙海的中國古典詩詞裏,不少詩篇是以蠶桑絲綢為題材的。如《詩經》中反映婦女從事農桑事業的情景:“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大量對蠶桑絲綢的描寫,可以窺見絲綢對中國古代詩詞文化的巨大影響。

作為世界蠶桑絲綢業的發源地,中國流傳著許多與此相關的神話和傳說。如蠶馬神話、螺祖教民、天仙配等等,都以天真美麗的幻想和清新質樸的風格,藝術地概括了人們對蠶桑絲綢的認識,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蠶桑絲綢的親情。

絲綢的特性:

1.舒適感。真絲綢是由蛋白纖維組成的,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麵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僅為7.4%。因此,當我們的嬌嫩肌膚與滑爽細膩的絲綢邂逅時,它以其特有的柔順質感,依著人體的曲線,體貼而又安全地嗬護著我們的每一寸肌膚。

2.吸、放濕性好。蠶絲蛋白纖維富集了許多胺基、氨等親水性基團,又由於其多孔性,易於水分子擴散,所以它能在空氣中吸收水分或散發水分,並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氣溫下,它可以幫助皮膚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膚過於幹燥;在夏季穿著,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使人感到涼爽無比。正是由於這種性能,使真絲織品更適合於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因此,人們都把絲綢服裝作為必備的夏裝之一。絲綢不僅具有較好的散熱性能,還有很好的保暖性。它的保溫性得意於它的多孔隙纖維結構。在一根蠶絲纖維裏有許多極細小的纖維,而這些細小的纖維又是由更為細小的纖維組成。因此,看似實心的蠶絲實際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這些空隙中存在著大量的空氣,這些空氣阻止了熱量的散發,使絲綢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3.吸音、吸塵、耐熱性。真絲織物有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與吸氣性,所以除製作服裝外,還可用於室內裝飾,如真絲地毯、掛毯、窗簾、牆布等。用真絲裝飾品布置房間,不僅可以使屋子纖塵不染,而且能保持室內安靜。由於蠶絲具有吸濕、放濕性能以及保濕性、吸氣性和多孔性,還可調節室內溫濕度,並能將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吸掉。另外,真絲纖維的熱變性小,比較耐熱。它在加熱到100℃時,隻有5~8%左右脆化,而大多數合成纖維的熱變度要比真絲大4~5倍。蠶絲的燃燒溫度在300~400℃,屬難燃纖維,而合成纖維的燃燒溫度在200~2600C,即易燃、易熔。因此,采用蠶絲纖維作為室內裝飾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塵、保溫作用,還有起到阻燃功能。

4.抗紫外線。絲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線,因此絲綢具有較好的抗紫外線功能。而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是十分有害的。當然,絲綢在吸收紫外線後,自身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使絲織品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泛黃。

鑒別真絲綢的簡便方法是:

1.眼觀。看麵料光澤是否柔和明亮,色澤是否鮮明勻稱,有無色差、色檔、色花。表麵有無毛絲夾起,有無斷經、缺緯等疵病。

2.手摸。手感是否柔軟糯滑,手撫綢麵時有無拉手感。如無上述感覺,則不是真絲綢。

3.摩擦。比較幹燥的真絲綢,互相摩擦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響,俗稱絲鳴。如無絲鳴現象,則是化纖綢而不是真絲綢。

4.燃燒。從麵料斷邊抽取一束絲紗,用火柴點燃。真絲綢燃燒緩慢,先是卷縮成一團,散發出類似燒毛發或禽毛的氣味。燃燒後成黑褐色小球狀,手觸即碎成粉末狀。絲束離開火焰後,即停止燃燒。

絲綢織物養護小常識:深色的服裝或絲綢麵料應該同淺色的分開來洗;汗濕的真絲服裝應立刻洗滌或用清水浸泡,切忌用30度以上的熱水洗滌;洗滌絲綢時,要用酸性洗滌劑或淡堿性洗滌劑,最好用絲綢專用洗滌劑;最好用手洗,切忌用力擰搓或用硬刷刷洗,應輕揉後用清水投淨,用手或毛巾輕輕擠出水份,在背陰處晾幹;應在八成幹時熨燙,且不宜直接噴水,並要熨服裝反麵,將溫度控製在100~180度之間;收藏時,應洗淨、晾幹、疊放為宜,並用布包好,放在櫃中,且不宜放樟腦或衛生球等。

4.麻

麻型織物是指麻纖維(包括苧麻和亞麻)純紡織物及其混紡或交織物。麻纖維屬纖維素纖維,其織物擁有與棉相似的性能。麻織物具有強度高、吸濕性好、導熱強的特性,尤其強度居天然纖維之首。麻布染色性能好,色澤鮮豔,不易褪色。對堿、酸都不太敏感,在燒堿中可發生絲光作用,使強度、光澤增強;在稀酸中短時間作用(1~2分鍾)後,基本上不發生變化。當然,強酸仍對其構成傷害。抗黴菌性好,不易受潮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