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貧有誌天子酬素心(1 / 3)

一枝筆,驚動九重春色。祥雲捧出天香敕,勢焰傾朝赫。回首昔年誰識,窮臥小樓咫尺。於今戲罷鼓鑼息,又入仙姬室。

——右調《謁金門》且說上官高與花上林到門,一麵下馬,引入大廳,作揖坐下。待茶過了,上官高開口道:"咱萬歲爺巡幸在外,或扮作商人,或扮作書生,混跡人間,不使人知的。如今在宣府鎮上,行院人家,與美妓取樂。昨日忽然有密旨,差人飛馬趕回,要取春宮畫圖披閱。咱想,此等沒緊要的畫圖,一時何處尋覓。

雖有,也是進不得聖上的。如今要煩花先生,星夜描成一幅《十二春宮圖》,以便咱家打發原人,星夜趕去,送達聖上。

聖上若龍顏大喜,花先生之富貴,從天而降了。"說完,隨即擺列描寫壇場。花上林將畫紙上了膠礬,候幹了,上了畫。那上官高將舊日寫的樣式拿出來,與花上林看了。上林道:"這些推車上嶺、隔山取火、倒燒紅燭都是舊名舊套,如今要換新樣新名才好。"上官高歡喜道:"花先生寫的,畢竟是妙的。咱家朝裏有事,要去料理。待先生寫成了,咱家來看。"別了而去。花上林描的十二像是:梅占花魁杏鬧春色薔薇倚架芍藥靠欄楊柳舞腰櫻桃綻口玉筍朝天金蓮貼水石榴倒開芙蓉斜插十萼聯輝百花獻笑這十二像,但見男子與美人占花魁、鬧春色、倚架、靠欄、舞腰、綻口、朝天、貼水、倒開、斜插、聯輝、獻笑這些光景,寫得翻來覆去,靈奇變幻,妙不可言。

當晚,上官高朝中議事不歸,花上林畫未完工,在春暉樓過夜。次早起來,把十二圖中,又點綴闌幹花鳥,又把春宮各名色一一標題明白,然後完工。上官高也歸來了,忙忙上樓,與花上林相見。隻見圖像俱完,仔細觀看,不覺拍掌叫絕,稱賞了一番。隨即寫手奏一封,同春宮圖封好,著原人飛馬趕到宣府鎮,傳達聖上去了。當日在大廳大開筵宴,酬謝花上林。

大吹大擂,送了入席。酒過數巡,上官高道:"咱想方才的春宮十二像,咱家大悅的,咱聖上也必是大悅的。但不知花先生要官做呢,還是要幾萬金銀、幾千珠寶?"花上林道:"晚生才短,不願為官。晚生命薄,不願金銀珠寶。隻有一件素心,求公公傳達聖上,得慰晚生之願,公公之恩,容晚生頂禮。"上官高道:"先生有何素願?咱家無不盡心。"花上林道:"尚書山嚴,原有二女,還未適人。向來愛慕之久矣。但晚生與山府,勢隔天淵,求婚必不諧允。乞求老公公作主,以聖旨壓之,則此事可以不勞而成矣。"上官高嗬嗬笑了兩聲道:"花先生還不知,連那山先兒的勢也不久了。他的孩子山鳴遠,在湖廣光化縣作縣,不料他貪汙之極,外邊作滿天之孽,內邊有悍妒之妻,那百姓們到敝廠來告贓的,約有千張狀紙了。咱家屢屢對山先兒講,教他去約束孩子,不料他也置之不理。如今畢竟要去拿他進來,追贓問罪。這才是朝廷的體統。"花上林道:"這山鳴遠向在家中,原是萬惡貫盈的。即如池苑花,乃是吏部天官之子,又官乃忠直之臣,止留得畫圖二十餘軸,池苑花在畫工店中賣畫,他竟恃勢搶了四幅而去。後來又誣他盜畫,又搜去十三幅。他又唆本府太守、山嚴題本,竟把他斬在朝門。這事諒公公也必然是知道的。"說到此處,隻見外邊門上人進來稟道:"湖廣光化縣知縣山鳴遠,奉送禮儀在外。"上官高嗬嗬笑道:"剛剛在此講他,他又送什麼禮儀到了。可一一收進來。"上官高與花上林出了席,大家看時,送的多是湖廣土產,並金銀珠玉之器,也沒甚奇品。隻見禮單上開有美人畫圖十幅,上官高又嗬嗬的笑了兩聲道:"想這畫圖,諒也比不過花先生的妙手了。"隨即叫家人展開看時,隻見是一幅舊白紙,一齊俱吃驚起來。又展開一幅來,又是一幅舊白紙。

上官高道:"這也奇怪,為何把舊白紙來送咱家。"從此一連轉到十幅,都是白紙。原來這十幅畫圖,就是山鳴遠搜取池苑花的。隻因掛在衙中,不時現形,妒妻作鬧,隻得將來送與上官高,希圖升官調職。不料畫上這許多美人,戲弄山鳴遠,路中都走去了。那上官高氣得目定口呆,停了半晌,嗬嗬的笑道:"這狗囊的孩子,分明來譏誚咱家,是白目太監,不識美人的。

明日不免把光化百姓告他的千張狀紙,與聖上看了,拿他進來,剝他的皮,才出得咱家的氣。"花上林道:"這人乃是萬民之虎,分明是一個大害,公公應該除他的。隻是一件,適才所言的二女,正是此人之妹,公公若去拿時,必須要他把二妹送進京來,晚生就可以如願了。"上官高道:"領教,不難。"說話之間,廚司已下到四十碗珍羞了。又叫轉桌到花園中春暉樓上。花上林昨因畫忙,未及觀玩。如今大開紗窗,依闌一望,見園中花萼芳菲如鬥,不覺心曠神怡。二人飲到月滿紗窗,方才完席。花上林要告別歸家,上官高道:"明日還要勞先生,描咱家的行樂圖。"又留花上林宿於樓中。

次早起來,梳洗過了,上官高又整盛饌,饌後花上林一般的將畫紙加了膠礬,上了畫棚。上官高坐在太師椅上,花上林拿了畫棚,對坐了。問道:"公公所愛的行樂,還是樂那一樣的光景?乞求指教。"上官高道:"咱家這一幅,是要送與聖上看的,要畫一個燈前閱本圖。"花上林道:"公公之樂意甚妙。"隨即舉起筆來,描將上去。但見:一筆細,一筆粗,有得心應手之機。一處濃,一處淡,有意到筆隨之巧。紅紅綠綠,五色有相配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