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語:
目前我國兒童營養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知識的缺乏,它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能真正得到充足、豐富的食物和科學的喂養。
輔食的安全製作與儲備:做飯和進餐時父母、孩子應洗手,飯做好後應立即妥善存放。餐具、碗筷要清洗幹淨,避免奶瓶喂飯(不易保持清潔)。
——輔食添加10原則之九(WHO/UNICEF,2002)
喂養要點:
早餐:豆漿或牛奶100~200毫升,饅頭(麵粉50克),炒雞丁(雞肉30克,胡蘿卜30克,植物油5克),炒豆角(豆角30克,植物油10克)。
午餐:蛋炒飯(大米75克,西紅柿100克,雞蛋25克,植物油5克),海米冬瓜湯(冬瓜30克,海米10克),午餐後點心(餅幹20克)。
晚餐:黃瓜炒豬肝(豬肝25克,黃瓜100克,植物油5克),花卷(麵粉30克),大米粥(大米25克),牛奶100毫升。
零食:1~2次,牛奶100~200毫升,餅幹1塊,西瓜100克。
一、幼兒飯菜的家庭製作
幼兒飯菜的家庭製作,既應注意到均衡的營養,又要注意食品的安全、衛生和減少在烹飪中營養素的損失。
1.選購優質原料,保持清潔
購買新鮮及質量好的水果、蔬菜和肉類。去掉水果和蔬菜上麵所有的汙跡和腐爛的部分,去掉禽肉上麵多餘的脂肪。在處理任何生的或者熟的食品前用熱的肥皂水徹底清洗雙手。在烹製前要將所有的食物清洗幹淨,用一塊菜板切水果和蔬菜,用另一塊菜板切肉,這樣將有效地防止交叉汙染。保持烹飪用具及用品的清潔,包括炊具和抹布。
2.如何減少在烹飪中營養素的損失
蔬菜要先洗後切,水果要吃時再削皮,以防水溶性維生素溶解在水中,以及維生素在空氣中的氧化。蔬菜最好旺火急炒與慢火煮,這樣維生素C的損失少。用白菜作餡蒸包子或餃子時,將白菜中壓出來的水,加些白水煮開,放入少許鹽及調味品,喝下可防止維生素及礦物質白白丟掉。合理使用調料,如食醋可起到保護蔬菜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作用。在做魚和燉排骨時,加入適量醋,可促使骨骼中的鈣質溶解,有利於人體吸收。用容器蒸或燜米飯,和撈米飯相比前者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保存率高。
3.如何儲存嬰兒食品
儲存嬰兒食品的冰箱溫度應該調節到攝氏4度或者稍微再低一點,冷凍嬰兒食品的溫度應該在0度以下。冷藏室裏的食品應該在兩天以內使用,冷凍食品應該在2~4個月內使用。需要的時候,將食物冰凍塊取出來,在冷藏室裏麵化凍,或使用微波爐進行化凍。每次拿一小部分,以免吃不完浪費,使用微波爐可以將化凍和加熱一次完成。如果你是使用微波爐化凍並加熱嬰兒食品的,加熱後一定要先攪拌均勻,喂食前要充分攪拌,以免其中的熱氣燙著孩子。
二、防止長期飲食不合理
中國大約1/3的嬰幼兒患缺鐵性貧血、佝僂病、鋅缺乏、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這些營養素缺乏會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1.低收入家庭孩子飲食結構反而優於富裕家庭
最近我國一項調查發現,嬰幼兒鐵元素的攝入狀況最好的是城市中每月食品支出最低的家庭。隨著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嬰幼兒鐵元素攝入狀況逐漸降低,最差的為8000元以上高收入家庭的嬰幼兒。此外,鈣和鋅元素的攝入也存在類似問題。也就是說,嬰幼兒體內微量元素攝入情況,與家庭收入成反比,低收入家庭孩子飲食結構的合理性反而優於富裕的家庭。
2.挑食、偏食的危害
厭食時間過長會導致兒童營養不良、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缺乏,會影響孩子獲得全麵均衡的營養。挑食、偏食的飲食行為還會使孩子的依賴心理得到發展。如果孩子的臉色看起來蒼白,皮膚缺乏光澤和彈性,孩子比平時不愛活動、情緒不穩定、過分依賴大人,說明孩子身體某些方麵已經出了問題,應當及時找出原因並給以糾正。一般來說,孩子挑食、偏食往往與爸媽喂養知識出現偏差有關,此時請教有經驗的家長或是營養師會有一定幫助。
三、奶及奶製品對兒童健康的重要意義
兒童、青少年時期骨量的增加有助於提高成年時期的峰值骨量,從而降低中老年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危險性。
1.不要把含奶飲料當牛奶喝
我們講的奶,包括液體奶(鮮牛奶)、發酵奶(酸奶)和固體奶(各種奶粉),其各種營養成分應接近鮮牛奶,即每100毫升乳液中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2.5克。含乳飲料從根本上講它是飲料,而不是鮮牛奶,含乳飲料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隻相當於鮮牛奶的1/3左右。經常食用含乳飲料,往往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長此以往,會影響兒童的營養,以及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