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簡單說一說穆旦的語言。
在語言藝術上,穆旦也有他獨特的價值,他非常注意突出現代漢語的兩個特征,一個是白話、口語,另一個就是抒情的抽象性。在穆旦之前,中國新詩是感性抒情,抒發由眼前的事物所勾起的情感,所見即所感。
但是穆旦卻是抽象的抒情。比如剛才所提到的他的《線上》、《出發》、《被圍者》,都不是由眼前的景物引發的思緒,而是直接對一個問題的切入,是一種思想的運動,這在古代詩歌史上是被排斥的。嚴羽的《滄浪詩話》中就有“別裁別趣”之說,申明詩不能拿來說理。宋詩說理,但往往也就是一句話,就像卞之琳那樣的。說理是到趣為止,是為理趣。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表達的仍然是一種經驗的總結,不是哲理,不是思考,不會形成思想的運動,而且這一切的感觸又包裹在自然的物象中。相反,穆旦的詩歌是直接的抽象的思想的傳達,所以他的好多詩很難懂。不是穆旦刻意地晦澀,而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對世界的理解和穆旦有距離。
穆旦雖然采用了抽象抒情,但他的詩卻又不是幹枯的,而是同樣充滿了激情。什麼是激情?什麼是理性?穆旦賦予了它們全新的含義。他可以做到既是激情的又是理性的。激情和理性,過去被我們認為是完全相反的東西,但是它們卻在穆旦的詩中形成了統一。穆旦的造句都是邏輯關係很強的,不需要意會,不借助暗示。穆旦的句子表意非常明確,明確之中讓我們體會到了邏輯的力量。中國人通常認為詩意來自超邏輯、超語法。今天據說外國人認為漢語是最有詩意的語言,就是因為漢語邏輯性不強。但是穆旦卻展示了一種新情況,他的詩句邏輯嚴密,卻同樣具有詩意。在什麼是詩意這個問題上,穆旦給出了新的答案。沒有人會覺得穆旦的詩是在做報告,是科學推理,其中沒有詩意。在這個意義上,穆旦的突破是全方位的,他的詩歌為中國新詩帶來了一個新的天地,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第十二講 七月詩派領袖胡風的曆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