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誠實守信是基礎(2)(3 / 3)

“每封信都由大約150名學生親筆簽名。我們說,我們知道他們很忙——忙得無法準備一篇演講。因此,我們附上一串關於他們自己和寫作方法的問題,請他們回答。這一方法他們顯然是相當的讚成,因為他們為采訪從家裏趕到了布洛克林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以同樣的方法,我勸使提奧多·羅斯福任內的財政部長李斯利蕭、塔虎脫總統任內的首席檢察官喬治·威克爾山、威廉·拜倫、佛蘭克林·羅斯福,以及許多其他的大人物到我的演講班來,跟學生們談一談。花些時間、精力,誠心來思考事情,這些為朋友效力的事對於在與他人交朋友方麵是十分有利的。

好多年來,卡耐基一直都在打聽朋友們的生日。怎樣打聽呢?他說:雖然我一點也不相信星象學,但是我會先問對方,是否相信一個人的生辰跟一個人的個性和性情有關係,然後我再請他將他的生辰月日告訴我。舉例來說,如果他說11月24日的話,我就一直對自己重複地說,“11月24日,11月24日。”等他一轉身,我就把人的姓名和生日記下來,事後再轉記在一個生日本子上。在每一年的年初,我就把這些生日寫在我的月曆上,因此它們能夠及時地引起我的注意。你可以想像此人在生日那天叫到信或電報時會是多麼驚喜!我常常是世界上惟一記得他們生日的人。

所以我們要以高興和熱誠去迎接別人同他人交朋友。當別人打電話給你的時候,同樣要保持高興與熱誠,說話的聲音,要顯出你對他打電話給你是多麼地高興。紐約電話公司開了一門課,訓練他們的接線生在說“請問您要撥幾號”的時候,口氣顯出“早安,我很高興為您服務。”我們明天接電話的時候,別忘了這點。

我們在事業開創過程中可以通過顯出你對別人的興趣來結交更多的朋友,甚至增加客戶對公司的信任感。

查爾斯·華特爾,屬於紐約市一家大銀行,奉命寫一篇有關某一公司的機密報告。當他知道一個大工業公司的董事長擁有他非常需要的資料時,他便去見那人。當華特爾行政先生被迎進董事長的辦公室時,一個年輕的婦人從門邊探頭出來,告訴董事長,她這幾天沒有什麼郵票可給他。

“我在為我那12歲的兒子搜集郵票。”董事長對華特爾解釋。

然而這位董事長總是對華爾特先生的問話含糊概括,模棱兩可。他不想把心裏的話說出來,無論怎樣好言相勸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麵的時間很短,不切實際。

“坦白說,我當時不知道該怎麼辦,”華特爾先生說,他把這件事在班上提出來。“接著,我想起他的秘書對他說的話——郵票,12歲的孩子……我也想起我們銀行的國外部門搜集郵票的事——從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上取下來的郵票。”

“第二天早上,我再去找他,傳話進去,我有一些郵票要送給他的孩子。我是否很熱誠地被帶進去呢?是的,老兄。在我看來,既使是競選國會議員他也沒有這種握手的熱誠。他滿臉帶著笑意,客氣得很。‘我和喬治將會喜歡這張,’他不停地說,一麵撫弄著那些郵票。瞧這張!這是一張無價之寶。”

“我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郵票,瞧瞧他兒子的一張照片,然後他又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我還未提議他時,他已經告訴了我所有我想知道的。他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告訴了我,然後叫他的下屬進來,問他們一些問題。他還打電話給他的一些同行。他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信件,一古腦地告訴我。如果從一個新聞記者的角度看我此行大有收獲。”

要對別人顯示你的關切是好的,但前提一定是真誠的,隻有真誠的東西,才會為人所接受。

馬汀·金斯柏曾經在紐約長島參加我們的課程。他說他的一生實際上被一位護士給他的關切深深影響:

“那天是感恩節,我隻有10歲,正因社會福利製度而住在一家市立醫院,預定明天就要動一次大整型手術了,我知道以後幾個月都是一些限製和痛苦了。我父親已去世,我和我媽住在一個小公寓裏,靠社會福利金維生。那天我媽剛好不能來看我。”

那天,我完全被寂寞、失望、恐懼所壓倒。而我的媽媽此時應是在家中孤零零地一個人為我擔心,甚至於她沒錢吃一頓感恩節的晚餐。

眼淚在我的眼眶裏打轉,我把頭埋進了枕頭下麵,暗自啜泣,全身都因痛苦而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