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會中,對人嚴、對己寬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問題的實質也是對人對己要求的標準不同。對別人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看別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優點多;批評別人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不看別人的現實表現,糾纏過去的恩怨是非;批評自己的時候則輕描淡寫,強調客觀,覆短護私。出現這種情況,也和“怠”與“忌”不無關係。自己不求進步,不思進取,又害怕別人進步,獲得成就和名聲。應該去掉這種不健康的心理,改變這種不健康的風氣。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檢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點;同時以寬厚的態度對待別人,鼓勵、支持別人從善、向上的積極性。這樣,不但自己和別人共同進步,也有利於解決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風氣。
二、不應忽視小處的修養
有些年輕人認為,做一番大事業便要轟轟烈烈,而不能拘泥於小節。不拘小節,可能是一種“豪放灑脫”,但在做人的原則上講,此處也是不可隨便的。
“君子當眾人所驚之事,略一動容,才幹礙於禮義上些須,便鄂然變色,若觸大刑憲然,懼大防之不可潰,而微端之不可開也”這是先人留下的為人之路。一坪綠地,鮮嫩可愛。有走路的人,為少繞幾步,省些腳力,便從草坪上斜插過去,踩出一道小徑。後來的人也跟著他的腳印踩過,時間一長,竟踩出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路。這些,是“君子”所不為的。
還有,有一些時候(比如街上有了什麼事,許多人都跑去圍觀看熱鬧),君子一點兒也不為所動,但如事情才有少許觸犯了禮義,君子便會臉色嚴肅心中不安起來,就好像犯了刑法一樣,擔心壞了禮義的堤防,一個小小的漏洞都不能開。君子的這種行為常被眾人嘲笑為“迂”,認為君子小題大做,不識輕重。但要知道,天下許多不好辦的大麻煩,常常就是從那些小處隨便的人那兒引起的。
其實,實際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小處隨便,決不是什麼無傷大雅、無足輕重的小事一樁,但到頭到頭來卻出現了不可估訂的後果,舉幾個例子。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空中爆炸,宇航員命喪太空,是由於機身上一道焊縫沒有焊好。前不久美國潛艇浮出水麵時撞翻日本漁船,造成船毀人亡,是由於潛艇上的操作人員一個漫不經心的操作失誤。日常生活中,有人從高層住宅上隨手扔下一個酒瓶,結果將恰從樓下經過的行人砸死。一家度假村在一種玻璃門上未做警示標記,結果讓奔跑的小孩一頭撞上,受到重傷。就說世界上許多森林大火,也往往是有人亂扔煙頭造成的……
當一個煙頭隨手一扔時,哪會考慮到森林著火、消防員冒死撲救、地球資源遭破壞?當一個人隨手扔酒瓶的時候,他一點不曾考慮會闖出什麼大禍……
做人,小處隨便不得,所謂,防微杜漸。有些事,就算沒有惹出大漏子,比如隨地吐口痰,隨手丟一隻空易拉罐,結果讓人罰了幾十元錢,從自私的角度講,你說冤不冤?
有一個笑話,講一位有心髒病的老者住樓下,樓上住一位小夥子。小夥子常回來時腳步重,動靜大,老者你就聽吧:噔噔噔——上樓梯了;咣當——開門了;嘩嘩嘩——洗漱呢;最要命的是上床時脫皮鞋,先脫一隻,一扔,咣!老者心一哆嗦。再脫另一隻,一扔,咣!老者心再一哆嗦。這兩哆嗦過了,才算安靜下來,老者才能入睡。老者脾氣好,一直忍著,可夜夜如此也受不了呀!這天,見了小夥子,老者就給小夥子說了,小夥大態度挺好,虛心接受。可到了夜裏,老者聽著那動靜又來了——噔噔噔!咣當!嘩嘩嘩!老者想,忍著吧,不就再兩聲嗎?咣!一聲。老者等第二聲,奇怪,怎麼不響了?老者這個心懸哪,就等著第二聲響過好入睡,等了一宿,愣沒響——原來這小夥子脫另一隻鞋時,突然想起了老者白天提的意見。就輕輕地把鞋放在了地上……
這雖然隻是個笑話,可卻讓人品味良久。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過去的胡同變成了高層建築。一二百戶住一個樓,你小處隨便,樓道裏亂堆東西,夜裏把電視機音量放到最大,從窗戶往外隨意扔垃圾,你覺得沒什麼,可別人怎麼辦?如果人人如此,這個社會豈不天下大亂了。
現今,人們一般從道德的角度勸人不要忽視小處的修養。今天,除了道德外,還有法製。一旦因為我們的“小過失”而引發了大禍,那就真會受到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