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適應生存順時而動(1)(2 / 3)

環境是可以適應的。從大的方麵來說,國家的一個新政策就可以改變社會大環境;一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就可以被工廠的汙水、廢氣所破壞;小至單位,一位有威望的領導,他的興越愛好足可以帶動全單位職工的興趣愛好等等。當然,改變環境需要許多條件,但最重要的是你的信心與智慧,這二者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有了適應環境的決心,肯定能夠想出適應的辦法。

如果我們有能力、有辦法來改變環境,使之適合我們能力和欲望的發展需要,則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我們的生存離不開環境,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觀念、思想、行動及目標。這是生存的必須。

但是,有時環境的發展,與我們的事業目標、欲望、興趣、愛好等發展是不合拍的,環境有時阻礙、限製我們欲望和能力的發展。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有辦法來改變環境,使之適合我們能力和欲望的發展需要,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適應社會環境的問題非常廣泛,比如在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某單位工作的大學生中,到了新的環境,接受新的任務,接觸新的同事,凡事種種與大學生活都不相同。有的很快適應了環境,工作順利進行起來;有的則相反,處處感到陌生,置苦悶之中不能自拔。我們自然認為前者社會適應能力良好,後者較差。

究竟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呢?

也就是說必須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客觀念環境的現實,不逃避現實也不做無根據的幻想,從而把自己置於這個環境之中,了解它,掌握它並進一步改造它。

這就是說從主觀上要采取積極態度,不是消極等待,在選擇對策時應當要審時度勢,有條件地選擇改造環境的條件,無條件地選擇改造自身的辦法,這樣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棄,找到最佳方案。

不論適應環境還是改變自己,都要有一個轉變和考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有某些困擾,為解決這種窘境,不妨采用心理防禦措施,達到解脫的目的。

二、提高你的自製能力

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定律。因此說,你要想取得並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須付出自己的努力,自製可以說是努力的同義詞,也是適應能力的一部分,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素質。

自製,就要克服欲望,不要因為有點壓力就心裏浮躁,遇到一點不稱心的事就大發脾氣。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條件所許可的範圍。食色美味,高屋亮堂,凡人即所想到。但得之有度,遠景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也。故必要控製自己。否則,舉自身全力,力竭精衰,事不能成,耗費枉然。又有些奢華之事,如著華衣,娛耳目,實乃人生之瑣事,但又非凡人所能自克,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力竭朽衰的小事了。這樣的人必然會頹廢不振,空耗一生。

人的一生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應該麵臨許許多多的壓力,才能鍛煉自己,才能有所得,務必戒奢克儉,節製欲望。隻有有所棄,才能有所得。所以,人必須學會自製,才能更好地運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