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壽命既決定於先天的遺傳,又與後天的保健養生有密切關係。若先天強實,發育健全,而後天保養又合乎生理要求,其人便能盡享天年;若先天不足,而能得到後天的保養補充,亦能增壽;若先天雖強實,後天不斷地違反生命的自然規律,則不易長壽。
個人的食量取決於本人的活動量和胃容量。能量高的食品,食後要加大活動量。不過飽、不過饑、食飽即止,方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和順其自然的養生之道。多吃淡素食品,當然有一定優點,但肉食也是人體所必需。為此,對老人及冠心病患者的食物不必禁忌過嚴格,隻要脾胃功能正常,多餘的脂肪、膽固醇之類自然會排出體外。若思而不食,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反而會產生不良反應。
老人的健身飲食原則一定遵守:穀物為主,能量平衡,弱油少鹽,突出運動。
適量飲酒,對老年人和心血管病者來說未必不可,隻是應順其自然,莫過量。
總之,順其自然,乃是防老抗衰,祛病延年宏旨。
91.老年長壽應具備什麼條件
什麼人能長壽?
1.有長壽的前輩。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6個人總共活過475年者。
2.脾氣好,不易激怒,不憂愁,心理平靜,心胸開闊的人。
3.無煙酒嗜好。
4.身體不太健壯。相當多的長壽者一生都是體弱多病的人。
那麼,健康長壽應注意什麼?
1.把體重保持在低於正常體重百分之十的水平。
2.保持膽固醇含量不超過正常水平,辦法是常吃大蒜。
3.多吃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
4.保持血壓的高壓不高於140毫米汞柱,辦法是堅持參加體育活動。
5.不要讓血糖增高,辦法是經常檢查並少吃糖。
6.室溫盡可能不要超過25℃攝氏,因為,高溫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增加體內有毒物質的產生。
7.防止消極悲傷情緒,因為,消極情緒降低免疫力,增加炎症、感染和癌症的發病可能。
8.防止過度緊張,保持8小時充足的睡眠。
欲得長壽,遠離使人早衰物質。
1.微量元素中的鋁攝取過多,不但老年人易患癡呆症,而且會促人過早地衰老。
2.塵霧中的煙霧。日積月累造成動脈硬化。
3.飲料中的酒精。會使肝髒酒精中毒而致炎腫,引發多種疾病。
4.蔬菜中的醃鹹菜中含有“硝酸鹽”,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還原為有毒的“亞硝酸鹽”,毒害身體,促人早衰。
5.糧食中的黴菌物、黃黴菌,如食用就會中毒,輕則頭昏、心跳、嘔吐、腹瀉,重則促人衰老,甚至會致病,致癌。
6.飲水中的積垢物。經常飲用含積垢物的水,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係統的病變而發生早衰。
7.食品中的黴變物不僅促人衰老,還會致病、致癌變。
8.寒熱燥濕過度。過冷使血管收縮,血液流動受阻;過熱大汗淋漓,脫水易中暑致疾;過燥易使咽喉、口腔、鼻孔等處於幹燥致病;過濕會引發風濕、類風濕,使關節發炎、促人早衰。
有老年朋友問:能否帶病延年嗎?
許多長壽老人健康狀況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好,相反,他們大多數有不少病恙,如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白內障、骨質疏鬆症、神經性耳聾、膽結石、便秘等。但即使如此,他們依然能夠長壽,這表明某些老年退行性病,並不影響壽限。“帶病延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帶病延年”並不是要老人苟且殘生,相反,活在世上,仍要“老有所為”,使晚年生活充滿生機和樂趣。正是這種“樂觀、積極、奮發向上”的生活態度,才使不少老人能夠延年益壽。難怪有位長壽老人說:“死神專找膽怯者。”在“生”與“死”的兩者相爭中,看來也是勇者勝。
92.老年長壽應具備怎樣的人生觀
知足之樂。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富也安然,貧也安然。名也不貪,利也不貪,恬淡寡欲,知足賽過長生藥。
天倫之樂。
賞心於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手足之情中,則飄飄欲仙。
運動之樂。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創造了人的各種智慧、技能。選擇時機,適當運動,乃長壽之道。
助人之樂。
把幫助別人當做最大的樂事,則心情爽快,胸襟開闊,無疑會體健康、人長壽。
忘年之樂。
要不拘年歲行輩而多和青年人交知心朋友,這能使年長的人收到“忘年”的奇效,產生愉快、輕鬆、樂觀、充滿希望的情緒,從而保證健康,延緩機體衰老的進程。
忍讓之樂。
在不觸犯原則的小事上,忍讓可貴,吃虧是福。
寬容之樂。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豁達樂觀,可使人心情舒暢,青春常在。
讀書之樂。
博覽群書,豐富知識,增加智慧,不斷更新觀念,接受新的事物,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精神動力,也是生命之最快樂的追求。
想象之樂。
想象能使人沉浸在快樂和幸福的追憶之中,如能將此種思維稍作延伸,勾畫未來社會生活的美景,勤於幻想,樂於跳躍思維,是成功之母。
平靜之樂。
靜則天地寬,情緒穩。生活中,任憑東西南北中,穩坐釣魚台,心情靜,健身體。
“十樂”增能壽。這是長壽老人的養生之道。
老年人講究養生之道,注意心理調節,保持精神愉快,是健康長壽的活化劑。
專家研究,約有80%的老年性疾病與各種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您若是年過花甲的老者,學一點養心之道有益於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您可從以下諸方麵做起:
七情不可偏盛,
欲望不可苛求,
注意隨遇而安,
堅持老有所學,
講究心理調節,
發揮自身餘熱,
多交青年朋友,
擴大興趣愛好,
正確對待疾病,
養生治心為上。
生活中,有引起老年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的事,有的老年人為了一點小事就憂心忡忡,提心吊膽,甚至緊張恐懼,有的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疾病而焦躁;有的因晚輩的無意之話語刺傷了自己而惱火,有的即使看到天氣不好,也會情緒低沉。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作焦慮。
人到老年莫焦慮。當您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端坐不動,閉上雙眼,使自己全身處在一個鬆和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慢慢得到平靜。
老人請莫焦慮,焦慮傷身折壽。為了健身益壽,請常唱“老年開心歌”。
樹老怕經風,人老怕生氣。
古今多少人,因氣喪身軀。
為了春常在,常唱開心曲。
第一要淡泊,小視名權利。
得失相聯結,禍兮福所倚。
含笑談人生,胸中蕩春意。
第二要超脫,不要多參與。
離位少謀政,勿再爭高低。
甘當局外人,鮮花鋪滿地。
第三要寬容,胸懷若天地。
得忍且忍讓,能過便過去。
記恩不記怨,驚雷化春雨。
第三要知足,莫要多攀比。
機遇不相同,自然有差異。
常念眾先烈,尤怒自平息。
第五要活動,且忌孤悶寂。
花鳥琴棋畫,盡情尋樂趣。
少憶傷感事,多聽歡樂歌。
開心歌一曲,樂在心窩裏,
極目萬山青,放眼千水綠。
百花向陽開,夕陽更豔麗。
如果您疾病纏身,請您莫焦慮,要唱唱老年快活歌。
切莫焦慮要快活,
不會快活疾病多。
病一患、心要樂,
心一樂來百病祛。
心病還須心藥理,
心不快活空吃藥,
憂時唱曲快樂歌,
勝過長生不老藥。
營養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講究的事,其中,一老一小的營養問題,是當前最值得重視的問題。兒童和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營養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子孫後代的健康,因不必說。那麼,為什麼老年人的營養也這麼重要呢?首先要從這個問題的社會意義來認識。
按聯合國的規定:六十歲以上的人稱為老年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老年人數已超過1億。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再過40年後,老年人將占世界人口的13.7%,換言之,每七八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在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人口老齡化會議上,在保健方麵提出研究營養素對老齡化進展的影響,顯然,老年學的研究已提到重要日程上來了。
93.老年養生對飲食保健有哪些新要求
人體衰老是不可逆轉的發展過程。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導致營養缺乏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合理飲食是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對改善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1)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生理功能衰退,出現不同程度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降低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由於活動量相對減少,消化功能衰退,導致老年人食欲減退,能量攝入降低,必需營養素攝入減少,健康和營養狀況惡化。
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老年人的飲食調養。人的天年大概能活到近百歲或更長。大多數人則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疾病的折磨,過早地失去了生命。講究膳食營養必將維持健康,延緩衰老,防治疾病等方麵發揮積極的作用。
合理營養因年齡而異,對於青壯年來說是合理的飲食,不一定適用於老年人,這是因為老年人與青壯年在生理特點上不相同。
老年人與青壯年相比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最突出的是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老年人的基礎代謝比青年下降20%,老年人每增加10歲肌肉等實體組織要減少6.3%,而脂肪組織卻隨年齡而增多。
第二,消化功能減退是老年人的第二個特點,隨著消化係統的各內髒平滑肌纖縮萎縮,腺體也萎縮,胃黏膜變薄,常出現消化係統疾病。
第三,老年人常出現循環係統功能改變,這往往是由於血管硬化所致。膳食中過多的飽和脂肪、能量和膽固醇都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過高的食鹽進入量則促進高血壓,它們均損害血管健康,心、腦血管疾病往往構成老年人第一位或第二位的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