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兒化與子尾

黃陵方言中,兒化、子尾詞語較普遍,但兒化詞語非純兒化,往往變為兒化詞韻母的一種拖音。

一、黃陵方言中兒化、子尾與普通話兒化、子尾的比較

1.黃陵方言中兒化詞語往往夾雜著韻母的明顯拖音。如“桌兒”“凳兒”後音聽似“□r”,實際帶有“桌”“凳”兩字韻母“uo”“□”的拖音。

2.一些雙音節形容詞在普通話中加助詞“的”,在黃陵方言中變化詞語,如“高高兒”(kau21kaur35)、“低低兒”(ti21tir35)、“慢慢兒”(man55manr52)、“快快兒”(kuai55kuair35)。

3.一些單音詞重疊後可兒化或加子尾。如“棍棍子”“麵麵兒”“濕濕子”“溫溫子”等。

二、黃陵方言中兒化與子尾的共同特點

1.小稱作用——盆兒、碗兒、碎娃兒、塊兒、條兒、盆盆子、麵麵子、雪糝子。

2.褒揚作用——好樣兒、好樣子。

3.貶稱作用——鬼樣子、怪樣子、醜樣子。

4.表形狀——縫兒、縫子、門兒、門門子。

三、兒化的特殊作用

1.愛稱作用——(仍屬小稱作用)娃兒、雞兒、盅兒、鈴兒、花兒、葉兒。

2.表時間——今兒、明兒、一下兒(即一會兒)。

3.表地點——這兒、窪兒(uɑr52,意為“那兒”)。

4.大多數詞和量詞的重疊後為兒化——新新兒、熱熱兒、綠綠兒、輕輕兒、快快兒、長長兒等。

5.一些量詞和量詞的重疊形式可以兒化——斤兒、斤斤兒;兩兒、兩兩兒;份兒、份份兒。

四、子尾的特殊作用

貶稱作用的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式後加子尾成AA子式。“AA子”是“A的”意思。如:爛爛子——爛的,瞎瞎子——瞎的,癟癟子——空的。

第二節 重 疊

1.動詞後重疊詞——ABB式。如拉回回(一回一回地拉,或表計量的辦法按回數計算),跑趟趟(一趟一趟的計算),盼天天(每天都在盼望著)。

2.名詞前的量詞重疊——AAB式。如碗碗肉(用碗裝盛並以碗數計算的肉),片片麵(片狀麵食),絲絲菜(切成細條的菜)。

第三節 後 綴

形容詞後綴在黃陵方言中豐富多彩,它既能表現事物本身的性狀、特征,又往往飽含著發話者的感情色彩,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ABB式

紅朗朗

哈哈

彤彤

□□(豔豔)(形容物)

ABB式可變為“A咯BB”式。如下:

紅咯□□

朗朗

丹丹(形容物)

2.ABB式

亮□□的(形容人與物)

ABB的可變為AA的,如:

親親

乖乖

蕞蕞

光光

亮亮的(形容人與物)

3.A不唧唧

鬼不唧唧(多形容物)

4.A的太太

奴的太太(形容人與物)

5.A麻失潔

亂麻失潔(多形容環境)

第四節 前 加

稀——稀碎、稀爛、稀糟、稀鬆。

怪——怪□、怪美、怪瞎、怪羞、怪黑、怪不好意思、怪快、怪木囊、怪熱、怪新。

死——死慢、死磨、死笨、死等,死不值錢、死吝、死強。

精——精濕、精光、精瘦。

明——明在、明不在、明是、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