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為一種集文字美、語言美、音韻美、書法美、對稱美、形式美於一身的獨特的文學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藝術殿堂上閃耀著奇光異彩的奇葩。
對聯的淵源眾說紛紜,但其由“桃符”演化而來的說法,卻普遍被人們所接受。這就和民俗中鎮邪驅鬼、祈福納祥的期盼契合。從“神荼”“鬱壘”到“秦瓊”“敬德”。對聯將“桃符”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把圖像和字符分割開來,而各自按著自己的規律承傳發展。據傳五代時後蜀孟昶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以“桃符詩句”的形式而成為最早的迎春對聯,被稱為“春聯”的鼻祖,至今仍是春聯的範本而被效仿。
對聯的創作和應用曆幾千年而不衰,且使用的範圍不斷拓展,日漸廣泛,大約是由於其營造氣氛,表達意願的實用性和雅俗共賞。其應用早已從春聯而延展到婚聯、壽聯、喬遷聯、喪葬聯、宅第廳堂裝飾聯,自策共勉勵誌聯,行業店鋪開業聯等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褒揚、貶損、言誌、敘事、喻物,涉獵百科,包羅萬象,口對筆題,俯拾皆是,同時,對聯以其嚴格的對仗和優美的韻律,給人以美的感受,這樣又增加了其創作的難度。切合漢語文字本身的形音義的綜合美,以其簡練的概括能力,悅耳的音韻特點,優美的表現形式,豐富的隱喻內容,而被曆代文人雅士所喜好,且為一闕一字而絞盡腦汁,甚至重金求對,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聯壇趣話。然而另一方麵楹聯並沒有以其孤傲嚴謹的格律而獨芳於高閣。而正是它的簡潔明快、雅俗共賞的特點普及到民間,使農村父老婦孺對對聯的熱愛,絕不亞於文人騷客,2000年,由陝西省詩詞學會、陝西省楹聯學會、黃帝陵基金會和黃陵縣人民政府聯合發起的“橋山杯黃帝陵詩詞楹聯征文大賽”,不僅以傳統文化的韻文載體在海內外廣泛彰顯“緬懷始祖功德,振興中華大業”的鮮明主題,也以50000餘首(副)的妙對華章,豐富著黃陵的地方文學,該次征文的成果已於2003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世紀龍吟》為題編輯出版,本典選輯部分聯作和曆代名聯於後。
第一節 黃帝陵、廟對聯選輯
一、曆年清明、重陽節祭祀楹聯選輯
1948年
光複黃帝陵,掃清蔣胡邪妖氣
解放全中國,建立民主新家邦
1955年
學習毛澤東著作,發揚中華民族的勤勞美德
貫徹總路線精神,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發展互助合作,支援工業生產
鞏固國防力量,堅決解放台灣
1956年
紀念軒轅黃帝豐功偉績,發揚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優良傳統
學習馬列主義革命理論,完成國家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事業
綠化祖國山川,改造自然麵貌,為發展農業生產而努力
動員一切力量,支援工業建設,為實現五年計劃而奮鬥
1957年
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貫徹百家爭鳴方針,發揚祖國文化遺產
繼承軒轅黃帝勤勞勇敢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
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力量,保衛世界和平
1958年
發揚中華民族勤勞艱苦精神,反對浪費保守,橫掃五氣,促進各項建設事業大躍進
加速社會主義思想勝利改造,辨別大是大非,興無滅資,建成社會主義事業新中國
繼承始祖艱苦締造宏業精神,堅持多快好省建設方針勤儉建國完成第二個五年建設計劃
學習社會主義國家先進經驗,發揚人才物資力量英勇勤勞促進工農業趕上世界科學水平
1959年
躍進年謁黃陵鼓足革命英雄幹勁,力爭上遊超額完成鋼煤糧棉宏偉指標
清明節祭祖先發揚民族優秀傳統,多快好省提前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
東風壓倒西風,世界勞動人民大團結,製止帝國主義戰爭挑釁,維護持久和平
紅旗飄揚全球,六億愛國同胞一條心,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速度,創造幸福生活
學習馬列主義不斷革命思想,加強黨的領導,貫徹八字憲法,爭取更大豐收
繼承軒轅黃帝勤勞艱苦精神,提倡苦幹巧幹,實現全麵躍進,建設社會主義
1960年
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勤儉節約建設社會主義強國
發揚共產主義偉大精神,刻苦鑽研攀登世界科學高峰
紀念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發揚勤勞勇敢美德
學習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思想,建設社會主義強國
繼承中華民族始祖偉大業績
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美麗山河
1961年
堅持鼓足幹勁力爭上遊的革命精神,爭取今年農業豐收
發揚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全麵完成新的任務
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一心一意大辦農業
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政策,千方百計增產糧食
1980年
翠柏為城千裏江山赤壁壘
彩霞成陣萬方冠蓋仰雲師
完一體之大同追遠慎終弘揚元祖
存枝萼之小異迎春競豔振興中華
1981年和1983年
十萬萬黃帝子孫齊心同奔四化
五千年文明古國寰宇共讚中華
軒轅黃帝開創民族文化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中華兒女繼承祖先事業愛國精神世代相傳
1982年
五千年文明古國繁榮昌盛世界推崇
十萬萬黃帝子孫建設四化眾誌成城
軒轅黃帝開創文明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中華兒女繼承先業愛國精神世代相傳
1984年
國內海外中華赤子翹首齊盼祖國成一統
江南塞北人民群眾攜手並肩團結奔四化
文明古國勵精圖治新崛起
東方巨人雄姿英發創奇跡
上下五千年華夏河山中興美景
縱橫三萬裏炎黃苗裔奮發英姿
1986年
澤施後世大業一統興中華
毓繡鍾英萬眾同心建四化
華夏九州懋舉鴻儀祭始祖
海峽兩岸翹首引頸盼統一
1987年
五千年文明古國悠久曆史聞五洲
十萬萬炎黃子孫團結奮鬥建四化
華夏神州江山錦繡歲歲和風慰黃帝
炎黃子孫英姿勃發拳拳赤子報國心
1988年
功同日月先帝英明垂青史
德和天地元祖精神激後人
森森古柏蒼山呈黛炎黃深根長毓秀
邈邈崇陵仙闕耀雲華夏偉業永凝春
1989年
萬裏尋根古柏千叢迎赤子
億民戴德心香一炷祭黃陵
十億人尊崇美德 五千載創建文明
啟華夏宏圖蓋世功勳百世仰
創文明偉業惠民恩德萬民崇
縱橫三萬裏上下五千年
廣袤幅員三萬裏悠長曆史五千年
1990年至2004年
獨創文明開草昧
高懸日月識天顏
九州明月祖陵在
萬方赤子覓同宗
一代奠基人文祖
萬世承業華夏宗
九州後裔千年祭
四海華人一脈承
橋山龍脈連四海
黃帝聖德惠八方
千載黃陵生紫氣
萬株翠柏蔭神州
一統疆土立華夏
劈開荒昧締文明
橋山群柏,同環龍馭
沮水春風,共祭軒轅
天士良方,人人可享
軒轅神藥,代代相傳
聖火傳聖地古柏煥彩
龍人望龍騰祖陵生輝
經緯天地獨開九州人文
敦化萬世啟振寰宇同宗
龍鄉聖火燃遍五湖四海
黃帝恩德惠及萬代千秋
涿鹿阪泉,業繼三皇之後
憲章文教,製開百代惟先
大哉吾祖豐功洪德震中外
偉矣民魂浩氣雄風貫古今
橋山永翠鍾靈毓秀傳國脈
古柏常青拔地擎天壯民魂
功蓋華夏智成五千文明始
德被神州慧就八方江河源
巍巍哉心容世界雄風浩蕩
泱泱乎胸納宇宙正氣澎湃
首奠宏基,肇啟文明仰初祖
勃興偉業,平添錦繡壯中華
古柏凝翠一派生機彌浩宇
祖陵生輝九州和曲壯民魂
陵高懸日月,光照九州華裔
廟廣納乾坤,德施四海人民
祖功行萬世萬世華胄頌華祖
宗德惠九州九州龍人仰龍宗
啟華夏宏圖蓋世功德百世仰
創文明偉業惠民恩德萬民崇
赤子聚龍鄉萬裏尋根圓舊夢
神州邁虎步億民戴德換新天
上下五千年巍巍帝陵鍾靈毓秀
縱橫九萬裏赫赫始祖澤被瀛寰
根係其五千年曆史望橋山柏翠
血緣我十二億初祖看沮水流長
聚聖地取聖火五千文明輝世界
來龍鄉祭龍祖億萬炎黃振中華
拓中華文明先帝功績如日月同輝
育九州兒女始祖功德如山河永存
經天地,順時變,建中華,垂萬代法式
正衣裳,敘人倫,造書契,創千古文明
清明佳節,麗日和風,萬眾同尊黃帝
天士靈丹,金士美酒,一宗共自軒轅
應時立極,德服諸侯,廟古猶存天子氣
出線入關,功成奧運,國強不效霸王風
啟草昧辟宏疆,緯地經天,民族祖先功耀日
固金甌創大業,興邦治世,炎黃兒女誌淩雲
九葉聯芳,一榮俱榮,軒轅大帝肇始文明夏宇,堂堂皇皇,聖意永可式
八方極樂,同心同德,中華子孫締建現代家園,赫赫烈烈,龍旗正承傳
二、黃帝陵、軒轅廟建築楹聯選錄
1.黃帝陵祭亭
光宗耀祖 愛國為民北京·王恩茂
同歸桑梓 共謁黃陵北京·李鐸
繩其祖武,昭我人文湖北·陳安鬆
橋山銘誌 沮水流香河北·趙建忠
朝宗肅端拜 虔企奏承雲湖南·程潛
報本崇初祖 數典頌軒轅北京·蕭克
華夏發祥地 文明啟曙光江西·貴新我
豐功照旭日 寰宇仰高名陝西·宮葆誠
千秋歌澤惠 百族仰仁風安徽·李俊侔
鍾聲通四野 帝德蔭千秋上海·黃法昭
黃陵榮九域 帝業壯千秋河南·李求真
黃河流萬裏 帝德播千秋陝西·蘇振民
黃道傳千古 帝恩播九州江西·吳聲偉
橋山千古秀,黃帝萬代勞福建·陳秀田
思源憶沮水,立德仰橋山福建·陳學梁
尋根窮沮水 拜祖認橋山湖南·劉靖中
黃陵鍾帝業 赤縣蔚人文海南·李德芬
祖高三百代 裔仰五千年廣東·簡錦環
乾坤毓始祖 日月輝黃陵四川·李良輝
祖功穆乎悠遠 民族煥美維新江西·貴新我
享祀千年俎豆 殿藏萬古功勳上海·周世達
蟠根怒出鼉負重 孫枝旁挺虯拿空北京·謝覺哉
世界各族皆兄弟 黃帝子孫獨人傑美籍華人·李政道
黃陵雄立示大統 神州胄衍皆同根北京·蕭克
九州明月祖陵在 萬方赤子覓同宗陝西·徐山林
中華肇造人文啟 偉業勃興玉宇澄陝西·張過
舉目尋源沿沮水 攜孫祭祖叩橋山遼寧·餘若逢
海峽龍人居兩岸 心弦祖脈奏同音福建·蕭灼如
溯本尋根懷遠祖 隆基大業煥崇陵北京·郭文舉
千秋俎豆緬初祖 萬代業績靠後昆陝西·馮萌獻
祖德千秋蔭華夏 心香萬瓣酹橋陵陝西·樊川
始祖功勳耀青史 後昆肝膽薦蒼穹陝西·樊川
始祖恩德澤萬世 民族精神炳千秋陝西·橋山柴人
中華族脈承龍脈 黃帝英魂鑄國魂陝西·橋山柴人
黃龍土德橋山重 帝墓祖情沮水長河北·林振田
會庶民務茲稼穡 攜嫘祖教爾蠶桑河北·瞿國鈞
民族昌運思黃帝 華夏赤子敬軒轅河北·趙玉璽
人在五洲心係祖 樹高千尺葉歸根遼寧·季複春
千秋德澤潤華夏 萬代香火祭黃陵江西·陳鳴九
百姓千家同蒂脈 五湖四海共源流江西·汪興
烈烈長風翻大海 彤彤旭日照黃陵貴州·楊安娜
帝德光輝昭日月 黃陵氣勢壯山河貴州·陳仲翔
黃帝勳名垂竹帛 橋山勝跡壯乾坤湖北·蕭身鐸
數典不忘人文祖 尋根敬祭黃帝陵山東·唐洪才
帝祖宏開千載業 黃陵廣布萬方情海南·李求真
唯有軒轅稱至德 盡教華夏仰高山福建·爐水
翠柏有情迎遊客 黃陵無恙慰今人甘肅·王克軍
世代傳寫春秋史 丹青點畫軒轅靈新疆·陳督文
中華文明先世界 黃帝恩德冠宇環河南·張世臣
人傑地靈空前帝 山清水秀啟後人湖南·黃守蛟
天地鍾情瞻聖德 山河交泰壯人文內蒙·王月□
峻德如天無私覆 隆名與日有同輝河北·康永恒
橋山有幸眠先帝 聖德無疆照後人黑龍江·李佳文
觀黃陵別有天地 問老柏可知春秋四川·徐家勇
千古黃陵留勝跡 五洲華裔頌豐功廣東·梁文勝
古廟新姿揚祖德 橋山沮水護先靈陝西·若水
橋架文明千代德 山開物土九州恩北京·鄭玉偉
開天辟地神州祖 繼往開來中國龍重慶·白天發
開宗立族源流遠 振業興邦日月長湖南·劉萬城
蒸騰紫霧思龍馭 纏繞祥雲感帝恩內蒙古·徐安胤
竭誠愛國清明億載 和善為民道義千秋福建·張承錦
綠水長流丹心共獻 青山自在黃帝永生福建·爐水
乾元啟綱萬物歸統 黃帝治世三光昭功陝西·馮萌獻
部盟時代創世公仆 中華曆史齊天聖人內蒙·王月□
養浩然正氣音容猶在 極風雲壯觀道範永留遼寧·張維緒
橋山尋根心潮逐浪高 黃陵祭祖後人更風流山東·陳索啟
始祖如鬆柏永蔭華夏 軒轅似明鏡昭示後人貴州·劉水清
開天建奇功功蓋華夏 辟地立偉業業傳千秋浙江·屠敘年
橋下水喧,聲聲朝始帝 山尖雲舞,步步拜先陵湖北·徐雲貴
心祭公祭炎黃千秋永祭 功成德成華夏一統大成北京·陳希敏
致力中華文明一身正氣 造福炎黃子孫兩袖清風黑龍江·盛文成
經緯天地獨開九州人文 敦化萬世啟振寰宇同宗內蒙·李兆民
大哉吾祖豐功洪德震中外 偉矣民魂浩氣雄風貫古今
陝西·張過
首尊宏基肇啟文明仰初祖 勃興偉業平添錦繡壯中華
陝西·霍鬆林
沮水長流,兒女炎黃同一脈 橋山永翠,人文初祖共千秋
陝西·任本命
橋山接天丘壑萬裏護龍馭 翠柏秀地煙霞千古奠英靈
陝西·王萬福
經緯依然四海鳴琴歌赤縣 祖宗猶在千山俯首拜黃陵
四川·何邦隆
化荒茅野蔽之宙昊功不朽 興文貌禮域之邦祖德流芳
河北·崔高
始祖猶在當驚後人創偉業 黃帝有知且喜神州換新顏
河北·趙寶紱
始祖恩深雨浥橋陵書青史 人文意迥名揚赤縣祭聖墳
河北·瞿國鈞
陵寢重修肅穆莊嚴新氣象 民族共仰團結友愛大中華
遼寧·季複春
軒轅黃帝功高德重千載澤 天下黎民子承孫繼萬年春
遼寧·張之力
翠柏凝香萬裏春風來赤縣 雲霞溢彩五洲花雨仰黃陵
河南·胡吉祥
濟世無私俎豆年年馨聖德 興邦有道螽斯代代仰黃陵
湖南·萬揚緯
人思初祖初祖有靈施雨潤 文頌今朝今朝無愧競風流
湖南·文希林
俎豆千秋華夏山河同拜奠 聲明萬古高天日月共尊崇
湖北·胡承鴻
探本溯源代代馨香呈聖德 敬宗追祖年年俎豆祀帝靈
上海·趙雲龍
攜古月侶江山閱五千長歲 看朝陽更世紀開一統新華
廣西·羅加導
軒轅出世遍播文明澤民眾 黃帝升天普賜光芒昭宇寰
陝西·橋山柴人
赤縣神州十億同胞稱華胄 黃陵帝墓千秋古柏護先靈
四川·陳長鬆
五千年陵塚巍然典開最古 億萬代子孫綿遠瞻仰惟殿
貴州·李新基
涿鹿幹戈定乾坤名垂天下 神州歡笑崇功德恩留人間
浙江·汪正泰
古柏參天,肅穆莊嚴龍氣象
黃陵立地,山環水繞鳳文章甘肅·吳恒泰
始祖遺風,德澤九州揚內外
橋山仰止,情牽萬古祀春秋廣東·李銓怡
沮水鍾靈,子孫萬代多賢俊
橋山毓秀,林嶽千重有棟梁湖南·文體俊
屏氣收心,深思故史知榮辱
凝眸止足,默問先賢曉廢興北京·宋振啟
沮水長流,育龍化鳳軒轅血
橋山永矗,立地頂天華夏魂河南·王海祥
山頌水歌,軒轅百代垂功德
春禮秋祭,裔胄千年拜冕旒湖北·葉文治
沮水流膏,德澤千秋懷始祖
橋山疊翠,峰淩萬仞矗豐碑湖南·何長生
始祖功高,萬載神州同係念
血緣情重,十方龍種總連心陝西·樊勝
海納百川,海韻海風趨海靖
龍吟一統,龍情龍誌振龍邦山西·郝庶文
古廟巍然,河嶽千秋鍾毓秀
高風永在,炎黃萬代沐洪恩江西·李偉群
古柏參天,橋山雙節深深憶
今人垂首,沮水千秋默默流遼寧·潘家寶
啟華夏宏圖,蓋世功勳百世仰
創文明偉業,齊天恩德普天崇陝西·張過
根在黃陵,五千年古柏參天綠
澤流赤縣,九萬裏春潮動地來陝西·霍鬆林
一脈繼炎黃,數典莫忘光祖德
九州隆享祀,相逢一笑泯恩仇湖北·方一鳴
青史五千年,蒼生不息富強夢
黃陵三萬仞,紫氣長縈民族魂江蘇·舒貴生
誰啟文明?橋山紀本,九州紀本
怎興社稷?沮水思源,百族思源安徽·陳自如
地仗國淵源,一柱橋山瞻聖氣
民思華始祖,萬家香火耀龍魂湖北·範全中
泰岱矗豐碑,功昭日月山河壯
軒轅崇大德,福蔭兒孫瓜瓞長浙江·程秉綬
無古不成今繁榮祖國宜通古 有誠方叩奠告慰先靈貴至誠
四川·彭淵中
千萬裏疆土東西南北齊獻祭 十二億雲孫春夏秋冬共炷香
陝西·王萬福
萃九天雨露萬古炎黃生雅意 開百代文章千秋裔胄沐鴻庥
安徽·蘇自寬
花木浴春暉一瓣心香宜祀祖 江山留勝跡萬方華裔好尋根
河南·胡吉祥
軒轅偉哉威震九州氣壯山河 黃陵壯矣名流千古蔭澤華夏
江蘇·陳銀興
德周世界萬古千秋永膺祀典 文耀寰區群黎百姓同頌黃陵
安徽·蘇自寬
橋山古柏八萬棵棵棵迎赤子 華夏曆史五千年年年祭黃陵
陝西·任宗耀
創千秋祖業豐功偉績傳萬世 開一代先河豪氣精魂動九州
黑龍江·張文彥
祥光萬道大河長襟赤縣大地 瑞氣千條龍祖永佑中華子孫
內蒙·王月□
尋根問祖當記此是龍族故鄉 觀光旅遊毋忘已為黃帝子孫
河南·張世臣
陵墓隱人文,中華一脈承黃帝
橋山藏錦繡,古柏千層染綠峰江西·黃洪餘
吾輩捧心來,黃土尤親深念祖
爾曹抬腳去,青雲直上切思根河北·邢偉川
舉首望蒼天,誠者心平狡者悸
潔身懷始祖,先人德厚後人承內蒙古·孫 超
帝振九州,護生靈,輝五洲華裔
陵蔭八表,垂祖德,耀萬派宗親江蘇·劉仕發
入山領群峰,目極陵園千裏秀色
登殿懷往哲,心崇黃帝萬古英靈福建·林幹章
辟九州,鴻猷蓋世,偉業昭先祖
繁萬有,峻績澤民,英靈蔭後昆山西·馬穩定
橋山勝跡猶存,功德莊嚴龍柏健
華夏雄風不息,人文鼎盛古原春江蘇·尹國慶
曆史五千年,開拓中華,功高日月
孫裔十三億,飛騰世界,氣壯山河廣西·湯德懋
尊祖拜祖不忘祖繼承祖先基業 愛國建國效忠國致力國家富強
河北·趙寶紱
萬方裔子覓同宗就認人文始祖 九州華人尋祖陵請祭軒轅英靈
遼寧·陳恩慶
清明祭軒轅追思先祖豐功偉績 橋陵重修建團結海外炎黃子孫
陝西·任宗耀
上下五千年巍巍帝陵鍾靈毓秀 縱橫九萬裏赫赫始祖澤被瀛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