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飛吧,我的小鳥(1 / 2)

4+2+乖乖鳥

我一直認為,溫馨的生活應該具備下麵幾個硬件:大小適中的房子、穩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漂亮的妻子、健康達觀的老人和可愛聽話的孩子。

這一切,我的一位好友似乎都有了。

在這位朋友的所有溫馨裏,最惹我嫉妒的是那個名叫洋洋的小男孩。洋洋很乖,待人接物非常禮貌,說話的聲音很小,看著你時一臉靦腆,尤其是小臉上的紅暈,真是讓人又愛又憐。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看,洋洋都應該成為一個幸福的孩子。他有一個對他關懷備至的漂亮媽媽,一個慈愛但要求嚴格的能幹爸爸。這且不說,他還有天天圍在身邊轉悠的爺爺和奶奶,一天不見他就覺得心裏發堵的外公與外婆。

在家裏,洋洋幾乎什麼都不用做。他已經十歲了,但不用穿衣,不用洗臉,不用鋪床,不用洗腳,甚至連刷牙都是有人幫著的。他也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上課用的書本早被媽媽按照課程表放在書包裏,一大盒鉛筆外公早就削好,點心與飲料奶奶早備下了,作業也在爺爺的耐心輔導下盡數完成,連課堂上可能遇到的提問外婆也想到了,還與他就如何回答進行了精心的演練。

然而,洋洋並不感到開心。

我的朋友是工程師,但打心眼裏喜歡的是金融業。從洋洋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決心使兒子考進北大的金融專業,希望有朝一日洋洋能成為縱橫於上海外灘的金融家。朋友的妻子是護士,而在她的少女時代,連做夢都想成為一個舞蹈家。經過認真的比較研究,她認為洋洋的未來應該成為一個鋼琴家,因為他的手指既細又長。

爺爺與奶奶卻目標一致,認為孫子應該成為畫家。隻是他們的想法遭到外公的強烈反對,因為外公早已打算將洋洋培養成一個作家。四個老人中隻有外婆的想法十分幼稚,因而不敢明講出來,隻在一次沒人的時候對洋洋說:要是你能當上像姚明那樣的超級球星,外婆連做夢都要笑哩。

在這個溫馨的家庭中,唯獨小洋洋不知道自己長大之後究竟應該成為什麼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麼,隻知道每天都要應對數不盡的作業與補課。他沒有玩伴,也沒有時間玩耍,因為放學之後的每一刻都不屬於他。爸爸每晚都要他補一個小時的數學(數學總是考不過95分),媽媽聘請的鋼琴老師每周來三個晚上(各一小時),外加一個周六下午(兩個小時)。爺爺和奶奶每天都要看著他完成一幅素描,而外公不但要求他每兩天完成一篇作文,還為他列出一長串必讀的文學名著。

我很想知道洋洋自己究竟喜歡幹什麼。彼此成為朋友之後,他終於向我吐露了心聲:“叔叔,千萬別告訴他們,我現在什麼都不想,就想玩!”

書房裏的海棠花

看到洋洋的可憐相,我聯想到另外一個故事。

我有一個很大的書房,還有一個愛花的嗜好。友人送來一盆海棠,長得枝壯葉茂,開著一朵又一朵的淺色小花。我視若掌上明珠,一有空就把它端過來,放在書桌上,看著它如何伸展葉子,再看著它如何結蕾開花。

我對它關懷備至,嗬護有加。我不曾讓它渴過,不曾讓它餓過。然而,兩個月之後,它卻逐漸消瘦起來,葉子漸漸變黃,花兒開始凋落。

我心疼極了,站在它麵前,不知所措。我左看右看,始終不明白它為什麼會枯黃。我想,許是久未見到陽光吧。是的,肯定是這樣,我一直將它放在隔絕陽光的書房裏,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然也就枯黃了。

於是,在一個晴朗的夏日裏,我將它搬到外麵的陽台上,讓它正對午後的太陽。

然而,讓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關愛加速了它的死亡。經過一個下午的曝曬,我的這盆曾經茁壯的海棠完全枯萎了,它的無助和絕望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

我現在知道,害死這盆海棠的罪魁禍首是我。在我的過分溺愛下,它喝下了太多的水分,吃下了太多的肥料。又在我的無知的關照下,它遭受了遠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烈日的曝曬。

我現在知道,孩子需要關愛,就像海棠需要水分、肥料與陽光一樣。水分、肥料與陽光不能沒有,卻不能太多。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還必須把握施予的時機,必須清楚:我們的海棠究竟需要什麼?何時需要?需要多少?

飛吧,我的小鳥

回過頭來,讓我們再把目光投向乖孩子洋洋。

可愛的洋洋究竟需要什麼呢?需要理解,需要我們這樣的成人將他當做一個真正的兒童看待。他應該有一個屬於他的童年,有一片屬於他的天地,有一群屬於他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