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年慢性病防治(一)(3 / 3)

肥胖的臨床表現

●心理表現:往往產生自我厭棄感,可導致焦慮、抑鬱、負疚感,甚至產生對他人敵意。有些肥胖者可能出現頭痛、胃痛、失眠,實際上他們並沒有任何疾病。

●軀體表現:活動不便、氣喘籲籲、肌肉疲乏、關節疼痛及水腫。

●並發症表現:合並糖尿病出現血糖升高,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下降。合並高血壓時自覺頭痛、眩暈、心慌。有痛風則感到足部關節疼痛。合並冠心病可出現心慌、胸悶;情緒激動或勞累時感到胸前區疼痛,左肩放射性麻木或疼痛;合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出現睡眠時響亮不勻的呼嚕聲,睡眠過程呼吸暫停、睡眠時窒息感或反複憋醒,導致晨起口幹,頭痛,頭暈,睡覺不解乏;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肥胖症的營養治療

對於肥胖症患者,首先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治療。控製飲食,將攝入的能量總量限製在1000~1500千卡/天,減少脂肪攝入,可占總能量的25%~35%,飲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纖維;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為蛋白源。減肥膳食中應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除了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還需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改變飲食習慣,吃東西時細嚼慢咽,這樣可以減慢營養物質吸收,控製能量攝入。飲食控製目標是每月體重下降0.5~1.0公斤,6個月體重下降7%~8%。肥胖患者最好在專門的營養師指導下製定嚴格的飲食計劃。

肥胖者的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可減少大約3%的體重,聯合控製飲食,減肥效果更好。運動時,肌肉組織對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多餘糖用來供能,而無法轉變為脂肪而貯存。隨著能量消耗的增多,貯存的脂肪組織被“動員”出來燃燒供能,體內脂肪細胞縮小,減少了脂肪的蓄積。由此可達到減肥目的。

●運動方法:①走樓梯:不乘電梯,可擁有結實的臀部。②挺直脊背:既可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又可保持姿勢優美。③快步走:快走100分鍾可消耗約500卡熱量。④收縮臀部肌肉:每天重複幾次。⑤穿高跟鞋和球鞋:可鍛煉小腿部位肌肉。⑥把車停遠點:不要嫌麻煩,走路對你有好處。

肥胖症的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的治療肥胖症的藥物主要有兩類:

一是作用於中樞的食欲抑製劑:此類藥物又稱厭食性藥物,它是通過影響神經遞質的活性,減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量,抑製食欲和提高基礎代謝率來減重,如西布曲明。

二是作用於外周的脂肪酶抑製劑:通過阻斷飲食中部分脂肪的吸收達到減肥目的,如奧利司他,在胃腸道抑製胃脂肪酶和胰,從而減少脂肪的吸收約30%。需要藥物治療的患者BMI>30千克/米2且無合並症,或者>28千克/米2有其他合並症。

肥胖症的治療方法

控製飲食、運動治療或藥物治療,有時候不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外科手術治療是使肥胖症病人獲得長期而穩定的減重效果的唯一手段。胃腸外科手術不僅能減重,同時可能改善甚至治愈肥胖症相關的多種代謝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治療重度肥胖,預防、減緩甚至阻止肥胖並發症的發生發展。

常用減肥:①膳食減肥;②運動減肥;③行為減肥;④機械減肥;⑤桑那浴減肥;⑥石膏減肥;⑦石臘減肥;⑧手術減肥;⑨按摩減肥;⑩電子減肥。

膳食減肥:①製定減肥目標。②寫減肥日記。③多喝水。④要有恒心與毅力。⑤控製熱量與脂肪。⑥飲食要清淡。⑦常吃蔬果。⑧平衡膳食。⑨熱量負平衡。⑩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有耐心和恒心,堅持就是成功!

肥胖症的預防

●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充分認識肥胖對人體的危害,了解人在嬰幼兒期、青春期、妊娠前後、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齡階段容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方法。父母要協助小孩控製體重,慎防日後發生肥胖。

●飲食平衡合理:做到每日三餐定時定量,飲食不過油膩,不過甜和不過多,宜適當增食蔬菜和粗糧,少食肥甘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加強運動鍛煉:經常參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戶外活動,既能增強體質,使形體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減肥的人群要注意減肥速度:輕度肥胖者可每月減重0.5~1.0公斤,中度以上肥胖可每周減重0.5~1.0公斤。

●生活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年齡不同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既要滿足生理需要,又不能睡眠太多。

(四)腦卒中預防治療

腦卒中及其危害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向大腦輸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對大腦組織造成突發性損壞。神經細胞缺乏足夠的氧氣,幾分鍾內就會死亡。死亡的大腦細胞無法替換,因此腦卒中造成的後果是永久的。患有大血管急性缺血性發作的患者,每小時損失1億2千萬神經細胞、8300億神經鍵、和714千米有髓纖維。每分鍾有190萬神經細胞、140億神經鍵、12千米有髓纖維受損。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現幸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腦中風者,易再複發,複發一次,加重一次,更需要采取措施預防複發。

腦卒中有幾種類型

●缺血性腦卒中:約占腦卒中的80%。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主要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前者稱為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後者稱為腦栓塞。

●出血性腦卒中:分為兩種亞型:顱內出血(ICH)和蛛網膜下出血(SAH)。出血量決定了腦卒中的嚴重程度。出血性腦卒中的死亡率大大高於缺血性腦卒中。

腦中風的常見預兆

(1)頭暈,特別是突然感到眩暈。(2)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麵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3)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4)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5)與平時不同的頭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暈倒。(7)短暫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8)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9)惡心嘔吐或血壓波動。(10)整天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11)一側或某一側肢體不自主地抽動。(12)雙眼突感一時看不清眼前出現的事物。在腦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腦梗塞占80%。

腦卒中的症狀

腦卒中產生的症狀各不相同,通常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腦卒中的症狀取決於屬於何種類型的腦卒中,受影響的大腦區域和大腦組織的受損程度。腦卒中患者的身體症狀取決於哪邊大腦(兩個大腦半球中的一個)受損:右腦的腦卒中將影響身體的左半邊,左腦的腦卒中將影響身體的右半邊。腦卒中將影響患者生活的方方麵麵:身體影響例如癱瘓和虛弱;語言、理解力;感觀影響和大腦思維過程、情緒和記憶力。抑鬱和情感問題(大笑或哭泣),以上是常見精神病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最主要部分。臨床表現以猝然昏撲、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言蹇、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

中風的危險因素

①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②糖尿病:應通過控製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毫摩爾/升。③心髒疾病:風心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④血脂代謝紊亂: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⑤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血性中風的一個類型,應及時治療。⑥吸煙與酗酒。⑦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⑧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⑨年齡和性別,>50歲中風發病率增加,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腦卒中溶栓治療

國際上有大量臨床試驗證實,在疾病發生3小時內使用rt-PA(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藥物溶栓治療,即將堵塞的血管用rt-PA進行再疏通,3個月後平均每100名溶栓治療的患者中,>40名患者可以完全或接近沒有後遺症,因此rt-PA等溶栓藥物成為國內外公認的,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標準治療方式。

腦卒中恢複期治療1

●風痰瘀阻證:口眼歪斜,舌強語謇或失語,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苔滑膩,舌暗紫,脈弦滑。治法:搜風化痰,行瘀通絡。代表方:解語丹加減。本方祛風化痰活絡,治風痰阻於廉泉,舌強不語等。常用藥:天麻、膽星、天竺黃,半夏、陳皮熄風化痰;地龍、僵蠶、全蠍搜風通絡;遠誌、菖蒲化痰宣竅,豨薟草、桑枝、雞血藤、丹參、紅花祛風活血通絡。痰熱偏盛者,加全瓜蔞、竹茹、川貝母清化痰熱;兼有肝陽上亢,頭暈頭痛,麵赤,苔黃舌紅,脈弦勁有力,加鉤藤、石決明、夏枯草平肝熄風潛陽;咽幹口燥,加天花粉、天冬養陰潤燥。

腦卒中恢複期治療2

●,氣虛絡瘀證: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麵色萎黃,舌質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治法:益氣養血,化瘀通絡。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減。本方益氣養血,化瘀通絡,適用於中風恢複階段,氣虛血滯,而無風陽痰熱表現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語言謇澀之證。常用藥:黃芪補氣以養血,桃仁、紅花、赤芍、歸尾、川芎養血活血,化瘀通經:地龍、牛膝引血下行,通絡。血虛甚,加枸杞、首烏藤以補血;肢冷,陽失溫煦,加桂枝溫經通脈;腰膝酸軟,加川斷、桑寄生、杜仲以壯筋骨,強腰膝。

腦卒中恢複期治療3

●肝腎虧虛證: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攣變形,舌強不語,或偏癱,肢體肌肉萎縮,舌紅脈細,或舌淡紅,脈沉細。治法:滋養肝腎。代表方: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加減。左歸丸功專滋補肝腎真陰,用於精血不足,不能榮養筋脈,腰膝酸軟,肢體不用等症;地黃飲子功能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用於下元虛衰,虛火上炎,痰濁上泛所致之舌強不語,足廢不用等症。常用藥:幹地黃,首烏、枸杞、山萸肉補腎益精;麥冬、石斛養陰生津;當歸,雞血藤養血和絡。加減:若腰酸腿軟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補腎壯腰;腎陽虛,加巴戟天,蓯蓉補腎益精,附子、肉桂溫補腎陽;夾有痰濁,加菖蒲、遠誌,茯苓化痰開竅。

腦卒中的預後

腦卒中預後各不相同:30%幸存者不能達到完全恢複,盡管日常活動不需要幫助。20%的幸存者至少有一項活動需要接受幫助,60%需要接受醫療機構的幫助。腦卒中患者的幸存者的壽命會急劇減少,腦血管事件複發的可能性迅速增高。腦卒中的經濟負擔2003年衛生部調查表明,卒中患者的直接住院費用達195.95億元,加上門診及自購藥費用,直接醫療費用達374.52億,占同期我國醫療總費用和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分別為6.52%和5.68%。從1993~2003年,卒中患者的直接醫療費用年平均增長幅度18.04%,超過同期GDP增長8.95%的幅度。

腦卒中的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上述危險因素≥1種而沒有腦血管先兆表現,可列為一級預防對象,即積極治療存在的危險因素,定期監測其他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

●二級預防:已存在危險因素出現過中風先兆,如短暫性腦缺血性發作,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嚴重腦血管病發生。

●三級預防:對已患中風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療,降低致殘程度,清除或治療危險因素。早期治療是指病人發病數小時後的急性期的治療,如對缺血性中風發病後6小時內即開始溶栓治療,治療效果好,病殘程度低。

腦卒中預防藥物

他汀類藥物最初目的是降低血脂,現在發現它不僅具有降低血脂作用,還有改善內皮細胞功能的紊亂,提高內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生物活性,抑製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生,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降低血壓,逆轉心血管係統的重構。被用於心血管係統的預防和治療。防治腦卒中西藥中有: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腦活素片、彌可保等,療效都比較可靠。其中阿司匹林是防治腦卒中的基礎用藥,對防止腦卒中複發有一定療效,但臨床應用阿司匹林顯示47%的患者存在用藥抵抗,即使是阿司匹林腸溶片,也會對胃腸造成負擔和影響,有各種出血傾向的患者,更應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須在醫生指導下針對自身情況和病症特征選擇用藥。

合理調配飲食1

中風患者康複期無吞咽困難,宜以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柔軟平衡膳食為主。

●限製動物脂肪(豬油、牛油、奶油等),限製高膽固醇食物(蛋黃、魚子、動物內髒、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可促進膽固醇排泄及轉化為膽汁酸,從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推遲和減輕動脈硬化目的。

●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豆類及其製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製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

合理調配飲食2

●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多吃些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每日食鹽<6克,因食鹽中含有大量鈉離子,人體攝入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髒負擔,增加血液黏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對中風患者不利。●忌用興奮神經係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少喝雞湯、肉湯,對保護心腦血管係統及神經係統有益,忌暴食。

家屬護理配合

家屬要多方耐心關照患者,保持樂觀情緒,積極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飲食應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及豆製品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忌食過鹹、過甜及辛辣、油膩等食物,保持大小便通暢;及早進行語言訓練及被動活動患肢,鼓勵患者用健側肢體幫助患側肢體活動,防止癱瘓側肢體肌肉萎縮或關節強直;細心觀察病情變化,當發現患者的神誌、語言或患肢功能障礙漸重時,要及時請醫生治療。

腦卒中與高血壓

腦卒中是高血壓的重要合並症,超過60%的腦卒中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最新指南提示:有腦血管病史患者的血壓需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或更低。腦卒中急性期降壓治療應更謹慎。在發病一周內,血漿皮質醇和兒茶酚胺水平升高,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腦缺氧、疼痛及精神緊張,由此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此時如果降壓,可能加重腦組織缺血、缺氧,不利於病情恢複或引起更嚴重後果。除非血壓升高>180/105毫米汞柱。一般認為,急性腦梗死發病一周內血壓維持在160~180/90~105毫米汞柱最為適宜。如血壓嚴重升高,應選些作用較弱的降壓藥物,使血壓平穩緩慢的降低。無論腦出血還是腦梗死,一旦病情穩定,均應逐步恢複降壓治療,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

小中風原因與表現

●原因:小中風學名暫時性缺血中風,是小血塊阻塞血管發生的。特征:發作時刻板性、短暫性、反複性。6種人易發:(1)動脈硬化者;(2)血脂、血壓和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者;(3)體胖、缺乏運動者;(4)濫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人;(5)有中風、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6)長期大量吸煙或酗酒者。

●表現:臨床表現各異。可分:①頸內動脈係統,主要有一側手足無力、麻木、失語、單眼視朦或失明等;②椎基底動脈係統:眩暈、複視、構音或吞咽困難、唇舌發麻、跌倒發作等。由此可見,症狀複雜多樣,每個患者僅有部分症狀,表現基本恒定。一旦有上述征象,就應想到小中風。

小中風家庭搶救

●小中風先兆:臉、臂、小腿或身體一側突然感到虛弱或麻痹;說話困難或難以理解別人的語意;視力突然模糊不清或突然什麼也看不見,尤其是發生在一側眼睛;突然地、無原因的劇烈頭痛;無法解釋的頭暈、步履不穩或突然跌倒,如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如不及時治療,經過一次或幾次小中風的人36%以後會中風,20%的人在1個月內就會中風。

●小中風的救護:①鎮靜,平臥,撥打120.②出、缺血未明不用藥。③平托上床,頭略高,免震動;鬆衣領,取假牙,嘔吐者頭向一側,免窒息;抽搐者用筷子裹上紗布墊在牙間;喉部痰鳴,吸痰。④搬抬時頭上腳下,避免顛簸。⑤昏迷、呼吸不規則,醫生到家治後再送醫院。⑥防止悲傷焦慮。防止血壓下降。

怎樣避免二次中風

●必須堅持長期規律服藥。中風期治療及時,措施得當,大部分患者都能度過急性期,再經過1~3個月的治療,可基本痊愈、或不留或僅留輕微的後遺症。

●勿亂投醫濫用藥。中風用藥,最講究“個體化治療原則”,絕不可生搬硬套別人的用藥經驗。去有條件的醫院看醫生,按照醫囑用藥,才會取得滿意效果。

●長期規律平穩降壓。血壓高一定要降,降到什麼程度,須遵醫囑。

●飲食治療:①限製動物脂肪;②應有適當的蛋白質;③多吃新鮮蔬菜水果;④多吃含碘食物(海帶、紫菜、蝦米);⑤食鹽每日<5克;⑥少食興奮食物與飲料(酒 濃茶 咖啡);少喝雞湯、肉湯;⑦吃些健腦食品:核桃、小米、大棗、黒芝麻、紅糖、魚蝦、海藻、蜂蜜、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