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年慢性病防治(一)(2 / 3)

高血壓茶療十方1

①杜仲茶:溫性,適合大部分體質,適合單純性的臨界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②菊花茶:甘菊,每次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推薦安徽黃山貢菊花茶或者是杭白菊。③山楂茶: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每天數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④槐花茶:將槐樹生長的花蕾摘下晾幹後,用開水浸泡後當茶飲用,每天飲用數次,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⑤首烏茶:具有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之功效。取製首烏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鍾後,待溫涼後當茶飲用,每天一劑。

高血壓茶療十方2

⑥葛根茶: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有緩解功效。將葛根洗淨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後當茶飲用。⑦蓮子心茶:是指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胚芽,味極苦,卻有極好的降壓去脂功效。蓮心12克,開水衝泡代茶,每天早晚各飲一次,降血、清熱、安神、強心。⑧決明子茶: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⑨桑寄生茶:補腎補血。煎湯代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方法:取桑寄生幹品15克,煎煮15分鍾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⑩玉米須茶:有很好的降血壓、止瀉、止血、利尿和養胃功效。泡茶飲用每天數次,每次25~30克。玉米須治療腎炎引起的水腫和高血壓療效明顯。

高血壓運動目的

①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過程,改善機體主要係統的神經調節功能;②降低毛細血管、微動脈及小動脈的張力,調節血液循環,降低血壓;③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增強物質代謝的氧化還原和組織內的營養過程;④發展機體和血液循環的代嚐功能,改善和恢複患者的一般全身狀況;⑤減輕應激反應,穩定情緒,抑製心身緊張,消除焦慮狀態。

高血壓運動種類1

適合高血壓病康複體育的運動種類有氣功、太極拳、醫療體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遊泳、娛樂性球類、效遊、垂釣等。●氣功:以放鬆功較好,酌用站樁功、強壯功和動功。強調“鬆”、“靜”、“降”,配合意念動作。意念部位宜低於心髒,如丹田、湧泉穴等。順呼吸法,適當延長呼氣,以提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動作宜用大幅度有鬆有緊,有張有弛上下肢及軀幹交替和聯合運動,切忌持續性緊張的長時間等長收縮運動。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鍾。●步行:每分鍾70~90步開始,每小時3~4千米,持續10分鍾。主要適用於無運動習慣的高血壓病患者的適應性鍛煉。以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

高血壓運動種類2

●太極拳:動作柔和,肌肉放鬆,多為大幅度活動,思緒寧靜有助於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最重要的是一個“鬆”字,肌肉放鬆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血壓下降。意念引導動作,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症狀。●健身跑:跑前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以檢查心功能和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高血壓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速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采用每周3次或隔日1次,或每周5次等不同的間隔周期。每周<2次效果不明顯。運動量不可過大,運動後第二天精力充沛、無不適感為宜。●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穀、足三裏,可助降壓和消除症狀。

高血壓急症咋辦

①高血壓腦病:需快速降壓以恢複腦血流量。首選硝普鈉或硝酸甘油靜脈點滴,鈣離子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舌下含服。②腦出血:不宜快速大幅度降壓,一般降低原有血壓的20%為佳,隻有在血壓>28.0/14.7千帕(210/110毫米汞柱)時才考慮降壓,主要選用鈣離子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③蛛網膜下腔出血:快速降壓能防止再出血,首選鈣離子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④急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應在30分鍾內將血壓降至正常水平,首選硝酸甘油靜脈點滴,鈣離子拮抗劑和交感神經抑製劑可樂定舌下含服。⑤急性左心衰竭:快速降壓減輕左心室負荷,首選硝普鈉、鈣離子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

高血壓急症急救法:

●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唇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采取座位,備有氧氣袋及時吸氧,並迅速通知急救中心。●血壓突然升高,伴有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已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臥床休息,並及時服用降壓藥,還可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後,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並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麵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安靜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亞硝酸戊酯,吸入氧氣。

高血壓生活七注意1

①氣溫驟降時:腎上腺分泌增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當寒流過境天氣降溫時,是腦溢血的多發之日。冬春季要做好防寒保暖。②不及時服藥時:任其發展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易發生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腦卒中。③極度興奮時:憤怒、悲傷、恐懼或大喜,可致血壓驟然升高,心率加速,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突發。要避免生氣、著急,不看驚險、打鬥、警匪、恐怖片,在麻將桌上“戰鬥時”要有所節製,不過於激動,防止樂極生悲。④清晨6~9時:清晨從夢鄉醒來,人體血壓、體溫較低,血流緩慢,水分缺乏,使血液濃縮、粘滯增強,易形成血栓,引發出血性腦中風。老年人睡前和晨起應喝些開水、牛奶,預防腦血栓形成。

高血壓生活七注意2

⑤餐後1小時:高血壓病不宜飽餐,特別飽餐後立即運動會使血壓明顯波動,進而引發血栓形成或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進餐時不能暴飲暴食,飯後也不要立即做活動量大的事情,以免突發不幸。⑥洗澡沐浴時:洗澡或沐浴時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事頗多,主要是老年的一般體質較弱,體溫調節和血管舒縮功能較差,在熱水或冷水刺激下,血管發生波動。老年人在洗熱水浴時水溫不能過高,時間也不能過長,以免發生虛脫。⑦貪煙嗜酒: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原因。煙酒可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這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極為不利。

吃降壓藥注意事項

(1)不要盲目降壓。須找出病因對症治療。(2)用藥劑量種類不能雷同,注意個體差異。(3)除輕型或剛出現的高血壓外,盡量聯合用藥。優點是產生協同作用,減少每種藥物劑量及副作用。(4)堅持長期合理服藥。勤測血壓,及時調整劑量,鞏固療效。(5)宜逐漸降壓。過度降壓可使腦、心、腎供血不足導致缺血,輕者頭暈重者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死。(6)合理服用降壓藥,不宜驟然停藥。(7)防止情緒激動,保證睡眠充足,心情舒暢。(8)宜晨起即服降壓藥,忌睡眠前服降壓藥。(9)宜每天堅持溫水浴(40℃),室溫不可太低。(10)多飲礦泉水、冰化水。(11)減少房事,>40歲更宜節製。(12)保持大便暢通,排便勿屏氣。(13)居住房間最好是綠色藍色,能使情緒安穩。

高血壓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用健康換取金錢,年老時,用運動換取健康。”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並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遊泳都是有氧運動。

高血壓戒煙限酒

吸煙會導致高血壓。每吸一支煙心率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毫米汞柱。長期大量吸煙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由於吸煙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從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動脈內膜缺氧,動脈壁內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無高血壓的人戒煙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煙。與吸煙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禁煙標誌

高血壓心理平衡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鬆愉快的業餘活動,將精神傾注於音樂或寄情於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天然降壓13招:

(1)少吃鹽。高鈉飲食令血壓升高。(2)減壓。心理放鬆可降低血壓。(3)戒煙限酒。不吸煙少喝酒。(4)補鉀。黃豆、番茄醬、菠菜、小扁豆等富鉀食物可降血壓。(5)補鎂。麥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馬豆、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鎂,有利於控製血壓。(6)每天一斤奶,含鈣食物能降壓。(7)甜菊。可降低血壓。(8)多吃芹菜。每天吃4根可使血壓下降12%~14%。(9)多吃鮭魚、金槍魚、鯡魚、比目魚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助於降低血壓。(10)多吃核桃:核桃、亞麻籽、豆腐、大豆、菜籽油等含有豐富的亞麻酸,有助降壓。(11)調料。茴香、薄荷、黑胡椒等,有助於降低血壓。(12)每天一瓣蒜。大蒜素能緩解血壓。(13)多吃菠菜、豆類、蘆筍等富含葉酸食物,可降低血壓。

高血壓逼近年輕人

廣西疾控中心調查顯示:目前廣西城市35~74歲人群高血壓患者70萬,患病率27.04%,男28.56%,女25.71%;男女高血壓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特點:①患了病還不知道。患者一半人沒有進行治療,85%的人血壓沒有得到控製。知曉率、服藥率、控製率35歲年齡組最低,危害大,與人們將高血壓歸為“老年病”的錯誤認識有關。②高血壓逼近年輕人。廣西>35歲血壓在正常範圍的人67.5%,表明一半人血壓在理想水平。正常範圍處於正常高值占12.5%,說明10個人就有一個人血壓在正常高值。2002年有6名<20歲的腦中風患者,40歲的中年患者明顯增多。腦中風發病年齡已經從60歲後向前推移,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

高血壓預防保健

●中午小睡。或閉目養神,全身放鬆,有利於降壓。●晚餐宜少。晚餐大吃大喝,導致胃腸功能負擔加重、影響睡眠,不利於血壓下降。宜飲水或進粥食,防止血液粘稠。●娛樂有節。下棋、打麻將、打撲克要限製時間,否則會影響睡眠。●睡前泡腳。溫水泡腳後按摩雙足心,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解除疲乏。少用或不用安眠藥,力爭自然入睡。●緩慢起床。起床前先在床上仰臥,活動四肢和頭頸部,伸個懶腰,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複適當張力,適應體位變化,避免引起頭暈。然後慢慢坐起,稍微活動幾次上肢,再下床活動,這樣血壓不會有太大波動。

預防無形殺手

●殺手:在威脅人們生命的急症中,最可怕的是腦卒中和急性冠心病。這種急症死亡率極高,然而您是否知道,高血壓正是它們發病的最重要因素。高血壓還會引起嚴重的中風、腎功能衰竭、左心室肥大、心率失常、動脈硬化、猝死等。它是破壞心、腦、腎器官的“無形殺手”。

●措施:高血壓是“無形殺手”,首都宣武醫院心內科主任華琦建議:①減重。體重指數(BMI)保持在20~24.②限鹽。北方≤8克,以後再降,南方≤6克/日。③減少膳食脂肪。④每周三四次、每次30分鍾運動。⑤保持樂觀:增加社交,體育、繪畫、音樂。⑥戒煙、限酒。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適用於輕度及中度二型糖尿病病人。對於其他類型的糖尿病病人則無治療意義。

其運動種類主要是步行、慢跑、遊泳及太極拳等。要根據病人的情況任選1至2項。其中步行是國內外最常用的,應作為首選。

糖尿病運動療法有兩個特點:一是運動強度應控製在中等,過高則引起血糖上升,過低又會使血糖下降。二是注意使全身肌肉都得到鍛煉,以利於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因此運動強度應相當於最大攝氧量的50%—60%。即活動至全身出汗,心率在130以下。每次持續20—30分鍾,可逐步延長至1小時。每次運動前要有10分鍾準備活動,如原地慢跑或徒手操等。運動後還要做整理活動,可選擇全身的伸展體操和放鬆動作等,整理活動的順序應與準備活動相反,這樣可加速乳酸的排泄,盡快恢複疲勞。

(三)肥胖症的防治

什麼叫肥胖症

肥胖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導致的一種狀態。通常由於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當今世界肥胖發病率逐年增加,已成為世界範圍內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國內調查,超重和肥胖已經影響到2億7千萬人口,防治肥胖症及其並發症的費用迅速增加,2003年750億美元,2006年增至907億美元,2009年高達1470億美元。肥胖可引起高血壓(發病率25%~55%)、糖尿病(發病率14%~20%)、冠心病(發病率10%~15%)、高脂血症(發病率35%~53%)、睡眠呼吸暫停(發病率10%~20%)、抑鬱症(發病率70%~90%),還有腫瘤、不育症、結石等。肥胖達到病態性肥胖時(BMI超過40),死亡率急劇增加。

肥胖症

肥胖症的分類

根據脂肪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兩種。

腹部型肥胖又稱為向心性肥胖,臨床規範名稱為中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內髒型肥胖、蘋果型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內,四肢則相對較細。

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積在臀部以及腿部,又稱為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者梨形肥胖。腹部型肥胖患並發症的危險性要比臀部型肥胖大得多。

另外,按照發病年齡的不同,可以把肥胖分為幼年起病型、青春期起病型及成人起病型肥胖。

對心血管的影響

①肥胖者血液總量增多,心輸出量增多,每分鍾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多,造成肥胖者血壓高;左心室肥大與循環血容量增加,為了適應這種狀態,心髒會相應的增加收縮力,當心髒不堪重負時,再也無法正常泵血,出現心功能衰竭;②肥胖者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脂肪堆積,心肌發生代償性肥厚,心髒得到的血液不足,收縮力下降,造成心功能進一步下降;③肥胖者多食,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高於不胖者,高胰島素血症刺激交感神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髒負荷;④肥胖者往往同時合並血脂與血糖異常,更易發生動脈硬化,變硬的血管難以隨著血液的排出而擴張,導致血壓升高,斑塊堵塞血管,出現心肌缺血、心梗、腦梗,腦出血。

血脂對肝髒的影響

血脂:肥胖者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原因:①進食脂肪過多;②體內脂肪存貯過多;③高胰島素血症可加重血脂異常症;④血脂的清除能力下降。血脂異常主要危害是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

對肝髒的影響:長期高血脂極易並發肝髒病變。肝髒是脂肪酸合成與氧化、膽固醇合成、蛋白質合成及清除異常脂蛋白主要場所。對於血脂異常也可引起脂肪肝,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高血脂會導致肝部功能損傷,長期高血脂會導致脂肪肝,肝動脈粥樣硬化、肝小葉損傷,結構發生變化,而後導致肝硬化,損害肝功能。簡單地說,高血脂增加了肝髒代謝的負擔,久而久之影響了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使脂類代謝能力降低,更易導致血脂異常,使脂類大量沉積於肝細胞而形成脂肪肝,並引發更為嚴重的肝髒疾病問題。

青少年肥胖

肥胖與糖尿病姊妹

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是普通人群5倍以上。2型糖尿病人,80%都是肥胖者,肥胖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機會越大。腹部型肥胖患糖尿病的風險遠遠大於臀部型肥胖的人,腰圍/臀圍的比值與糖尿病的發病率成正比關係。肥胖者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了“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很難進入細胞,這就是胰島素抵抗現象。早期肥胖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雖然還正常,為了克服胰島素抵抗,胰腺就會大量的分泌胰島素,造成肥胖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大大增加,這就是“高胰島素血症”。肥胖早期還可以通過高胰島素來控製血糖的水平,但是隨後胰腺合成胰島素的功能逐漸衰竭,胰島素的生產漸漸不能維持血糖的正常範圍,於是出現了糖尿病。

癌症與睡眠呼吸暫停

●癌症:肥胖者比瘦人更容易患癌症。調查證實,肥胖婦女易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膀胱癌和絕經後的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男女都容易患結直腸癌。

●呼吸睡眠暫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疾患。肥胖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發生率為50%~70%,遠遠高於普通人群發病率2%~4%。主要原因:①肥胖者睡眠時上氣道更易塌陷、阻塞。國內外研究發現,睡眠呼吸暫停的發生與頸圍關係密切,頸部脂肪沉積越多、脖子越粗,越易發生睡眠呼吸暫停。②肥胖患者胸腹部脂肪沉積引起呼吸負荷增加、胸廓順應性下降、膈肌上抬,可以影響睡眠狀態下的呼吸功能;③睡眠呼吸暫停與肥胖互相加重,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