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數琳琅古亭得神韻 說文房四寶增雅興(1 / 3)

幾天後,王薌齋進了北京城。北京不愧是帝王之都,紅牆綠瓦,瓊閣黃寺,確是不少。那一個個四合院,方方正正,灰門高牆,古槐翠柏,甚是氣派。街麵上,店鋪櫛比鱗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熙熙攘攘。那大碗茶、油炒麵、杏仁茶、豆腐腦的叫賣聲,悅耳動聽。唱大鼓的,說相聲的,耍空幡的,拉洋片的……在集市上應有盡有,比深州縣城可大得多了。他走到西四時,覺得口幹舌燥,見路旁有個暢懷春茶館,便走了進去。茶館內有二十多個座位,大八仙桌,大板凳,有幾個茶客正聚縮在那裏下圍棋,還有一夥人在下象棋。一個夥計一邊提著大茶壺,一邊還伸長脖子往人群裏看,嘴裏還連叫著“跳馬,跳馬!”人群中傳出一個啞嗓的聲音:“你這臭棋簍子,車都鎖當心了,還跳什麼馬,老頭都保不住了!”那夥計退出來,捂著嘴笑道:“這棋真臭,真是芭房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夥計見王薌齋進來,招呼道:“先生,沏壺香片吧,來,裏邊坐!”他把王薌齋安排在屋角的一個茶桌坐下,一忽兒,端來香片並四碟瓜籽、花生米、蜜棗、榛子。然後又招呼別人去了。幾杯香片入腹,王薌齋頓覺身上暖融融的。他見旁邊桌上坐著兩個人,正談得熱鬧。一個三十多歲,身穿藍布棉袍,顯得文謅謅的,眼泡兒浮腫;另一個四十來歲,穿一件古銅色舊夾襖,肩下的一個鈕子未扣著,有一張蒼白透明的臉龐,態度軒昂。

穿古銅袍子的人道:“談起這亭子,有景有亭,亭景聯芳,我所看見的有單柱傘亭、三柱角亭、四柱方亭、五柱圓亭、梅花亭、扇亭、六角亭,還有雙方、雙圓、多角構成的鴛鴦亭和群亭。有的上下兩重、三重、四重;有的又是內外雙層,大亭套小亭。千姿百態,蔚為壯觀。琳琅滿目的亭,有因園而築的景觀亭,有因地而建的遊憩亭,有因人百設的紀念亭,有因物而設的庇護亭,有因事而造的諭世亭。亭最多之處,莫過於北京。北京有亭上百座,僅頤和園內就有四十多座。”

穿藍布棉袍的人道:“宣統皇帝退位後,我曾到頤和園看了一回,十七孔橋東的廊如亭,裏外三層,八角重簷,由二十四根圓柱支承,朱欄藻井,十分壯麗。據說是中國最大的亭子,與之遙望的萬壽山銅亭,是青銅鑄造,雄踞於白玉石基之上,重207噸,是中國非常珍貴的文物亭。”

穿古銅色袍子的人道:“北京海的五龍亭,五亭臨水,曲橋相連,宛若五龍遊水。景山五峰上的五亭,重簷攢尖,黃藍綠三色琉璃瓦輝映,絢麗多彩,登臨中峰萬春亭,縱目俯瞰,錦繡北京雄姿,盡收眼底。這些皇家宮闕中的亭,大都富麗堂皇,莊重肅穆,給人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這些年我遊曆江南,寓民杭州,看到不少天然秀美的亭子,沒有矯揉造作之態,既為山水生輝增趣,又供遊客賞荷觀魚。有亭必有名人楹聯題詠,那西湖風景、蘇州名園,沒有一處不是‘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雲水間’。”

穿藍布棉袍的人抄起大茶壺,為他斟滿了茶水。那穿古銅袍子的人呷了一口茶,又興致勃勃地說下去:安徽滁縣‘醉翁亭’,以文墨與景物而珠聯璧合,蜚聲遐邇,遊人不絕。亭扉上有朱聯:‘公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歐陽修當年親植的三株梅花,依然暗香如故。旁有古梅亭、隱香亭,意在亭和茶仙亭,山石突兀,流水淙淙。湖南嶽麓山,秀如玉琢的清風峽上,有亭柱石刻:‘山徑愛晚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滴翠,一雙馴鶴待籠來。’漫山楓林,四季變幻,依亭觀景,饒有樂趣。凡是名山古嶽,沿途總有長亭更短亭,可以小憩、飲宴、憑眺、登高,造福於人。

穿藍布棉袍的人徐徐說道:“我到過四川,以‘天下幽’聞名的青城山,疊翠的山徑上就有雨亭、山蔭亭、冷然亭、翼然亭、臥雲亭、四望亭、觀日亭、神燈亭、呼應亭等,好像彬彬有禮的女傭,笑迎遊客。”

穿古銅色袍子的人又說道:“亭亭而立,供人觀賞,亭有堂堂明磊的氣概,因此常為緬懷前人而建亭。湖南汩羅江邊有紀念詩人屈原的‘獨醒亭’;山東營縣有紀念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亭’;江西九江有紀念詩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廣西合浦有紀念文學家蘇東坡的‘東坡亭’;雲南晉寧有紀念航海家鄭和的‘鄭和亭’;廣東海豐有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飯亭’。為庇護曆史文物,各地還有碑亭,最有名的是山東曲阜‘十三禦碑亭’,為金、元、清三代保護祭孔修廟的石碑而建。十三座方形木亭,重簷八角,彩繪鬥拱,金碧輝煌。四川廣漢有‘聖諭碑亭’,裏麵豎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立的石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此外,還有寓教於物,訓誠子孫的亭。婦孺皆知的‘鐵杵成針’故事,出在湖北武當山,距玄嶽山十公裏的登山路旁,至今有‘磨針井’,井上淩空飛展輕俏秀雅的一座方亭,內供一尊鐵鑄的老嫗磨針像,亭外豎著碗口大的兩根鐵杵,千百年來激勵後人知難而進,真是壯哉!”

穿藍布棉袍的人道:我還聽說有一座最高的亭子,在雲南猛海縣,依照西天如來佛祖的帽子樣式建的‘景真八角亭’,高有十五米多,八個邊上,每邊都有十個人字形屋脊,一層套一層,呈塔錐形,泥木結構,鑲彩色玻璃,配以陶瓷花卉禽獸飾品,塗金粉銀片,上麵刻有網狀哨眼,風吹哨鳴,實是一件無價之寶!

這時,那穿紫銅色袍的人又喚夥計蓄上一壺茶,王薌齋見二人談的多是風雅之事,忍不住又湊過來聽。

這二人的話題又轉到國畫上來,穿藍棉袍的人說道:“你那麼愛字畫,能否向我講講這中國畫的工具‘文房四寶’的來曆?”

穿古銅色袍子的人頓時來了興致,說道:“文房泛指讀書之地,也稱書房、書齋、畫室、畫齋,自古以來,把筆、墨、紙、硯譽為‘文書四寶’,如今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作為‘文房四寶’的代表。我國自有書契以來,便已開始使用筆,秦代後才叫做‘筆’。唐人製筆,精選毫毛,以勁挺為主。盡管筆毫中有狸、猩、狼等獸毛的區別,但仍以秦朝蒙恬發明的兔毫為主。羊毫造筆,大約是南宋以後才盛行的。明清以來,除竹筆管外,又出現了金管、銀管、瓷管、班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玻璃管、縷金管、綠沉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等。古人曾經利用各種獸毛製筆,如鵝毛、雞毛、雉毛、羊毛、羊須、鹿毛、豬毛、豹毛、虎毛、人須、胎發、鼠須等,後來羅多用兔毛、狼毛、和羊毛製筆。最早時安徽宣州的宣筆大興,元代之後,浙江湖州的湖筆,異軍突起,取而代之。墨的曆史悠久,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知道利用墨色裝飾了。傳說刑夷始製墨。有一天,刑夷在溪邊洗手,看到水中漂浮一塊鬆炭,無意中隨手撿起一,手上染了墨的顏色。他當時很驚異於是帶回家中,搗炭成灰,先用水和之,不能凝在一起,後又用粥飯之類的東西拌和,效果很好,從此以炭為墨。近代以膠製墨,漆黑光亮,使用流暢。王羲之父子的墨跡,迄今光澤奪目,猶然如新。唐代奚氏父子在安徽歙縣,改進了捋鬆和膠等技術,終於製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徽墨聞名於世。”

穿藍布棉袍的人問道:“東漢蔡倫造紙,但宣紙始於何時何地呢?”

“這個史籍沒有記載,但盛產宣紙的故鄉安徽涇縣卻流傳這麼一個故事:東漢安帝永寧二年,蔡倫服毒自殺後,他的徒弟孔丹在涇縣以造紙為業,一直想造一種潔白如玉的好紙,為其師父畫像修譜,以示懷念。一天,他偶然發現一棵青檀傾倒在山溪流水中。隨著溪水漲落而長期受到水浸日曬,木質素腐爛為潔白。他用這種原料,反複實驗達十年之久,終於造出潔白如玉的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和熟宣兩大類,生宣富有吸水性,包括有單宣、夾宣、二層貢、三層貢、劄花、龜紋、羅紋、棉連等;熟宣是指在生宣的基礎上,經過複製加工的宣紙。宣紙素有墨為五色”之稱,具有鬆而不馳,緊而不實,淡而不渾,光而不滑的特點,生宣適宜作山水人物的寫意圖畫和書法,熟宣適宜於傳統工筆畫和書法。‘文房四寶’中最後一類是硯,上古無硯,到處可以硯墨,所以硯者研也。硯始於西漢,據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製天子,以玉為硯,取其不冰。’除瓦硯、玉硯外,還有陶硯、金硯、銀硯、銅硯、鐵硯、石硯。我國硯可分為二大類,一是古硯,包括陶土硯、漢瓦硯、漢磚硯、澄泥硯等;二是名硯,主要是歙硯、端硯、洮硯、紅絲石硯等;三是石硯,包括各地所產的石硯。端硯產於廣東高要、德慶之端溪。詩人李賀詩讚道:‘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端硯始於唐而盛於宋,石品有青花、魚腦凍、蕉葉白、雨過天晴、冰紋、火捺、胭脂暈、悲翠斑、黃龍紋等,而每一石品中又有不少類別,如青花一品中有徽塵青花、鵝毛毛花。蟻腳青藥等;石眼一品中有雞翁眼、鸚哥眼、綠事眼、淚眼、貓眼等。端石石眼,堪稱奇品,有眼有瞳,以圓而有六七重暈者為‘活眼’,即如鴝鵒鳥的眼睛一樣神氣活現,最為名貴。四邊浸漬者為‘淚眼’,瞳子赤者為‘珊瑚眼’。歙硯是江西婺源縣龍尾山的龍尾硯,亦稱‘羅紋硯’,還有‘金星’、‘刷絲’、‘眉子’等,傳說有個姓葉的獵人來到龍尾山,見到山溪疊石如玉,晶瑩剔透,光潔照人,便撿了一塊回家。他的子孫後來把這塊石硯獻給縣令。縣令請雕刻藝人雕琢成硯,溫潤適宜,發墨與一般硯不同,歙硯的名氣從此大盛。蘇東坡有《詠硯小詩》一首:‘羅細無紋角浪平,米丸犀璧浦雲泓。午窗睡起人初靜,時聽西風拉瑟聲。’端硯以石眼為奇,歙硯以眉子、細羅紋、玉帶為名品,各有千秋。硯的形式,千姿百態,天文、地理、動物、植物、文物、亭閣,無所不有。如月、龍珠、鳳池、魚龍、瓜、葫蘆、馬蹄、馬蹄、天池、蓮葉、人麵、古錢、寶瓶、玉堂、笏頭、蟾蜍、犀牛、蟠桃、琴、古鍾、雲芝、蘭亭、石渠、井田等,如今又發展有水風景、蒼鬆翠柏、秀竹名花、花鳥草蟲等;‘文房四寶’是中國山水畫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這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