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炎在北京拜王薌齋為師學藝,到第二年春天,因家中有事,告辭王薌齋夫婦,回山東去了。
此時武技教練所因政局變動停辦,王薌齋擺脫了繁忙的教務,鬆了一口氣,他為了博采眾家之長,決定遍訪天下高手,吳素貞也非常支持他遊曆江湖。
這一日王薌齋與妻子依依作別,負及(¥)南遊,探討武術真諦。不久來到河南登封少室山陰乳峰下,隻見山間濃蔭密匝處隱現一座宏偉寺院,那寺院地處群山環繞的千崖萬壑之間,山色深幽,曲徑縈回,風光絕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詩雲:“強健且宜遊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始知鶴駕乘雲外,別有逍遙地上仙。”王薌齋跨上一座板橋,但聽橋下泉水潺潺,側目一瞧,見泉邊巨石上坐著一位老人,那老人年近九旬,麵如冠玉,頭戴綸匝,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那老人長籲短歎,眉頭緊皺。王薌齋走下板橋,來到老人麵前,關切地問:“老先生,你因何歎氣?”
老人徐徐答道:“我出去采藥,不慎摔傷了腿,現在不能回家……”
王薌齋問:“您老家居何處?”
老人一指山間:“少林寺後就是我的家。”
王薌齋爽快地道:“那我背您回家。”說著,上前背起老人。沒想老人身子好重,王薌齋覺得身負七八百斤,但他仍然拚力向山間走去。
老人問道:“後生,你因何來到此處?”
王薌齋道:“我的師父郭雲深與少林寺住持林禪師是好友,我此番遊曆河南,正要找他有磋商武術。”
老人情不自禁長歎一聲:“雲深大師真是一條好漢!”
“怎麼?您老也認識我師父?”
“他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足跡遍神州,誰人不曉。”
王薌齋喜形於色道:“您見過我師父嗎?”
老人道:“三十年前,我在開封城白馬寺看過他比武,你們師祖姬際可我也聽說過,我在少林寺還曾麵壁十年呢。”
王薌齋笑道:“您老還真知道不少。”忽然,王薌齋覺得身子輕飄飄的,如騰雲駕霧一般,背的老人仿佛輕如絮棉。恍惚中,遠處似乎傳來波濤之聲,眼前浮現白雲重疊,瓊樓玉宇中有個佳人,手橫玉笛,發出悠揚之聲。那佳人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如嬌棠照水,翠柳扶風。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螭纓絡圈,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雲衣,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錦衣裙。一忽兒,雲消霧散,眼前幻景頓失,老人也不在背上,他身若輕雲,隱在綠蔭之中。王薌齋想:這老人功夫不凡,定是位高手。少林寺自古高手如雲,不可小窺。
沿山道蜿蜓而上,來到少林寺門前,隻見山門是一座麵闊三間的歇山頂建築,方門圓窗,門額上懸掛著康熙禦筆“少林寺”匾額。殿內佛龕中供奉泥塑彌勒佛像,龕背麵立木雕護法韋陀神像。山門左右的東西掖門,是供車馬入寺的邊門。山門前的那對清代石獅子,栩栩如生。殿內閃出一位僧人向他施禮道:“你是來找行林禪師的嗎?”
王薌齋一聽,十分驚訝,心想:“真是和尚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啊!他點點頭,答道:我是河北深縣魏家林村人王薌齋,求見行林高僧。”那僧人道:“隨我來。”說著引他進去,他們穿過碑林,登上高階,便是巍峨的天生殿,此殿麵闊五間,重簷歇山頂,上覆以綠色琉璃瓦。天王殿後是大雄寶殿,東西有一座鍾樓和鼓樓。大雄寶殿前,一群武僧正在練藝。十幾個小和尚一忽兒兩腳交叉盤坐,兩腿底斜朝上,兩手五指交叉按於兩腿之間,掌心均朝下,兩眼微合;一忽兒又側躺地下,兩臂屈肘,兩手食指塞住雙耳。其餘四指微握,兩腿並攏屈膝。僧人見他看得入神,不肯移步,笑道:“他們正在練少林童子功呢,快走吧,高僧正等著你呢。”
二人又穿過藏經閣,來到方丈院,這裏麵闊五間,是住持和尚居住和處理日常事務之地。因為清朝乾隆皇帝遊嵩山時曾住在這裏,後人又稱此處為龍亭。殿簷下懸有記述中日僧人名字的元代鐵鍾。僧人帶王薌齋走進廊然堂,來到方丈退居處,隻見一位精瘦的高僧盤腿坐於木椅上,滿麵慈穆之色,雙目微合,身穿紅色袈裟,口中念念有詞:“長歌遊寶地,徒倚對珠林。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