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百尺峽蒼鷹銜壯士 蓮花峰異景驚英傑(3 / 3)

由天上洞循山腳而行,到了蓮花坪,坪上有二十多個石溝,自南而北,累累如貫珠。蓮花坪四周鬆林蔭翳,景色清幽。上有玉井,下有玉泉,一曲流水,融會貫通,渾然一體。玉井附近原建有玉井樓,由樓上俯視井下,井深約三十多尺,水味醇美。旁有唐代大詩人的一首《古意》詩:“太華峰頭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冰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屙痊。”

劉丕顯對王薌齋道:“北宋的王得臣曾在華山遇見一位道士,那道士對他說,唐時這個掛池有蓮花百畝,中有池,亦數畝,菡萏方盛,濃碧鮮紅。四旁則巨鬆喬鬆,竦擢於霄漢。以後不知在什麼時候消失了,久而久之,又成了二十八宿潭。每當夏秋雨季到來,三峰洪水注入二十八宿潭,奔騰於東西兩峰之間,形成千丈瀑布,飛流直下青柯坪,經華山峪注入渭水,是華山勝景之一。”

王薌齋忽然想起木鶯啼,問道:“你下山來可曾看到一個年輕女子上山來?”

劉丕顯搖搖頭:“你說的必是那個林鶯啼,沒有看見她,聽說她能打一手暗器,暗器名叫鴛鴦鏢;百發百中。”

王薌齋環顧四周,說道:“這就怪了,我明明看見她朝山上跑去,怎麼會不見了呢?”

蓮花峰位於中峰之西,又稱西峰,因峰頂翠雲廟前右側有塊大石如蓮葉,覆蓋崖巔,故名蓮花峰。大石下有洞,名叫蓮花洞。劉丕顯就住在翠雲廟內。

劉丕顯道:“從遠處眺望這兩峰峰頂,山頂形狀好似一支含苞欲放的花蕾,直插藍天,有如青色芙蓉,故又名芙蓉峰。唐代詩人劉得仁《蓮花峰》詩有‘當秋倚藍?入望似芙蓉;翠拔千尋直,青蔥一朵濃’。”

劉丕顯帶著王薌齋順著山脊上山,峰上最高處有摘星台。登台一望,有青天在握之感。俯視秦川,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洛、渭二水如線,北望黃河宛如銀帶直下。劉丕顯歎道:“這裏的景色壯哉,難怪李白有‘兩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之慨!”

進入翠雲廟,有一座翠靈殿,殿前西邊有一塊長三十尺,被斷為三截的巨石,石前有一道二尺寬的石縫,從側麵向裏看,可見有雙手支撐的印痕,大石旁邊插著一把一丈多長的水牙形鐵斧。

劉丕顯道:“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女兒三聖母與被玉帝打入凡世的金童劉璽相愛,以後結為夫妻。玉帝的外生二郎神楊戩大罵表妹私配凡夫,違反天條,有失仙體,於是不容分說,將表妹三聖母在華山峰頂上的這塊巨石之下。後麵三聖母的兒子沉香長大成人,來到華山,戰勝了二郎神楊戩。沉香手提開山斧,霹靂一聲,萬道金光,西峰峰頂被劈開,三聖母得救,沉香的鐵斧卻留下了,也留下了這塊鐵斧劈石。”

二人走進西屋。劉丕顯叫道:“哎呀,不好,我這屋內已被人翻過。”王薌齋見屋內布置樸素,土炕木桌,幾把藤椅,兩個書架;壁上一幅“大鵬展翅”的圖畫,兩旁有副對聯:左聯是:鵬飛萬裏雲天,何其壯哉;右聯是:腿踢千山頑石,何其雄哉。王薌齋看不出有什麼異常的痕跡。

劉丕顯來到書架前,指著一本《孫子兵法》和一本《史記》說:“這本《史記》在左,《孫子兵法》在右,現在顛倒了,說明肯定來了賊人,莫非是林鶯啼那女賊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