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潘金蓮自敘(1 / 2)

托兩部小說的福,我這小女子算是出了名。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人出名了,就會引起種種非議,甚至人身攻擊;豬長得肥壯了,就更可怕,除了被屠殺作肉賣,沒有別的出路。許多年以來,許多人對我品頭論足,往往是辱罵多於包容。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批評和辱罵我的越來越少,理解和同情我的越來越多。

我想,人家過去之所以罵我,關鍵是《水滸傳》作者給我扣上了一頂“淫婦”的帽子。現在看來,從前所有被稱做“淫婦”的女同胞,大都應當平反摘帽子了,因為“淫婦”這帽子是在萬惡的舊社會道學先生強加給我們女同胞的。那些道學先生總是跟咱們女人過不去,想當然地定出許多條條框框約束咱們,你如果遵守那些條條框框,他們便把你稱做“貞婦”或“烈女”,並立牌坊予以表彰;你如果不遵守那些條條框框,他們便把你稱做“淫婦”,並進行口誅筆伐。

其實,依照道學先生的標準,我也稱得上一個烈女。想當初,我在張大戶家當使女的時候,張大戶看上我年輕漂亮,引誘我與他發生關係。對於他的騷擾,我不但斷然拒絕,還向他的老婆報告。張大戶因此惱羞成怒,將我白白地許配武大郎,還倒賠一些房奩。想想看,我要是順從了張大戶,他會很快納我為妾;我要是再略施小技,說不定他會提拔我作正妻。可是,我作為使女居然拒絕了主子的引誘,難道不正是一個烈女的所作所為嗎?假如張大戶不是以那種方式報複我,而是以另外方式逼我致死,我會毫無疑義地當選為那個年度的最佳烈女。不過,張大戶似乎不願讓我獲得烈女的光榮稱號,卻有意把我送給那個身材矮小、相貌醜陋的武大郎。這種報複漂亮女人的高招,恐怕隻有那個老奸巨猾的家夥才想得出來。

說實話,當初嫁給武大郎,我心裏感覺挺委屈,卻又不得不認命。俺娘曾經教導我說,女孩子是菜子命,把你撒到哪裏,你就在哪裏落地生根。既然命運把我和武大郎拴到一起,我隻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老老實實地跟他過日子。起初街坊鄰居對於我們這對夫妻總是議論紛紛,說什麼“鮮花插在牛糞上”“癩蛤蟆吃上天鵝肉”等等。對於此類流言飛語,我往往付諸一笑,根本不予計較。不過,那些閑話似乎讓武大郎受不了,他決定帶我離開清河縣,搬到陽穀縣紫石街居住。在陽穀縣,我努力恪守婦道,除了包攬所有的家務外,還幫大郎和麵做炊餅。平心而論,武大郎盡管長得醜陋,心腸卻不錯。他拿我當心肝寶貝看待,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願讓我過得寒磣;那微薄的賣餅收入,不是給我買了胭脂、香粉或布料,就是悉數向我上交。承蒙武大郎體貼與關愛,我心裏充滿矛盾:不消說,就這樣與他廝守一起,雖然享受不了榮華富貴,但也不至於缺衣少食。可是,女人畢竟是富有感情的動物,碰到這個老實巴交的武大郎,心裏忍不住充滿惆悵。不能說他不會疼女人,但他除了親切地喊“蓮兒”以外,再沒有別的甜言蜜語;也不能說他不是正常男人,可他與我做那事的時候,總沒有讓我盡興滿足。為此,我默默地抱怨過他爹娘,抱怨他們缺乏良好的遺傳基因,生出的兒子如此窩囊。但當他的嫡親兄弟武鬆出現之後,我才覺得抱怨他爹娘毫無道理,人家武鬆也是同一父母所生,看上去卻英武非常,要氣質有氣質,要模樣有模樣。

坦率地說,第一眼看見武鬆,我心裏便撲騰直跳。此前我聽說有一個好漢,在景陽岡打死一隻大老虎,受到縣衙嘉獎並當上了都頭。沒想到,這個打虎英雄竟是自家的叔叔。更可喜的是,他還是一個未曾婚娶的單身漢。依照我的提議,武鬆從縣衙搬到紫石街,與我們居住在一起。我之所以叫武鬆到家裏住,一是想照顧他的起居,二是想培養叔嫂之間的感情。我想,要是能與武鬆相戀,並結成一段姻緣,也不枉了為人一世。殊不知,事情不但未遂人願,還向糟糕的方向發展。那個寒冷的雪天,當我借助酒興向武鬆表露愛意的時候,卻遭到他的婉言拒絕。對於他的拒絕,我當時既不理解,又很生氣。你武鬆是一個頗有名氣的英雄,我也是頗有姿色的美女,我哪一點配不上你武鬆?後來當武鬆為他哥哥報仇要殺我的時候,我問他假如我不是你的嫂子,你願不願意娶我?他淚流滿麵地點了點頭。他這麼點頭,對我也是一種安慰,起碼在他眼裏我不是沒有魅力的女人,隻是因為我是他的嫂子,他才拒不與我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