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走我也走〕——小嘍囉自敘(1 / 2)

我是一個小嘍囉。在梁山泊鼎盛時期,像咱們這樣的小嘍囉多如牛毛,對外號稱十來萬,少說也有三到五萬。自古以來,人們大都崇拜英雄好漢,對英雄的故事總是津津樂道。《水滸傳》作者也不例外,描寫一百單八將不惜濃墨重彩,繪聲繪色,對於咱們小嘍囉,他卻惜墨如金,往往一筆帶過,就連名字也懶得寫。

當然,小嘍囉畢竟是小嘍囉,既沒有英勇無比的能耐,也沒有行俠仗義的事跡,所以在寫書人看來不值一提。也難怪,曆史本來就是為大人物樹碑立傳的。翻閱曆朝曆代的史書,不難看出裏麵寫的都是帝王將相,幾乎找不出關於平民百姓的文字。盡管咱們被寫書的人忽視,但咱們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別看梁山泊好漢挺有本領,真正打起大仗來,沒有眾多小嘍囉衝鋒陷陣絕對不行。俗話說得好,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真正有眼光的首領不但不忽視小嘍囉,而且善於利用小嘍囉。

在成為小嘍囉之前,我是一個很本分的農民。那一年,天氣幹旱並有蟲害,莊稼大麵積絕收,出現了嚴重的饑荒。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有的背井離鄉外出乞討,有的困守家裏忍饑挨餓,實在撐不下去便吃樹皮或觀音土。聽說朝廷知道災情之後,向縣衙調撥了不少錢糧。據知情者透露,那些賑災的錢糧多半被縣太爺及其同僚吞沒,隻有少量錢糧用到災民身上。縣衙在各鄉村設立了救濟站,無非用賑災糧熬成稀粥施舍給災民。那稀粥真是稀,一碗粥端起來,隻看見米湯浪打浪,喝到碗底才顯出幾粒飯。這樣的稀粥,喝上十碗八碗也難以充饑。有一天,村裏有一個夥計邀我一起去打家劫舍,我頓時猶豫不定。他開導我說,與其這樣餓著等死,倒不如出去搶劫,找一條生路。於是,咱倆合夥偷竊了一個富戶,攜帶一些銀兩和衣物逃離家鄉。後來,咱倆一起投奔桃花山,成為小霸王周通手下的小嘍囉。

以前在村裏種莊稼,日子過得實在艱難。不管你怎麼辛勤勞作,扣除雜七雜八的稅負,剩下的隻能勉強維持生計,遇到災荒年歲,糊口便成了問題。自從來到桃花山,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說過得花天酒地,起碼不愁吃不愁穿。作為一個小嘍囉,除了衣食無憂,還有額外分成,我感到心滿意足。所謂額外分成,就是對搶劫的財物進行再分配,分成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各自的手氣和業績。在分贓問題上,咱們桃花山嚴格實行平均分配,有好處大家得,有風險共同擔。在大王親自出戰的情況下,所獲得的財物,優先分配給大王,剩下的讓小嘍囉分得。開始山寨隻有周通一個大王,一般把財物平分兩股,大王得一股,咱們小嘍囉共得一股;後來山寨又多了一個大王李忠,往往把財物分作三等分,周大王得一份,李大王得一份,咱們小嘍囉共得一份。通常小打小鬧的時候,大王不會親自出馬,隻是由若幹個小嘍囉組成的小分隊分散行動。每個小分隊由一個小頭目帶領,這個小頭目也是大王手下的小嘍囉,在咱們小嘍囉麵前卻是頭兒。小分隊若有所得,照例也要分作三等分,一份孝敬山寨大王,一份歸頭目所有,一份由小嘍囉們平分。

稍微有點算術頭腦的人便知道,盡管山寨實行平均分配,其實小嘍囉得的最少。比較而言,一個小嘍囉所得隻是大王的1/n、1/2n或1/3n,甚至是n的平方分之一。盡管如此,咱們不但對大王沒有意見,而且對他感恩戴德。要不是大王率先占領了山寨,咱們哪有安身立命的地方?若不跟隨大王打家劫舍,咱們如何實現發財致富的夢想?再說重大行動成功,哪次不依靠大王的本領和名望?!退一步說,萬一讓官兵抓獲了,拿出斬首示眾的首先是大王。由此看來,大王獲得更多也是理所當然。拿現時企業來說,企業老板或老總比職工收入高得多,大家都能夠接受,因為老板或老總承擔更多的職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