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麗莎,1952出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商業的科學創業學,自1995年4月起任芬蘭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校長及芬蘭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官。
成長歲月
1952年5月4日,瑪嘉·麗莎出生於芬蘭東部的一個小城維塔薩爾米(Virtasalmi)。
維塔薩爾米是一個風光秀美的小城,即使在有著“千湖之國”美譽的芬蘭,維塔薩爾米也因為旖旎的風景和清澈的湖水而著名。近年來,隨著芬蘭的城市發展,很多芬蘭小城被並入了大城市。2007年,維塔薩爾米也被並入皮耶克賽邁基(Pieksamaki)城。
出生於1952年5月4日的瑪嘉·麗莎是金牛座,按照中國的傳統屬相是屬龍的。事實上,她既有金牛座的熱情、耐力和充沛的精力,同時也具有龍積極進取和勇於冒險的精神。
當瑪嘉·麗莎還是個孩子時,她的父親是市政府的一位財政官員,而母親一直做家庭主婦,全心照顧瑪嘉·麗莎。與周圍的大部分孩子相比,瑪嘉·麗莎的生活環境一直是比較優越的,全家人的生活過得相對富足。從她出生起,就與家人一直住在一個獨棟的房子裏,瑪嘉·麗莎在二樓有自己的房間。作為家中的獨生女,瑪嘉·麗莎自小便深得父母寵愛。直到瑪嘉·麗莎長大之後,母親才開始工作,在當地一家餐廳擔任主管。她回憶說:“我的童年過得很幸福。”
和所有的芬蘭孩子一樣,瑪嘉·麗莎從7歲開始上學,當時她家離學校有2公裏的距離。春天和秋天,瑪嘉·麗莎通常是騎自行車去上學;冬天的時候,則是滑冰或走路去學校。在完成了小學4年的學習後,瑪嘉·麗莎進入當地一所規模較大的中學學習,學校每天有校車接送孩子們上下學。從中學開始,瑪嘉·麗莎的課程和學業都更為繁重,每天的學習時間也更長了。
芬蘭的冬季十分漫長,一年中有半年的時間都是冬天,而且白晝短,黑夜長,每日的白晝不過幾個小時。這樣的嚴寒黑暗的冬天,特別容易讓人感到疲憊。瑪嘉·麗莎說她不太喜歡冬天,尤其是學生時代,覺得冬天的時候容易感到壓抑和勞累。中學的時候,瑪嘉·麗莎冬天都是在漆黑的清晨出門上學,到了下午放學,天也早已黑了,加上課程學習十分緊張,所以覺得每天都在壓抑與忙碌的環境中度過。
因為學習成績優秀,瑪嘉·麗莎一直都是學校裏的好學生,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女兒。經過8年中學的學習,瑪嘉·麗莎19歲時從高中畢業,隨後考入了韋斯屈萊大學(JyvskylUniversity),學習工商管理專業,這也是瑪嘉·麗莎喜歡的專業領域。在學校的時候,瑪嘉·麗莎很勤奮,學業成績一直很優秀。除了在學校學習,瑪嘉·麗莎利用暑假的時間到銀行和一些商業機構實習,積累了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
1977年,瑪嘉·麗莎順利從大學畢業,獲得商業管理碩士學位。之後,瑪嘉·麗莎便開始找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師。她說,選擇教師這條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母親的影響。母親一直希望她從事教育行業,並且有意識地給了她很多引導。所以,瑪嘉·麗莎一直喜歡教育領域的工作,她認為教育者是培育心靈的職業,可以影響很多的人。這一最初的信念也支持著她一直在教育領域發展。瑪嘉·麗莎先後在皮耶克賽邁基、赫爾辛基和科科拉等地的學校工作。在大學畢業後十餘年的時間裏,瑪嘉·麗莎曾經先後在三所商業學校任教,並在其中的兩所學校擔任了領導職務。
瑪嘉·麗莎獲得碩士學位之後,一直沒有放棄商業管理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畢竟她一直在這個領域從事教學工作。瑪嘉·麗莎談到,在20世紀70年代,商業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拿到碩士學位就開始工作了,很少有人會選擇上博士。但是到了今天,社會環境和教育觀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讀博士已經成為很多學科專業的重要選擇。她一直在高校工作,更需要從教學研究的實際需要出發,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然而,瑪嘉·麗莎重新開始博士學位的學習已經是2008年了。這一年,瑪嘉·麗莎選擇繼續在韋斯屈萊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擔任校長多年以後,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確需要有足夠的勇氣,畢竟作為一校之長,每天要麵對繁重的工作,而博士課程也需要瑪嘉·麗莎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瑪嘉·麗莎一直是個很有決心和毅力的人。在談到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能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瑪嘉·麗莎說:“我告訴自己,必須要拿到這個學位。這個信念鼓勵和支持著我堅持學習,並完成了學位論文的寫作。”
瑪嘉·麗莎博士論文的題目是《一個會計機構企業家的職業成長》(TheProfessionalGrowthofanAccountingAgencyEntrepreneur)。她的研究關注了一些發展中的經濟組織和它們未來發展的需求。這個研究是基於瑪嘉·麗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凝聚了瑪嘉·麗莎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科科拉的起點
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CentralOstrobothnia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簡稱COUAS)位於芬蘭的海濱小城科科拉。瑪嘉·麗莎最初來到科科拉,是因為丈夫的工作變化。
瑪嘉·麗莎與丈夫馬丁(Martti)最初住在赫爾辛基的艾斯堡(Espoo)地區。1988年,瑪嘉·麗莎的丈夫受科科拉一所大型企業的邀請,擔任那裏的CEO。而當時瑪嘉·麗莎正在赫爾辛基的一所學校任教,工作穩定,事業進展得很順利。如果隨丈夫搬到科科拉,對瑪嘉·麗莎來說意味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而且,科科拉是一個偏遠的小城,與首都赫爾辛基的繁華和便捷相比,有很大的落差。
在芬蘭,由於工作的原因夫妻分居兩地的現象很普遍,這也增加了婚姻的不穩定因素。對於相愛的夫妻來說,短期的分居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是長期的兩地分居無疑會給婚姻帶來重重矛盾。作為妻子,為了陪伴丈夫,避免夫妻兩地分居,瑪嘉·麗莎決定搬到科科拉去陪伴丈夫,到科科拉去工作,開始新的生活。
科科拉是芬蘭最古老的城鎮之一。這座小鎮位於伯特尼亞海灣芬蘭海岸線中段,在七座海島橋環線公路的最北點,也是芬蘭雙語城鎮(芬蘭語及瑞典語)中最北的一個。1620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下令修建了此城,18世紀到19世紀期間,海運商人將此地發展為焦油貿易和造船業的商業重鎮,長期以來航海業、焦油製造業和紡織品業在這片土地上盡呈百花齊放之態。盡管經濟發展史極為繁榮興旺,這裏仍隻是個麵積不大的小城,其總人口約3.6萬人。在科科拉,連巴士司機都能講三國語言(芬蘭語、瑞典語、英語),有百分之二十的科科拉人會講瑞典語。
科科拉是一塊繁榮但不擁塞、興旺而不喧囂的地方。因為緊鄰海灣,海是科科拉最主要的景觀。早期來往的船舶原本都可以直接駛入城內,但隨著地麵的逐漸升高,水道日益變淺,如今的停泊海港已移於城外,距離城區也不太遠。小城中心的納裏斯坦(Neristan)緊鄰商業中心,是芬蘭最為宏大的木製建築群之一。五彩繽紛的木製水手屋矗立在古鎮街道兩側,是個適宜休閑的好去處。
1989年,瑪嘉·麗莎搬到科科拉,和已經在這兒工作了一年的丈夫團聚。正是在小城科科拉,瑪嘉·麗莎開始了她職業生涯的重要階段。從1995年起,她開始擔任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的校長和執行董事,到2012年6月離開這個職位,期間經曆了17年的時間。
瑪嘉·麗莎的兩個女兒安妮卡(Annika)和蘇珊娜(Susanna)都是在她與丈夫搬到科科拉之後出生的,分別出生於1989年和1990年。
瑪嘉·麗莎在科科拉生活了20多年,書寫了人生中許多美好的記憶。他們的兩個女兒在那裏成長,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而瑪嘉·麗莎也把自己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科科拉。
生活就是生活
瑪嘉·麗莎對於家庭生活十分重視,在她看來,工作和事業雖然很重要,但是生活就是生活,隻有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幸福才是充實的。
瑪嘉·麗莎和丈夫於1980年在一次會議活動上相識並成為朋友,此後兩人很快發展為戀人關係,但是直到1988年,二人才正式步入婚姻。
瑪嘉·麗莎夫婦結婚多年,家庭穩定幸福,已經慶祝了銀婚紀念日。瑪嘉·麗莎的丈夫馬丁是MSs(Econ)的前任CEO。夫妻二人都有不錯的事業,但兩人也都很珍視共同的家庭生活。
瑪嘉·麗莎的丈夫比她大7歲,對於婚姻而言,她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年齡差,巧合的是,她爸爸也比媽媽大7歲。在瑪嘉·麗莎看來,馬丁是個寬厚的人,他總是很理解她並支持她,鼓勵她在職業上有更新更好的發展,並且願意和她一起分享工作中的樂趣。
丈夫馬丁喜歡音樂,但是並不擅長演唱,也不會演奏樂器,隻是純粹從欣賞的角度喜歡。馬丁很喜歡運動,三級跳、長跑、遊泳都很擅長,還參加了當地的體育俱樂部。
在事業上,瑪嘉·麗莎要求完美,精益求精;在生活中,她也一直是一個重視個人生活品質的人,興趣愛好廣泛,這些愛好伴隨了她一生。從童年時代起,瑪嘉·麗莎就很喜歡參加各項文體活動,對冬天和夏天的很多體育運動都很熱衷,滑冰和遊泳是她最喜歡的運動。瑪嘉·麗莎也十分愛好音樂和美術,最喜歡聽音樂會、參觀各地的藝術展覽。
瑪嘉·麗莎喜歡旅行,從學生時代起,就經常利用假期和朋友相約外出旅行。在結婚生子之後,和家人共享假期時光變得更重要。女兒們還小的時候,總是全家去旅遊,去過幾次美國,也去了一些別的國家。但是女兒們大了之後,就不太願意參加這種全家的旅遊了。
除了外出旅行,和許多芬蘭人一樣,瑪嘉·麗莎也喜歡在假期裏到鄉下的度假屋享受美好的假日時光。夏天,瑪嘉·麗莎全家會去度假屋度假,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一家人其樂融融。
其實,很多芬蘭人都把和家人共度假期作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在芬蘭人的生活中,節假日相對較多也是一大特色。在芬蘭人看來,享受節假日帶來的悠閑是每個人都該享有的權利。因此每逢節假日(包括周日)所有的商店都閉門謝客,甚至連公交車的班次也都減少到不到平時的一半,人們都樂於在節假日與家人或朋友共享天倫之樂。芬蘭全國有41.5萬個私人別墅,這些別墅大都建在風景優美的森林深處、湖泊旁或海岸線上。大部分芬蘭人的節假日都是在自己的這些小別墅裏度過的,因為大自然裏那種不被打破的寧靜是芬蘭人最難以割舍的留戀。
暑假的時候,瑪嘉·麗莎全家都會待在皮耶克賽邁基的度假屋裏,這個度假屋就在湖邊。瑪嘉·麗莎說,芬蘭人很喜歡在夏天蒸桑拿,從熱騰騰的桑拿屋裏出來,然後跳到冰涼的湖水裏去遊泳,那是一種非常奇特和美妙的體驗。
桑拿被認為是芬蘭的國粹。作為桑拿浴的發源地,在人口稀少的芬蘭國土上有100多萬個桑拿浴室,平均每三個芬蘭人就擁有一個桑拿房。幾乎所有的芬蘭人都很熱愛蒸熱騰騰的桑拿,這是芬蘭獨有的洗浴文化。正宗的芬蘭浴,除了蒸桑拿的木屋,冰水池是必備的設施。人們在蒸完桑拿通常要進行淋浴清潔、冷卻身體,然後到冰水池中泡一泡;待身體冷卻後再重新回到蒸汽房熏蒸、出汗,繼而再次入水冷卻。如此重複幾次,人也在冷熱交替中加快了血液循環和皮膚的新陳代謝,從而使身心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
芬蘭人也很享受在冬天蒸桑拿的樂趣,他們會在雪地掘出冰水池,在蒸完熱騰騰的桑拿後到冰水中浸泡,甚至直接在雪地裏打滾。這樣的火與冰的刺激無疑是芬蘭人獨有的桑拿體驗。
母親是一份職業
瑪嘉·麗莎有兩個女兒,她和女兒們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對於女兒們的成長點滴,她都盡可能地參與。瑪嘉·麗莎對於兩個女兒的喜愛和重視總是溢於言表。
目前,安妮卡和蘇珊娜都已經成年。安妮卡在圖爾庫大學學習製藥專業,已經是藥學學士,但是她目前還在學習,2013年5月在上海一所醫科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同時在一所中國的醫院進行了實習。她很喜歡中國人,也喜歡中國的生活方式。蘇珊娜剛拿到她的助理護士學位,目前她還繼續在赫爾辛基學習,同時也兼職工作。
做一個好媽媽當然不易,瑪嘉·麗莎需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來陪伴女兒們。女兒們長大之後,開始到另外的城市生活。像其他母親一樣,瑪嘉·麗莎也有空巢期的種種不適應,但同時,她的生活也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瑪嘉·麗莎說,當母親是很幸福也很有挑戰的職業。兩個女兒雖然和瑪嘉·麗莎很親密,但也會有讓她憂心的時候,尤其是孩子們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叛逆期。在女兒的成長時期,需要對她們有所引導。但是年輕的女兒多少會有叛逆情緒,對於媽媽的指導,她們會有些逆反心理。
安妮卡學習醫學專業時,母親瑪嘉·麗莎讓她修好數學課程,因為這對於醫學是很重要的內容,但是安妮卡總是很不情願。讓安妮卡出國進修,瑪嘉·麗莎同樣做了很多的說服工作。
蘇珊娜性子急,有時會表現得比較急躁。學習護理工作,她其實也經曆了很長的適應階段,現在她在醫院實習,會照顧很多老年病人,目前已經比較適應這種工作狀態了。
瑪嘉·麗莎認為,好媽媽應該是兒女的朋友,她覺得她更喜歡以朋友的身份和女兒們相處。兩個女兒和媽媽的關係一直很親近,現在女兒們長大了,她們的生活依然需要媽媽的支持。
瑪嘉·麗莎笑言,她希望和女兒們保持一種親密的母女關係。很多人說,母親就是女兒的未來,她很認同這個觀點。在芬蘭,有很多研究者指出,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於孩子,母親總是懷著很多的希望,年輕人需要接受來自長輩的支持,年輕女性尤其需要媽媽的指導。
對於瑪嘉·麗莎而言,家人和朋友永遠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她總是表現得很細心和周全,很容易讓周圍的人信任她。
事業與家庭的平衡
瑪嘉·麗莎從1995年起成為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的校長。十幾年的校長曆程,她收獲了成功的事業,也經曆了艱難的起落。
女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執掌高校,有著重要的職責和角色。有些女校長覺得自己是一個女王,有些女校長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母親。這個問題在瑪嘉·麗莎看來,作為校長,那就是一校之主,更大程度上需要像一個有威嚴的女王。
“因為你的團隊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人才,所以你需要既有智慧,又有威嚴。要帶領整個團隊工作,要有能力團結大家,一起努力工作,要讓每一個人感到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團隊的人要追隨你,理解你的思想,和你一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積極的作用。”瑪嘉·麗莎談到校長的角色時如是說道。
中博騰應用科技大學始建於1992年,瑪嘉·麗莎執掌學校時,學校還處於初期的發展階段。擔任校長之初,對於瑪嘉·麗莎來說的確是職業生涯中比較艱難的時期,需要從各個方麵來完善學校的機製和建設,組建各種項目。對於她而言,這是非常艱難的時期,一方麵要建設學校,一方麵也要建設隊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很多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創新,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
瑪嘉·麗莎回憶起任校長之初的艱難時光時感慨地說:“一方麵,學校的工作很繁重;另一方麵,兩個女兒年紀還小,我需要很多的時間去完成作為母親的角色。孩子還小的時候,我需要在家庭中更多地付出,這對於我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並不能一直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在不同的時期,需要做出調整,需要去平衡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你有家庭、有孩子,在人的職業發展中,工作不能總是第一位的。生活也很重要,需要在這方麵有自己的調整和安排。”
在任職之初,瑪嘉·麗莎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校長的責任讓她必須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由於一切都是在草創階段,瑪嘉·麗莎會感覺一切都是一步一步地推進,有時可能進展緩慢,需要設計和籌劃優先項目,完成一個再繼續另一個。
“我們請了一個家庭管家來幫忙照顧家庭,但是這個管家不住在我家,隻是白天上班的時間到我家,負責照顧小孩和料理家務。很多家庭的工作需要我和丈夫一起分擔。我們那時每天晚上都會一起製定共同的時間計劃,看看誰能抽出時間來照顧小孩。每周還要有大的時間計劃。通常我們會有一個基本的家庭時間表,再根據兩人的工作來安排計劃,”瑪嘉·麗莎回憶說。
對於女人事業發展要麵臨的一些障礙,瑪嘉·麗莎也深有感觸。在當時的年代,芬蘭很多家庭都會請父母幫助照顧小孩子,而瑪嘉·麗莎卻沒有那樣的條件。她回憶說:“女性在年輕的時候,確實容易被家庭和生育的責任羈絆。在我的女兒年幼時,我的工作非常忙碌。我媽媽住得離我很遠,她很想幫助我照料女兒,但是卻苦於條件所限,不能給我提供扶助。為了全心投入工作,那時候起,我們就在家裏雇用了一個長期的家庭管家,她幫助我照顧女兒,也幫助我料理家務。”
在芬蘭,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這樣雇用長期的管家。所以,女性的職業發展不可避免地要遭遇生育的困境。請管家很貴,這項費用占了瑪嘉·麗莎家庭支出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她一直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投資,在當時的情況下,她必須要有這樣的投資。
對於年輕的職業女性,可能都需要經曆很多艱難的時期。讀學位、結婚、生育小孩,每一步可能都會很難,但是瑪嘉·麗莎想鼓勵那些年輕的女孩子,要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每一步,要去做這一切,因為所有的困難都會有解決的途徑。生活就是需要一天一天的努力,一天一天的積累。很多事情看似很困難,但是隻要認真去做,都會有好的結果。
對於女性,結婚可早可晚,這是根據自己生活的具體情況決定的,並沒有哪種更好或哪種更壞的區別。在歐洲,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不結婚或者晚婚,很多年輕女性對婚姻有所擔憂或畏懼。
芬蘭的女性在二戰後開始更多地參與社會工作,女性職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一階段,女性的教育也有了很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這使得很多女性希望從事社會工作,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自我價值。
女孩子在畢業之後,很多人最初找到的工作可能並不是很滿意。但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價值的,要接受現實的情況,而不是給自己過高的期望,然後在達不到時就沮喪失落。“舉個例子,我今天早上到酒店吃早飯,那些忙碌的服務員和廚師,他們的工作可能隻是一項服務,但卻給了我美好的早餐和好心情,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年輕人的工作起步可能要從底層做起,從基層開始,可能一開始都是很多零碎的工作和任務。但是,這些都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起步,”瑪嘉·麗莎鼓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