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麵果為漆樹科植物人麵子的果實。別名人麵子、銀稔。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
【成分】含糖類、維生素C、多種有機酸、鞣質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健脾消食、生津止渴、解酒之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嘔吐、咽幹煩渴、咽喉腫痛、飲酒過多等症。
【用量用法】適量。生食或水煎服。
【配方參考】
1.消化不良,不思飲食:鮮人麵果(或幹品)2枚生食,每日3次。
2.妊娠嘔吐:鮮果2枚,慢慢嚼服;或人麵果200g加食鹽適量拌勻置於缸中10~20天即可,每次2枚,慢慢嚼食。
3.咽幹煩渴,咽喉腫痛:幹人麵果3枚,水煎含咽,每日3~5次;或鹽人麵果(製法見2)3枚,水煎含咽。
4.解酒:鹽人麵果(製法見2)5枚,水煎服。
5.風疹成塊,全身瘙癢:人麵果(或幹品)3~5枚,水煎服。另取10~30枚,食鹽少許,加水適量煎取濃汁,擦洗患處,1日2~3次。
燈籠果為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別名醋栗、狗葡萄。主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7—8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或生用。
【成分】含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及糖、維生素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解表之功效,適用於感冒等症。
【用量用法】15~25g。生食或水煎服。
【注意事項】胃酸過多者慎用。
【配方參考】感冒:燈籠果20g,水煎服。
鹿梨為薔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實。別名樹梨、酸梨、野梨、山梨、鼠梨。主產於廣東、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地。9月果實成熟時采摘。
【成分】含糖類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澀腸之功效,主要用於腹瀉、痢疾等症。
【用量用法】適量。水煎服或生食。
【配方參考】痢疾、腹瀉:鹿梨適量,水煎服;或鹿梨煨熟食用,每次2~3枚,每日2次。
番石榴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成熟果實。別名番桃、花稔、雞屎果。主產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福建等地。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生食或曬幹。
【成分】含維生素C、果糖、葡萄糖、蔗糖、穀氨酸、蛋白質、蘋果酸、檸檬酸、β—穀甾醇、槲皮素、番石榴苷及鞣質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收斂、止瀉、止血之功效,適用於急性胃腸炎、痢疾腹瀉、小兒腹瀉、痔瘡出血、疼痛等病症。
此外,還可用於糖尿病的輔助療法、急、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用量用法】10~30g。生食或水煎服。
【注意事項】不宜大量服用;有實熱便秘者忌服。
【配方參考】
1.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性腹瀉、痢疾:鮮番石榴250g(搗爛),水煎服,每日3次。
2.小兒腹瀉:幹番石榴30g,炒黃,加水煎,1日內分3~4次服完。
3.痔瘡出血,疼痛:鮮番石榴或幹品適量,水煎服。
4.糖尿病的輔助治療:鮮番石榴250g,榨汁,分3次於飯前服。
5.急、慢性咽喉炎,音啞:番石榴幹品90g,水煎代茶飲。
6.解巴豆毒:番石榴、土炒白術、石榴皮各15g,清水750ml,前至500ml飲服。
陽桃為酢漿草科植物陽桃的果實。別名五斂子、五梭子、山斂、楊桃、木踏子、酸五梭、鬼桃。主產於我國東南部及雲南等地。秋、冬季采摘成熟果實。
【成分】鮮果肉含水分、草酸、檸檬酸、蘋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脂肪等;種子含油、水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清熱生津、涼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風熱咳嗽、煩渴、口糜、牙痛等症。
2.本品具有利水之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石淋等症。
【用量用法】適量。生食、煎湯或搗汁飲。
【注意事項】不宜多食,多食冷脾胃、動泄澼。
【配方參考】
1.風熱咳嗽:陽桃適量,生食。1日2次。
2.通石淋:陽桃3~5枚,和蜜煎湯服。
3.瘧母痞塊:陽桃5~8枚,搗爛絞汁,每次100ml,1日2次,溫開水送服。
胡頹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果實。別名蒲頹子、半含春、甜棒捶、牛奶子、石滾子、柿蒲、田蒲、漿米草、甜果兒、潘桑果、野棗子、蒲栗子。主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陝西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摘。
【成分】含糖類、有機酸、鞣質及揮發油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消食和胃、澀腸止痢之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腹瀉、痢疾等症。
2.本品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等症。
此外,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用法】15~30g。生食或水煎服。
【配方參考】
1.消化不良,胸腹脹悶:鮮胡頹子30g,去核食用。
2.痢疾、腹瀉:鮮胡頹子60g,連核打爛,衝開水食用,每日3次。
3.肺熱喘咳:鮮胡頹子50g(或幹果30g),冰糖30g,隔水燉爛後吃,每日1次。
4.扭傷:胡頹子500g,米酒1000g,浸泡10天(每天搖動2~3次)。每次服30g,每日2次,同時用少量胡頹子酒擦患處。
五眼果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的果實。別名南酸棗、山棗、牛眼果、酸果。主產於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浙江、貴州等地。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摘。
【成分】含有機酸、維生素、鞣質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消食化滯、收斂、止痛之功效,適用於食滯腹痛、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等症。
【用量用法】2~3枚。生食或搗汁飲或水煎服。
【注意事項】胃酸過多及潰瘍病患者不宜食用。
【配方參考】
1.食滯腹痛、消化不良:鮮五眼果2枚,生食,每日2次。
2.痢疾、腸炎引起的腹瀉、腹痛:鮮五眼果2~3枚,搗爛後加紅糖30~50g,水煎服。
蒲桃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果實。別名香果、水蒲桃。主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成分】含糖類、多種維生素、鞣質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收斂之功效,適用於呃逆、肺虛寒咳、腸炎、痢疾引起的腹瀉、腹痛等症。
此外,還可用脘腹脹滿、痔瘡出血等症。
【用量用法】適量。生食或水煎服。
【配方參考】
1.呃逆:鮮蒲桃30~50g,去核食用。
2.肺虛寒咳:鮮蒲桃50g,冰糖15g,燉爛去核食用,每日2次。
3.腸炎、痢疾引起的腹瀉、腹痛:鮮蒲桃50g,水煎服,1日2次。
4.痔瘡出血:蒲桃肉50g,果核30g(炒黃),用果核煎湯送服蒲桃肉,1日2次。
5.脘腹脹滿:鮮蒲桃30g,去核食用,1日2次。
鳳眼果為梧桐科植物蘋婆的種子。別名蘋婆、頻婆果、九層皮、潘安果、七姐果、富貴子。主產於廣東、廣西、貴州等。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去其外皮,取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