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為鯡科動物鰣魚的肉或全體。別名瘟魚、三黎、三來、時魚。分布東海、南海、黃海、渤海等水域。四季皆捕,春季最多,鮮用。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鈣、磷、鐵、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B1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開胃健脾、補虛勞之功效。適用於勞傷虛羸、脾虛納呆、小兒疳積、產後乳少等症。

2.具有行水消腫、利濕之功效。適用於營養不良、水腫、黃疸、便血等症。

3.此外具有消炎解毒、潤肺之功效。適用於咳嗽、潰瘍久不收斂、癰腫、淋病等症。

4.鰣魚為初夏季節性名貴魚類。其肉多脂肪,極為細嫩,宜清蒸食用。鮮嫩無比,味極肥美,為酒席之珍品,宜常食。

【用量用法】內服適量。

【注意事項】鰣魚刺小而多,易鯁咽喉。

【配方參考】

1.補虛羸:鰣魚肉250g,人參15g,煮熟飲湯食肉。

2.久咳:鰣魚150g,冰糖水煮食。每日1劑。

3.水腫:鰣魚150g,薏米5g,共煮熟食之。

4.黃疸型肝炎、高血壓、糖尿病:鰣魚200g,玉米須100g,入瓦鍋內煮爛,隔1日服1劑。

戟魚為科動物長吻的肉。別名白戟魚、闊口魚、白等。分布長江流域。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適用於體虛、脾胃虛寒所致飲食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配方參考】

1.體虛(病後和產後):魚肉150g,黨參15g,加蔥、薑調料燉熟,飲湯食肉。

2.飲食不振、消化不良、魚肉150g,山楂7枚,共煮熟食之。

鱅魚為鯉科動物鱅魚的肉。別名包頭魚、黑鰱、花鰱、裏、胖頭魚、黑包頭魚等。分布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等水域。

【成分與藥理作用】本品可食部含蛋白質、脂肪、肽、氨基酸、脂類、多種維生素等。膽汁具有暫短的降壓作用,加大劑量,則降壓作用持久。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健腦、去頭眩之功效。適用於風寒頭痛、婦女頭暈等症。

2.具有暖胃補虛、益筋骨之功效。適用於胃寒、腰膝酸軟、高血壓等症。

【用量用法】內服100~200g,燉、煮服。

【注意事項】鱅魚膽有毒,降壓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故臨床使用需慎重。此外,近年來常發生吞服鱅魚膽中毒的病例。

【配方參考】

1.眩暈、老年多痰:鱅魚1條,核桃仁15g,共煮熟服之。

2.疣:鱅魚1條,薏米20g,煮食。

3.高血壓:鮮鱅魚肉250g,經油煎、燉熟,加鹽調味服之。宜常服用。

4.婦女頭暈:鱅魚頭1個(250g左右),生蔥6條,米酒100ml,水300ml,先將魚頭煎香,加調料燉熟服之。

5.風寒頭痛:鱅魚頭1個,川芎10g,白芷15g,生薑少許,水1000ml,煎成200ml,加黃酒20ml,熱服,蓋被出汗,即愈。

鰒魚為鮑科動物九孔鮑或盤大鮑的全體。別名鮑魚、石決明、鏡麵魚、明目魚等。分布於東海和南海。春、夏、秋三季均可捕捉,以春末夏初最為肥滿。

【成分與藥理作用】本品可食部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其中無機物質、鈉在套膜中含量最高;而鎘、鐵、鎂、鈣等內髒含量最高。貝殼主要由碳酸鈣組成,其內層角質殼蛋白經鹽酸水解得16種氨基酸。鮑魚汁具有抗Polyoma及流行性感冒病毒作用。殼提取液具有抗凝、抗菌、耐缺氧作用,並具有增加灌流量,擴張氣管、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潤燥、利腸之功效。用於大便秘結等症。

2.具有調經、補血之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失血過多等症。

【用量用法】內服,煮食或煎湯。

【注意事項】其體堅難化,故脾胃弱者以燒湯飲用為好。

【配方參考】

1.女子血枯病傷肝:鰒魚煮湯服之。

2.乳汁不通:鰒魚2條,麻仁15g,加調料煮熟,飲湯食肉,連服3~4天。

3.大便秘結:鰒魚肉100g,柏子仁30g,煮爛服之。

綠鰭馬麵魨為革科動物綠鰭馬麵魨的肉。別名剝皮魚、麵包魚、橡皮魚、羊魚、燒燒魚等。分布東海、南海、渤海、黃海。

【成分與藥理作用】本品含水分、蛋白質、脂肪、灰分。每100g肉含鈣9mg、磷88mg、鐵2.7mg,尚含肌動球蛋白。冰貯鮮魚含少量組織胺。魚肝具有降血脂作用,並使血清轉氨酶降低。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飲食不振等症。

2.尚具有鎮痛止血之功效。適用於消化道出血,乳腺炎等症。

【用量用法】內服100~200g。

【配方參考】

1.治消化道出血:將魚搗成糊狀,用紗布濾汁,每日服5~10ml。

2.乳腺炎:將魚焙幹,研成細末,黃酒衝服,每次3~5g,日2次。

3.胃病:鹹魚肉煮湯服。

4.食積不化、胸腹脹滿:剝皮魚250g,山楂7枚,燉熟後服之。

海烏魚為狗母魚科動物多齒蛇鯔的肉。別名丁魚、多齒蛇鯔、海鳥、九儀、丁魚、疏鱗、薄鱗等。分布東海、南海。

【成分與藥理作用】本品含肌動球蛋白、肌漿蛋白、可凝固肌漿蛋白、二甲基胺、溶血卵磷脂酶及肽類、氨基酸、脂類、糖類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健脾補氣之功效。適用於遺尿、夜尿、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用量用法】內服100~200g。

【配方參考】

1.遺尿、夜尿多:鮮魚肉100g,煮飯、粥、湯食、宜長食方可奏效。

2.小兒麻痹後遺症(腳關節麻痹、不能行走):鮮魚醃1夜,煮湯、粥經常食用。

3.扁桃體炎:魚尾10枚,曬幹,煆灰成細粉,加冰片少許研末,混勻,吹入咽喉。

海蛾為海蛾魚科動物海蛾的肉。別名海麻雀、海燕等。分布東海、南海。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肽類、氨基酸、脂類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腎虛、陽痿、滑精、早泄等症。

2.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小兒氣管炎、麻疹、腹瀉等症。

3.尚具有軟堅散結之功效。適用瘰鬁、癭瘤等。

【用量用法】內服7~10條。

【注意事項】多食易發疥動風。

【配方參考】

1.小兒麻疹後腹瀉:鮮魚淡水洗淨,曬幹,存於幹燥處,用時水煎服,療效較好。

2.小兒氣管炎、麻疹:海蛾3條,淡水洗淨,燉服。

3.甲狀腺腫瘤:海蛾魚幹7條與瘦豬肉煮湯食,每日1次,3~4次即可見效。

4.陽痿、遺精:海蛾魚10條,山茱萸10g,加蔥、薑燉服。宜常食。

麻魚為鯉科動物厚唇重唇魚的肉。別名麻花魚、重唇花魚。分布青海、甘肅、四川等省長江和黃河上遊。全國可捕,捕後洗淨,去內髒,曬幹研末備用。

【成分】本品含嘧啶核苷、蛋白質、脂類、糖類、氨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