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鰻為七鰻鰓科動物七鍶镘的全體。別名七鍶鰻、七星子魚等。分布黑龍江、圖們江、烏蘇裏江、鬆花江等東北水域。
【成分】八目鰻肉除含一般營養成分外,其維生素A的含量較一般魚類高,每克約含99~980國際單位(平均300國際單位);魚皮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也較其他魚類高,且腹皮的含量較背皮高。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滋補強壯之功效。適用於體虛、四肢無力等症。
2.具有通經活絡、明目之功效。適用於夜盲症、角膜幹燥等症。
3.此外,本品含脂較高,為貴重的食用魚類。
【用量用法】煮食100~200g。
【注意事項】瘡痔、濕疹患者慎服。
【配方參考】
1.夜盲症、角膜幹燥:八目鰻風幹備用,日食2次,每次1條,作菜肴佐餐。
2.滋補強壯:八目鰻150g,冬蟲夏草15g,加蔥、薑等調料煮食。
石鯽為鯉科動物華鰁的肉。別名山鯽魚、老母豬魚、華鰁、花石鯽、山鯉子、脂鰁、。分布長江和黑龍江的幹、支流及附屬的湖泊、河流中。捕捉後,去內髒,洗淨,鮮用或醃幹備用。
【成分】本品含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之功效。適用於水腫、瘡癰、熱淋等症。
2.具有安胃和中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3.此外,石鯽醃食味道極佳。
【用量用法】內服:煮、醃食,100~250g。
【配方參考】
1.水腫:石鯽1條,去鱗及內髒,淡煮,或湯內加少許鹽,食之。
2.食欲不振,乏力:石鯽1條,去鱗及內髒,山藥15g,山楂5枚,加蔥、薑等調料共燉食之。宜常食。
銀魚為銀科動物尖頭銀魚的全體。別名麵條魚、銀條魚、殘鱠魚。分布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捕後洗淨備用。
【成分與藥理作用】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補虛、寬中健胃之功效。適用於體虛、營養不良、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等症。
2.具有潤肺、止咳之功效。適用於肺虛、咳嗽等症。
3.尚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4.此外,銀魚體色白,肉細嫩,無鱗無刺,鮮甜腴美,久負盛名,是珍貴的食用魚類。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30~90g。
【配方參考】
1.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銀魚幹50g,金針菜60g,山楂5枚,共燉食之。
2.體虛、缺乏營養:銀魚(鮮)150g,大棗10枚,加蔥、薑等調料共燉食之。
3.小兒疳積,麵黃肌瘦:銀魚幹50g,雞蛋2個,炒食。
4.咳嗽:銀魚幹30g,淡菜15g,共燉食之。
5.產後虛弱:鮮銀魚100g,精肉50g,大棗10枚,共煮食之。
海鰻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肉。別名慈鰻、海鰻鱺、慈鰻鱺、狗魚、狗頭鰻、狼牙、即勾、勾魚等。分布渤海、黃海、南海、東海。全年捕撈,鮮用。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適用於皮膚惡瘡、疥癬、痔瘺等症。
2.本品肉質細嫩,味鮮美,為上等的食用魚類,宜常食。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100~200g。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少食。
【配方參考】
1.關節腫痛:海鰻去內髒,洗淨,在鍋內煎黃,加糖酒燉透食之。
2.胃病、反胃:海鰻剖腹,取出未消化的食物(最好是未消化的魚類)曬幹,煆脆研末衝服,每服6g,日2次。
魴魚為鯉科動物三角魴的肉。別名、鯿魚、平胸鯿、法羅魚、三角魴、花邊、火燒鯿、烏鯿等。分布各大江河、湖泊中。四季可捕,捕後去鱗和內髒,淨洗鮮用。
【成分】本品含多種氨基酸、鐵、磷、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調胃健脾之功效。適用於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
2.此外,魴魚為河鮮珍品,河南民謠有:“伊洛鯉魴,美如牛羊”之稱。
【用量用法】燉湯服用100~200g。
【注意事項】患疳、痢者勿食。
【配方參考】
1.補脾養胃、益氣強身:魴魚500g(去鱗及內髒,切塊),生薑3片,陳皮3g,胡椒適量,水煮熟後食之。
2.食少,消化不良:魴魚200g,黨參15g,山藥10g,共煎,熟後去藥食魚飲湯。
3.手術後調理:魴魚清蒸,以其肉蘸麻醬食之。
4.腹脹納呆:魴魚150g,蒜5g,共煮食之。
5.失眠:魴魚150g,蓮子10g,共煮食之。
6.浮腫:魴魚150g,米仁15g,共煮食之。
黃鯝魚為鯉科動物黃尾蜜鯝的肉。別名黃姑子、黃骨魚、黃板、黃尾、黃片、黃尾刀。主要分布長江流域。在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福建及廣東等地亦有。四季可捕,捕後,除內髒,鮮用。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灰分、鈣、磷、鐵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溫中健脾之功效。適用於胃寒泄瀉。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100~200g。
【注意事項】多食可使人發熱口渴。
【配方參考】胃寒泄瀉:黃鯝魚200g,白術15g,生薑3g,水煮熟後,飲湯食魚。
敏魚為石首科動物魚的肉。別名敏魚、敏子、米魚等。分布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水域。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等。
【應用思路】本品含脂較高,味道鮮美,為名貴的食用魚類,是補虛之佳品,對病後,產後體虛尤佳。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100~200g。
【配方參考】
1.健筋骨、強體力、聰兒耳:魚1條,去鱗及去髒,加蔥、薑等調料燉食,宜長服。
2.病後、產後體虛:魚肉150g,黃芪、黨參各15g,加蔥、薑等調料共煮。去藥飲湯食魚。
鯉魚為鯉科動物魚的肉。別名黃頰、魚、生母魚、鰥魚、黃頰魚、竹魚、竿魚、杆條魚、黃、水老虎等。我國除西北、西南外,分布全國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中。捕後鮮用。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鈣、磷、鐵等。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溫中、益胃、止嘔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反胃吐食、消化不良等症。
2.近來,常用於化療期癌腫病人,其嘔吐症狀明顯減輕,且能保持食欲。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100~200g。
【配方參考】
1.胃虛嘔逆:魚肉150g,柿蒂2枚(或刀豆9g),加調料煮食。
2.胃寒冷痛:魚肉150g,肉桂5g,加薑、蔥或紅糖適量煮食。
青魚為鯉科動物鋸倒刺的肉。別名青竹、青魚、竹、青竹鯉、青鰣鯉、據倒刺等。分布雲南、元江流域、西江上遊及海南島。
捕後,去鱗及內髒,鮮用。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等。
【應用思路】本品具有溫中補虛、壯陽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飲食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軟、陽痿、遺尿等症。
【用量用法】燉湯內服,100~200g。
【注意事項】本品性溫,陰虛火旺者慎服。
【配方參考】
1.陽痿、早泄:魚肉150g,加蔥、薑及蝦米適量,燉熟後食之。或鲃魚、酒糟同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