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贈劍(1 / 2)

我原以為段竟琮必有要事,不曾想直到日落,他一直與我談論道法,或是聊些往日瑣事。

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二歲那年剛入恒黎宮的日子,那時我還是個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好奇的小姑娘,天天追在段竟琮身後,傻乎乎地喊道:“竟琮哥哥,等等我啊……”

……

眼見太陽便要落山,段竟琮忽然道:“靖平,你可還記得你初進宮時,雖隻有十二歲,看我練劍,也來跟師傅學過。那時我還曾指導過你一番,不知你今日可願陪我再練練手?”

我已好久不使長劍,劍法難免生疏,段竟琮卻在近幾年涼寧平定內亂之中不時上陣殺敵,劍法必已不同往日。

我看著他目中希冀,忽然想到從前一起打鬧的時光,不忍拂了他的意,又想他隻是與我切磋而已,便道:“我去取劍。”說罷便欲喚漪水去拿劍。

“不必了,”段竟琮道,“我這裏恰有寶劍一雙,你我各執一柄吧!”說著便有門外侍從進前將寶劍奉上。

我看那一雙寶劍璀璨奪目,劍鞘上各鑲嵌紅綠寶石一枚。段竟琮將嵌有綠寶石的那柄長劍遞給我,自己執了紅色那柄,便與我前往璿璣宮後的空地,切磋劍法。

我將長劍抽出劍鞘,但見寒光閃爍,銳氣非常,心知能得段竟琮青眼,必非凡品。當下不敢怠慢,忙斂了心神,與段竟琮過招。

我已近兩年不曾使劍,身法難免有滯。而段竟琮的劍法比起四五年前,卻是突飛猛進。

我見他劍法精妙,招招製勝,隻得倚仗自己的身法輕功,以守為攻。拆了百招有餘,我已顯出頹勢,他見我力不從心,便收了劍,道:“你劍法退步了。”

“不是我退步,是你劍法大增。”我笑道,“你是劍不離手,我卻幾年不使長劍,原就沒想贏你。不過我看得出來,你已讓了我許多招了。”

段竟琮甚是高興,笑道:“巧舌如簧,今日便饒了你。”說罷將劍遞給侍從,道,“時候不早,我該走了。九熙太子蕭崎病逝,蕭崎之子蕭逢譽要封為王太孫了,父王命我前去觀禮祝賀。一來一回,需得三四個月。四月之後,我再來瞧你。”

原來九熙生變了。九熙國地處北方,春日亦是料峭。早便聽說蕭崎重病纏身,過不了今春。

好在老國主蕭欒身子依舊硬朗,在位近六十年仍舊精神矍鑠,倒是他的兒子蕭崎做了四十幾年的太子,未等到繼位便死在了親爹前麵。不過蕭崎的兒子蕭逢譽尚算成器,亦是名滿天下。老國主若將王位傳到這位王孫手中,也算放心。

倒是……若蕭逢譽登基,那涼寧雄霸九州的路,便是更難了。

我知他此去九熙,明為賀禮,暗中也定會探一番虛實,便委婉道:“涼寧雖地處西部,然恒京偏安西南,氣候溫暖濕潤。九熙地處北方,已過了冥河,雖已是春日,但畢竟幹燥,你要小心火氣。”

段竟琮見我話中大有深意,便道:“我省得的。你在這裏,有什麼事,一定記得告訴宮裏,父王其實待你還是很好的。”他仿佛很高興,又道,“你可知咱們剛剛使的是什麼劍?”

其實我早已猜到:“莫不是當世四大神兵中的‘青鸞’、‘火鳳’?”

段竟琮點頭笑道:“青鸞火鳳,龍吟驚鴻。你猜的不錯,這兩把便是舉世無雙的青鸞劍、火鳳劍。”

“今日托了太子殿下的福,我也有幸識得兩柄絕世神兵,”說著我便將手中那柄青鸞劍奉上道,“物歸原主。”

段竟琮睨了我一眼,卻不接過,道:“你父親武將出身,你愛劍成癡,又使得一手好劍。這柄青鸞,四年前我便想贈給你了。奈何你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