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英國人恢複了開辟東北新航路的探險。此時,英國人已經從俄國人那裏得到了關於歐洲東北海岸、鄂畢河以及北方洋冰海的充分可靠的資料,同時他們還吸取了威洛比失事的慘痛教訓,總結了巴羅失利的原因。
莫斯科公司準備了2艘船,擬先沿巴羅走過的航線到達瓦伊加奇島甚至喀拉海,然後再往東航行,到達中國及其領地,並要在中國境內到達汗八裏城(北京)和行在(杭州)。兩船總噸位僅70噸,乘員約20人,由彼特和傑克明指揮。他們倆此前都參加過對東北航路或西北航路的探險。兩船也滿載各種貨物。關於這次探險活動有4份重要文獻保存下來:以彼特和傑克明的名義下達的三個訓令和根據彼特的航海日誌編纂的一本筆記。
從這些文獻可知,他們在1580年5月底駛出泰晤士河河口,後來到達挪威海岸。6月23日駛抵瓦爾德港。傑克明的船需要修理,他們約定在瓦伊加奇島會合,彼特便獨自向東航行。7月10日彼特到達新地島,7月23-24日,彼特穿過瓦伊加奇島和大陸之間的尤戈爾海峽,駛進喀拉海。彼特沿海岸向東南航進,最後到達拜達拉塔灣入口處。彼特在這裏遇到了傑克明,他的航線不清楚。他們在喀拉海的浮冰和濃霧中迷路徘徊了3個星期,後被迫返航。他們重新穿越尤戈爾海峽,進入伯朝拉海,向西歸去。8月22日兩船失散。由於氣候惡劣,彼特於1580年12月才返回英國。傑克明被迫在挪威的一個港口越冬。1581年2月,傑克明的船與一隻丹麥船一起駛向冰島,後失蹤不回。
就這樣,英俄新航路擴展延伸到喀拉海南部。不過,由於俄羅斯的地理發現也在進行,所以他們到達的地區仍是俄國人已到已知的地區。其中的一些地理發現(如發現尤戈爾海峽)隻能算重新發現或二次發現。
從此,英國人打通去中國的東北航道的希望破滅了。在東北航路上發現陸地並把它們變成英國領地的希望也破滅了。他們不再做新的努力了,盡管他們已到達的海灣與鄂畢河河口海灣鄂畢灣隻隔著一個不很大的半島亞馬爾半島(寬200公裏,長550公裏)。而鄂畢河的上遊源頭已到了蒙古高原西北部,進入了中國新疆(支流額爾齊斯河),抵達蒙古國西北邊陲(幹流)。
一些英國史家認為,此後1584年,還有莫斯科公司的人員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啟航,渡過喀拉海到達了鄂畢灣。如果確有其事的話,有關此次探險的人名、船隻、人員、航線、文獻、文物等各種情況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