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自非官方國際學術組織的報告(1 / 3)

人類實踐活動所造成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巨大主體能動性,同時又加深了人們既向往進步又對進步的後果心存恐懼的矛盾意識。恩格斯曾描繪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卻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導致這些民族的泯滅的情況。然而,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或許正在重蹈美索不達米亞人、希臘人、小亞細亞人和意大利人的覆轍。人類發展到今天,的確做過不少好事,但同時也做過不少傻事。這些傻事,痛而言之,就是違背規律的事――違背自然規律。毫無疑問,我們已經變得聰明多了,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是,我們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人類所麵臨的生態危機,迫使人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為,不得不感受到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道德責任。

羅馬俱樂部成立於1968年4月,是一個非官方國際性學術研究團體,因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誕生而得名,現共有40多個國家的60多名政治家、學者、科學家、企業家參加。在總體上,羅馬俱樂部的觀點具有生態學的主導傾向,不過其思想一直是發展著的。在第一個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中,它提出了帶有悲觀色彩的極限論思想。該報告認為,人類社會存在五個子係統:兩個增長的子係統(人口、工業)和三個有限的子係統(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環境汙染、農用土地麵積的限製),而增長的子係統和有限的子係統的衝突不可避免,生態萎縮必將到來。

羅馬俱樂部因《增長的極限》而名噪一時,該組織也成了全球問題研究中悲觀主義思潮的代表,它主要圍繞“人類困境”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所謂“人類困境”,簡單地說,就是指人類缺乏對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存意識、自我調節機製、生態平衡危機的認識。人類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卻濫用這種能力,使之遠遠超越人類明智的程度,造成自然界的破壞。羅馬俱樂部的宗旨,就是要忠實、深刻地闡明人類所麵臨的主要困境。那麼,人類麵臨著哪些主要困境?

(一)全球麵臨的生態危機

1988年羅馬俱樂部負責人在回答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記者的采訪時曾說,羅馬俱樂部的基本目標是用戰略眼光來觀察人類所麵臨的一些基本問題。除了戰爭與和平這樣的整體問題之外,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世界人口的增長及其對環境和政治危機的影響。人口問題、環境、能源使用、動物遷徙、因溫室效應而引起的海平麵上升等現象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結果將會對人類的生存條件產生威脅,使人類回複到一種野蠻的狀態,造成人類社會全麵崩潰。世界所麵臨的生態危機,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人口爆炸

羅馬俱樂部把人口的增長叫做“不治之症的癌症轉移”。羅馬俱樂部認為,由於人活的時間增長而又不降低人口出生率,帶來了人口爆炸和個人消費需求的爆炸。源源不斷降世的人類正耗盡各類食物,並擠滿地球的每一寸生存空間。

墨西哥城市中心廣場附近的墨洛斯區嘈雜擁擠,縱橫交錯的狹窄街道構成了一個陰森森的世界。每個天井周圍都是些簡陋的窩棚。每個窩棚裏居住著一個五口之家,天井背後的唯一兩個澡堂要供100人使用,空氣中充斥著油汙的臭味,蒼蠅到處亂飛。在墨西哥城市郊的窩棚中還生活著幾萬人,那裏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地下陰溝。垃圾和糞便四處皆是,臭氣熏天。而且,那裏老鼠與人類為伍,十分猖獗。

對於上流人士來說,這些景象似乎是科幻小說中經過核大戰浩劫後文明衰落的表現。墨西哥城的人口由30年前的900萬增至目前的2500萬,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對墨西哥城來說,受到打擊的不是核武器,而是人口爆炸。

說到底,對地球環境威脅最大的問題莫過於人口爆炸。當我們於上世紀初降生人世時,世界大約隻有18億人口,而現在世界人口正向60億邁近。本世紀,世界人口將翻一番,其中90%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而以非洲為最。在今後的30年間,肯尼亞的人口將由2300萬增至7900萬(年增長率為4%),尼日利亞人口將由11200萬增至27400萬(年增長率為3%)。巴西、中國、印度、印尼的增長率要低一些,但由於基數大,人口實際增長也很驚人。

在最窮的國家中,人口增長率已超過了這些國家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能力。於是,樹木被砍伐用做燃料,草坪被牲畜吃個精光,農民無望地翻耕著貧瘠的土地。在非洲的西部,過去的10年中令人震驚的饑荒景象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在人口增長的背後,世界的物質財富也大大增加了。特別是在工業化的國家裏,我們所有人都在消費並需求更多的能源、更多和更高級的食物,使用更多的化學製品。如果將越來越多的人口數字同日益增長的人均需求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整個人類的活動,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對整個星球的影響都增加了20-40倍。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生態學家正敦促世界人民在下個10年中將全球人口出生率減少一半。但是,阻止人口增長的這一進程的阻力仍舊很大。在許多國家,多生多育的文化觀念根深蒂固,貧困地區的家庭將孩子視為擺脫貧困的希望。在一些地方,孩子越多,作為父親的男子漢的形象就越高大,在肯尼亞,就有一個叫做鄧尼亞的男子自豪地吹噓他是497個孩子的父親。宗教則更是一個大障礙。

人口的增長加上消費需求的增長,使得人類對自然係統的壓力直線上升,這將是人類陷入悲慘和不幸的根源。

2.資源枯竭

羅馬俱樂部認為,人類對於地球供養能力的局限性過於無知,人類貪婪的欲望致使維持人類生活的四大係統――土地、牧場、森林、漁業受到過度開發,全球的生態係統正受到人類掠奪性的威脅。

以森林為例。由於過度采伐與開墾,世界上的森林幾乎每年減少約1%,熱帶雨林地區每年減少1130公頃的森林。日本《時事周刊》1999年7月15日文章報道:森林已減少到1萬年前的1/2。大約1萬年以前,地球被62億公頃的森林覆蓋著。地球上的陸地麵積大約為130億公頃,因此,地表麵的1/2是由綠色的森林覆蓋著的。據1960年左右的統計,森林麵積約有40億公頃,現在已劇減到28億公頃。

最近破壞的大部分森林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的熱帶森林。在中國,以“植物王國”馳譽中外的雲南西雙版納,解放初有原始森林約1900萬畝,現在估計隻有700多萬畝,其中真正保存得完好的自然保護區僅剩下300多萬畝。站在猛養山上俯瞰西雙版納,但見綠色森林中分布著一片片、一塊塊被焚毀過的黑色和棕紅色的土地,昔日莽莽蒼蒼的原始林,支離破碎,孤立殘存。站在自治州首府允景洪鎮遙看四方,荒山裸地,大有四麵擁來,步步緊逼之勢。當地居民說,三四十年前,鎮周圍古木參天,郊外一股股清流長年不息,渴了用手捧起就喝,就那麼幾十年的時間,林子不見了,水有的斷流了,有的變渾了。1956年普查時,海南島全島尚有天然林1295萬畝,現在已減到497萬畝,木材蓄積量也由1億立方米降到不足3千萬立方米,全島每年淨消耗森林近30萬畝。昔日原始森林遍布廣西全區,而今已是鳳毛麟角。著名的熱帶林區十萬大山,經過數十年掠奪式砍伐,如今已難見舊貌。僅僅三四十年時間,我國就有一半以上的熱帶森林消失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說,自1982年起人類每年破壞的熱帶森林平均約有1130萬公頃。而人造林一年隻增加110萬公頃。2000年美國公布的《2050年的地球》一文指出,到2050年前,世界森林的麵積每年將以800萬至200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換個角度說,目前人類正以每分鍾50公頃的速度進行破壞,按這種采伐速度計算,現在仍然保持的900萬平方公裏的熱帶森林隻能再伐20年。20年之後,每個人所享有的森林資源將隻有今天的百分之一。

其他係統如土地、牧場、水源等同樣危機重重。

3.環境的汙染

羅馬俱樂部認為,現在環境汙染的增長率比人口的增長率還要高。人類通過人生世界的單純擴張,到處傾倒越來越多的廢物、毒物,毀壞著成千上萬的物種和自然棲息地。

(1)生物的死亡

毀林引起的災害人們容易看到,可毀林對物種的巨大衝擊,卻鮮為人知。隨著整個熱帶雨林生態係統的破壞,成千上萬的動植物已經或正在滅絕。科學家預言,一旦熱帶森林毀掉,將有至少80%的植物和400萬種物種隨之消失。在整個星球上,無論陸地和海洋,人類同動植物之間正進行著一場戰爭,而這隻不過是人類肆無忌憚的縮影。據統計,目前已經有2.5萬種植物和1000多種動物受到早期滅絕的威脅,估計將有50萬至100萬種在本世紀初期為人類行為所消滅。地球上本來有2500萬種野生物種,迄今已消失近1000萬種。近兩個世紀以來,僅野生動植物就消失了1000種以上,高等植物每年有200餘種滅絕。我國的情況是,每消失一萬畝熱帶森林,就有一個物種瀕於危境。

在海南島,已有子京、花梨、綠南、石梓、坡壘等幾十種珍貴用材和經濟樹種絕跡;在廣西,蜆木、擎天樹已少得可憐。近二三十年間,僅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一個區就有近30種高等植物滅絕。有關專家估計,雲南熱帶林區已受到威脅的生物種類有600-700種,到2050年,受到威脅的種類將增至1500-19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