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嗎?一天的學習之後,獨居小室,或臥或坐,信手拈出精神食糧,蜷縮在床頭或座椅中,和老子騎著青牛出關,討論“道”和“德”的真諦;和莊周一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禦風而行作逍遙遊;和太史公研讀那“無韻之離騷”的精深;和曹文軒在草房子相會,感受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淒美……
疲憊的身心頓時輕鬆,沉浸在另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裏,真可謂快樂的享受啊!
書生的快樂,不僅在於知識的增加,更多的還在於喜愛書中純淨遼闊的精神世界。
老子“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超脫,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勤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蕩滌了胸中的雜質,梳理了浮躁的心靈。這是靈魂的升華,人格的陶冶。看看,在《道德經》中,我們學到處世的超脫;在《誡子訓》中,我們學到為人的淡泊;在《正氣歌》中,我們學到人格的正直……這些收獲無一不是快樂的享受。
書中的淡泊溫厚充實了我成長的心智,書中的犀利深刻拭亮了我懵懂的雙眼,書中的慷慨激昂鼓起了我向前的風帆,而智者的睿語讓我不斷警醒自己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走出坦蕩,走出正氣。感受著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深邃精妙,這是對思想的磨礪。清醒、深刻,而又快樂地磨礪著。
書生生活,為何不是最快樂的生活呢?
書生生活,為何不是生活中的最大快樂呢?
“總評”
名字在心不在碑
那一年遊開封,在堂堂“開封府”大門右側的亭子裏,矗立著一塊兩米多高的石碑——開封府題名記碑。碑上密密麻麻鐫刻著一份名單,一共一百八十三人。在北宋時代,從建隆元年至崇寧四年的一百四十多年裏,他們是坐鎮首都的曆任開封知府。
大家的目光在石碑上逡巡,卻唯獨沒發現包拯的名字。這時,導遊指著石碑上第三排名字中間的一片空白,說:“這是第九十三任開封知府包拯。”
點評欄
這片空白,因為磨得油黑發亮,所以雖然無字,在斑駁的碑麵上反而更加突出了。
為什麼曆任開封知府中,獨獨包拯的名字被人磨掉?有人問:“是不是因為包拯開罪權貴太多,仇人出於泄憤,有意把包公的名字鑿去了?”
“不是。”導遊講述真實的來曆,原來“包公的名字是被撫摸掉的,是被曆朝曆代的遊人百姓撫摸掉的”。據說,這塊開封府題名記碑的原碑,現藏於開封市博物館。原碑上麵的“包拯”,就已經被宋代的百姓撫摸出了深深的指痕,遠在南宋時期,就曾有人記述:“開封府尹題名……獨包孝肅公(包拯卒後,朝廷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姓名常為人所指,指痕甚深。”如今,“開封府”的這塊仿碑,將古人的指痕如實複製下來了。而今天的遊人百姓,又將新鮮的指痕一層一層地覆蓋上去,將這處凹痕磨得更新,磨得更深。
悠悠九百年,手指猶如潮汐一般,那一陣陣一遍遍無以數計的深情的觸摸,飽含著人們對不畏權勢而秉公執法的包拯的無限景仰。我們的思緒一下子穿透了歲月的壁壘,貫通了古今。是的,名字在心不在碑,為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著他。
“總評”
個性展示
一、個性立意
立意示範:
閱讀以下提示,根據要求作文。
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之外,以下現象也大量進入我們的視野,請看一組社會廣角鏡——
鏡頭一:武俠小說風靡了幾代讀者,其實以俠為人格理想,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精神傳統;言情小說則往往將花樣年華與感傷情感交織在一起,這都是作品吸引眾多青少年讀者的原因。
鏡頭二:中學時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學子的生活,幼稚與成熟,青春與成長,追求與迷茫,是一種難解的情結,在校園的綠草地上總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卡通、音像製品、韓劇、休閑報刊及時裝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對當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審視和辨析。談談它們對你的成長正在形成怎樣的影響。
文章不少於800字,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示例一: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壺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朦朧中,詩仙李白吟著詩,在曆史深處向我回眸淺笑。一葉扁舟,悠悠地駛向曆史深處文學的長河……
我心靈上厚重的積灰仿佛一掃而空,心中有了單純與明朗的詩意。我抬頭高吟“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然而,巨幅廣告牌上閃爍的霓虹燈刺痛了我的雙眼;當我期盼“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動,一陣清脆的手機鈴聲敲碎了我的思緒。我環顧四周,同學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屬搖滾中,某乙陶醉於《一簾幽夢》,某丙……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是,今天迅猛發達的信息時代,文學天空中的明月卻並不皎潔。審視我們今天的文化生活,我們心中的寧靜便注定要被打破。有多少人知道茨威格?有多少人能夠體味到趙萬裏“靜水流深”的意境?不敢說,我真的不敢說。毋庸置疑,時代潮流浩浩湯湯,今天我們的生活充斥了快餐文化,更有所謂“哈韓哈日”之風侵襲。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符合了當前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符合了爭分奪秒一族的審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滿好奇與夢幻、極易為新鮮事物所動的心理特征,這才得以鋪天蓋地席卷而來。這樣的文化生活充滿刺激、激情與快感,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漢語真正質樸感人的詩意之美與人文關懷,伴隨著青少年的成長也愈走愈遠。它所造成的決非僅是幾句詩的遺忘,更是心靈詩意與真正深刻雋永人文天堂的破滅,是更多單純美好情感的流離失所。與之對立的,是拜金主義和急功近利觀點的滋生和所謂大眾文化的蔓延,實則是缺少文學涵養的低俗和對通俗文化的無端膜拜。
——選自《何處散發弄扁舟》
示例二:
我們並不一定要追趕著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並不是一味地學著人家的樣兒,完全可以做更“高級”的事。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隻知“忙”。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愛國的情操,而不是“愛大米”。
改變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養,而不是隻看搞笑和言情。
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鶴立雞群的素質,如今個性也是潮流,像這種特點,無疑是最“in”的。
周圍的一切,正在對我們的成長形成影響,而它們常常是負麵甚至頹廢的,真是“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但隻要改變自己,我們一樣可以擁有過人的氣質。否則,“後果很嚴重”。
——選自《跟時代一起改變》
評價:
作文題至少包含著兩個方麵:(1)要求同學們了解社會,當然也應包括社會的大眾文化部分。所以,大眾文化進入校園,讓我們通過這個窗口來了解社會,對我們產生有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2)一個人在某一個階段應集中精力幹好一件事,實現一個目標,大眾文化進入校園,對尚未成熟的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是明顯的,決不能輕視。示例一,緊扣“詩意”這一話題,對當今的流行文化進行深刻的辨析和反思,從而對物質豐富而“詩意缺失”的當代生活作出清醒的質疑和批判,從而深情呼喚古典精神的回歸。示例二,作者麵對文明精神的衰落,嚴肅而旗幟鮮明地提出“改變自己”。有趣的是,文章的三個層次,竟是上海前三年的高考作文題(“麵向大海”、“雜”、“忙”)串聯而成,巧妙!這裏選的是此文的結尾部分。
我來立意:
1.
2.
自我評價:
二、個性寫作
寫作示範: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萬物皆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既可指人的名與字,也可指姓名,還可以指事物的名稱與名號。一個名字讓我們浮想聯翩,它是一種文化,背後往往有複雜的故事,豐富的學問。但名字終歸是名字,隻是符號。在善於包裝的社會,我們不能被華美的名字欺騙而認識不到其真相,我們更不能為了私利而用假名或者美名去欺騙別人。
請以“名字斷想”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得抄襲。
點撥:
題型是“材料+命題”式的命題作文,材料與後麵的命題是一種提示關係,對後麵的命題有開拓思路的作用。“以‘名字斷想’為題目”和“以‘名字斷想’為話題”,兩種說法一字之差,卻有本質不同,前者是命題作文,題目不能改動;後者是話題作文,可以自擬題目。
“斷想”,意為片段的感想。感想,就是由接觸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反應。
“名字”人人熟悉,有話可說,寫作空間很大。可實寫,也可虛寫;可寫姓名,也可寫筆名、綽號、網名、族名、國名、商品名、物名等;可以正麵寫,追溯名字的由來,探究名字蘊含的豐富內涵,編織取名、改名的能給人啟迪的故事,肯定名字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也還可以反麵寫,揭露徒有虛名、名不副實的現象,諷刺冒名頂替、重名輕實的做法等。總而言之,就是要緊扣現實,貼近真自我,表達真體驗。
例文一:
名字斷想
湖北宜昌市三峽高中 朱隆基
如果把網絡比喻成一個盛大的化裝舞會,網名則是網民的一張遮蔽真我的麵具;如果把網絡比喻成一個絢麗的川劇舞台,網名則是網民自由多變的臉譜。網名以其紛繁複雜而又令人賞心悅目的方式,反映出網民們不同的才氣、性格和思想。
好的名字,反映出一個人的才氣。
我有一兄,網名“常春藤”,較之吾師的網名“老枯藤”,自然多了幾分年輕人的積極向上與朝氣蓬勃。初看此名,似乎是“美國常春藤大學”——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賓夕法尼亞和哥倫比亞等八所大學的合稱,而後一想似乎又像是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裏“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地攀援上升”的“青春的常青藤”。能想出這樣一網名的人想必不是泛泛之輩,其人才氣,可見一斑。
好的名字,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
有一次遇到一個網名叫“愛因偏袒”的人,第一感覺還以為他是個自不量力的物理愛好者自詡為“愛因斯坦”呢。後來才看明白,想想他也許是對自己的處境不甚滿意,頗有些牢騷,不過從他能如此幽默取名來看,應該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還有一長輩,名曰“別無所求”,了解他的人都佩服他有寬廣的胸襟,自然有很多人願意與他結交。網名透示性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朋友。
好的名字,折射出一個人的思想。
有個朋友,網名擬的非常不錯,叫“鳳舞丹青”。以女性獨有的優雅形象“鳳”開頭,以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詞句結尾,中間一個“舞”字栩栩如生。讓人一看,感覺她即使不是一代女中豪傑,至少也是一方才女,其高遠的誌向、清麗脫俗的網名讓人頷首稱許。又有一朋友,名喚“寒江雪”,難道他就是柳宗元筆下那個“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讓人自然而然地感覺到他所表達的超脫與清高的境界。隻有了解了彼此的思想與追求,才能成為朋友,而網名就成了展示思想的一個小小的窗口。
縱觀當今網絡,我們也發現有些人起的網名實在不敢恭維。
有的網名,格調低下,以醜為美,如“采花大盜”、“氣得你發瘋”等;有的網名,侮辱他人,嘲弄社會,如“你是狗屎”、“拉登是我哥”等;有的網名,色情泛濫,低級下流,不堪入目。分析這些人起名的心態和動機,大致可分為三類:思想不健康,意識有問題;熱衷惡作劇,搞笑過了頭;巴望一“名”驚人,靠歪名嘩眾取寵。
網名起得新穎、別致、有趣、耐看,別人會欣賞你,親近你;網名起得低俗、下流、侮辱他人、嘲弄社會,別人會鄙視你,譴責你。
如果你上網,希望你為自己取一個高雅的網名。
總評:
這是一篇觀點鮮明頗具說理力量的議論文。作者能敏銳地從富有時代氣息的現實生活中選材,以自己上網接觸到的網名為例,解讀網名所蘊涵的才華、性格和思想,抨擊低俗網名,對其種類和取名動機條分縷析,切合題意,觀點深刻,內容充實,體現了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表達上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語言通暢,句式靈活。
例文二:
名字斷想
親愛的妹妹:
你過得好嗎?
自從上次為了你要改名字的事情我們吵了一架,你生著氣回到學校,這麼久了,你沒有給家裏打過電話。我打給你,你又不接。什麼時候你才會不生氣了呢?
你說你的名字不好聽,而且不認識你的人一聽你的名字,會誤以為你是男孩。我可以理解你的這種心情,但是隻要你看得開一點,你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名字,隻是一個人的代號,好不好聽也隻是一個人的主觀判斷。給你取這個名字,是經過很長時間思考後才定下來的。起初,我和媽媽也考慮到你說的情況,但是,我想我妹妹應該像男孩子一樣堅強、活潑、自主,相信妹妹會不拘這一小節,相信你有更遠大的誌向,你會讓你的名字響徹校園,將來響徹中國,甚至世界。所以,名字,現在對你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為了理想而努力奮鬥。
聽說過“微塵”的故事嗎?“微塵”本來微不足道,但現在卻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名詞。最初是青島一位市民在愛心捐款後留下“微塵”的化名,久而久之,人們敬仰微塵,學習微塵,一個一個“微塵”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於是“微塵”成了一群有愛心的人的共同名字。這個名字也許並不好聽,也很卑微,但卻溫暖人心,因為它代表著一群熱心公益事業者水晶般的心。
你漸漸長大了,懂的知識也多了,對於一些事情,你有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想逼你去接受我的觀念,並按我的看法去做,我隻是想問你,改了名字之後,你會變得更有魅力,學習成績更好,生活自理能力更強嗎?不會的,改了之後,你還是你,隻不過別人叫你時,換了幾個音節而已。既然如此,改名字對你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名字,不能影響你什麼,能影響你的是你的思想。你看,你對名字的看法是有偏差的,我希望在以後,你對事物的看法能公正一些,理性一點。
記得李白,是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和動人的詩篇打動了我們。
記得孔明,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和超人的智慧震撼了我們。
記得魯迅,是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和犀利的文筆警醒了我們。
記得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好聽,而是因為他們的才能和人品對我們影響很大。因此,你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去為你的名字增添光彩,而不必太在意名字是否好聽。
祝你能天天開心,學習進步!
愛你的姐姐
年×月×日
總評:
該篇習作選用書信體,以第二人稱的敘事說理方式,通過語重心長地勸說妹妹不要過於看重名字的消極因素,而應該用自己的努力為名字增添光彩,闡釋了名字隻是一個代號,決定前途和命運的不是名字,而是自己的努力的道理。作者將自己對名字的“斷想”寓於對妹妹推心置腹的勸說中,表達出自己的許多真實體驗和感受,切合題意,貼近自我。
雖然是書信,但同樣可以看出作者的說理技巧和文采。文章選用“微塵”和曆史名人等事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善於運用排比、引用、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語言準確生動。此外,作者能充分進入角色,字裏行間透露出姐姐對妹妹真摯的關心愛護之情,這也增添了文章的亮色。
我來寫作
寫作示範:
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謝冕在1997年的一次演講中曾對同學們說:“一個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決定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學習。學習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積累,二靠思考,綜合起來,才有了創造。但是第一步是積累,積累說白了,就是抓緊時間讀書,一邊讀書,一邊思考,讓自己的大腦活躍起來,用前人的經驗來充實自己,先學習前人,而後發展前人,而後才有自己的發展和創造。所以你們到北大來,我第一要勸你們的,是做書呆子,隻有先做呆子,然後才能做聰明人。”
讀了上麵這段話,你有什麼感想?請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點撥:
“讀書”與同學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寫作內容的空間很大,可以寫自己的讀書故事,可以寫自己對讀書的看法或感受,也可以展示未來的讀書生活,文體很自由。寫好這篇作文,要注意三點:一是抓住“讀了上麵這段話,你有什麼感想”,能夠把自己擺進去,或者從自我的角度來談“讀書”,做到內容充實、感情真實;二是所寫內容要體現謝冕教授談話中包含的指向:人需要讀書,發展和創造需要有思考的讀書;三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讀書現象,或選取新鮮生動的事例,或抒發新鮮獨到的見解,不可以在淺層上泛泛而談。
擬題參考:《書之曲》、《流淚的閱讀》、《詞香沁心田》、《追求讀書品位》、《堅守自己的閱讀》。
自我評價:
美文櫥窗
讀書的心理曆程
楊新雨
人的一生會做無數個夢,絕大多數的夢都會消逝得無影無蹤,而有的夢卻可以終生不忘,成為一種特別的心理記憶。比如我兒時的一個夢,那是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夢見自己身處在一個似乎連窗戶也沒有的屋子裏,四壁全摞滿了書,並且高高地一直頂到天花板。我被告知,這些書都是讓我讀的,要全部讀完,要一輩子不停地讀……我在恐怖中醒過來,養母聽到我的叫聲,也驚醒了,急忙地問我怎麼了,我忘記當時說了句什麼,養母就安慰我說,不怕不怕,我娃娃還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