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二十世紀以來的可怕的疾病(1 / 3)

致命的“西班牙女士”:第一次流感爆發

“西班牙女士”(SpanishLady)是“西班牙流感一種別稱”,但是它似乎並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其次,這場流感絕對沒有它的名稱那樣溫柔。

現有的醫學資料表明,“西班牙流感”最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這個軍營的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這個軍營裏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美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這種“感冒”的蹤影。這一階段美國的流感疫情似乎不那麼嚴重,與往年相比,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率高不了多少。在一場世界大戰尚未結束時,軍方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次流感的爆發―――盡管它幾乎傳遍了整個美國的軍營。

隨後,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這次流感也就得名“西班牙流感”。9月,流感出現在波士頓,這是“西班牙流感”最嚴重的一個階段的開始。10月,美國國內流感的死亡率達到了創紀錄的5%。戰爭中軍隊大規模的調動為流感的傳播火上澆油。有人懷疑這場疾病是德國人的細菌戰,或者是芥子氣引起的。

這次流感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歲到40歲的青壯年人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到了來年的2月份,“西班牙流感”迎來了它相對溫和的第三階段。

數月後,“西班牙流感”在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不過,它給人類帶來的損失卻是難以估量的。科學家估計,大約有2000萬到4000萬人在流感災難中喪生。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1000萬人死亡隻有它的1/2到1/4.據估計,在這場流感之後,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10年。

流感期間 Camp Funston 的緊急軍事醫院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

第一波

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症狀隻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然而在當時的說法則指出,這波流感是源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所傳播,但並無相關證據。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第二波

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8月27日,流感傳入美國,並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並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許多城市限製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10月是美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第三波

西雅圖的電車服務員拒絕沒有口罩的乘客搭乘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幸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緱等地,並借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隻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1918年3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警察患病過半,哈爾濱40%人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曆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5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多萬,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亡總人數還多。這次流感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征。

戴口罩的西雅圖警察,1918年12月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這次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有兩種假說:

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曆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