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1戶外健身器(1 / 1)

絕非危言聳聽

相關衛生部門對某市健身器材微生物汙染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發現,這些健身器材的細菌總量超標比例為70.7%,其中大腸菌群陽性率為15.40%,綠膿杆菌驗出率為3.50%,金黃色葡萄球菌驗出率為 5.35%;臥推器械和啞鈴上更是發現上百萬個可以導致皮膚病的細菌。健身自行車等經常被健身者使用的器械上不僅發現有大量導致皮膚病的細菌,而且還發現不少導致腸胃疾病的細菌。

垃圾堆解密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理論已經被很多人認同並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城市的廣場、小區甚至廣大的鄉村都配備了公共健身器材,因此廣大老百姓健身、鍛煉就有了好去處。然而,在使用這些健身器材的同時,你能想到它們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了嗎?

因為使用這些器材鍛煉的人很多、很雜,多數健身者進行運動時的淋漓大汗附著在上麵,營造了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因此細菌數量也就相當可觀,如果不對其進行消毒清潔,這些有害細菌在健身者的汗水製造的潮濕環境之下,能夠存活長達數天。此外,大家在運動時,呼吸強度和頻率會比平時增高,附著在灰塵上的細菌、汙染物很容易被吸入人體。

遠離垃圾堆

1、在健身前後徹底清洗雙手。

2、鍛煉過程之中不要直接用手擦臉、擦嘴和進食等,以防止細菌感染。。

3、鍛煉過程中不要用手擦汗,而要用幹淨的毛巾,並且定期清洗消毒。

4、如果感冒就盡量不要去此類公共場所了。

健康Tips`

1、使用前後,都要將身體接觸過健身器材的部位認真清洗。

2、兒童使用時,要有大人看管,不要觸摸健身器材後,把手放在嘴裏或用手揉眼睛。

3、如果有必要,在使用前最好將健身器材的扶手等經常觸摸的地方用抹布擦拭一遍。

4、不要讓寵物接觸健身器材。

5、運動後應洗臉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衛生專家提示

據悉,目前國內對公共場所實施的衛生管理條例和執法依據,是1987年頒布的,當時沒有涉及到露天健身器材這一項,因此對露天健身器材的衛生監督管理,至今還是一個空白點。在沒有對露天健身器材衛生量化指標的前提下,有專家建議,公共綠地、社區和小區的管理者應該采取定期定時方式對健身器材進行清潔消毒,清潔消毒應保證每天2次以上。

另外,一些小區或其他地方的公共健身場所緊鄰主幹道,易受灰塵和機動車尾氣汙染。   而相關部門要為這些公共健身場所選好地址,盡量選在林陰地帶,或者空氣質量和衛生環境良好的地帶,作為普通的居民可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