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運動後不要立即吃冷飲。運動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後總會有口幹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然而此時人體消化係統仍處在抑製狀態,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腸胃道疾病。
4、運動後不要立即吃飯。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髒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係統則加強了對消化係統活動的抑製。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
5、運動後不要立即衝冷水澡。運動時肌體表麵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倘若運動後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衝頭,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
6、運動後不要抽煙。吸入肺內的空氣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麵除減少含氧量,不利還清“氧債”,難以消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麵當人體吸入這樣帶霧空氣,將影響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導致人體在運動後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
衛生專家提示
“強度適宜、方法得當、安排合理”的健身運動自然是有益健康的,專家建議我們,運動時要謹防以下情況出現:
1、運動性昏厥。人們在參加運動時如果精神過於緊張,或久蹲後突然起立,就很有可能會發生一過性低血壓現象,出現頭暈、耳鳴、眼前發黑等一係列症狀,嚴重者會當場發生昏厥。發生此種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運動,經適當休息後多數可自行緩解。
2、運動性低血糖。由於大量運動使體內的葡萄糖過量消耗所造成的。輕者會出現饑餓感、出汗、心跳加快、頭暈等症狀,嚴重者則會發生昏迷甚至休克。預防的辦法是避免空腹進行長時間運動。
3、運動性哮喘。多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可能是與冷空氣刺激呼吸道有關。預防的措施是注意保暖,冬季在進行室外活動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4、運動性心絞痛。由於運動時會造成心髒負荷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特別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其在運動時會使心髒發生相對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而產生心絞痛。遇到這種情況時要及時中止運動,經含服硝酸甘油片後,心絞痛一般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