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6耳塞(1 / 1)

絕非危言聳聽

部分喜歡遊泳的人大概有過這樣的體驗:遊泳後的數小時裏耳朵會出現疼痛、灼熱感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牽拉耳朵或壓耳屏都會引起明顯疼痛,嚴重者會耳朵流膿、耳鳴及暫時性聽力障礙等。這是因為身體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池水含有大量細菌,繁殖起來侵犯外耳道皮膚,導致的外耳炎。而中耳炎可導致劇烈耳痛,甚至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

垃圾堆解密

遊泳池是細菌易於繁殖的場所,如果遊泳者在遊泳時出現嗆水現象,那麼汙水可通過“鼻—鼻咽—中耳通道”進入中耳腔,或直接由外耳道炎引發中耳炎。中耳炎反複發作,可造成耳道長期流膿,聽力下降加劇,多年遷延不愈可危及生命。而一般遊泳池的水深是1.5米左右,注意在遊泳時戴上耳塞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耳膜,防止耳朵進水了,另外要盡量避免潛水。

遠離垃圾堆

為了避免在遊泳時引發耳病,以下5點是值得注意的:

1、清潔耳朵。用幹淨的毛巾擦洗外耳,不要深掏耳道,更不可用銳物。

2、遊泳前做好身體檢查。外耳道有耵聹時應當取出,否則泡漲後容易引起疼痛發炎。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髒水一旦進入中耳,會使中耳炎加重。

3、遊泳後應及時把外耳道內的積水排淨。排水時,頭部歪向積水的一側,用同側的手掌輕輕拍打頭部,就可將水排出。

4、鼻子嗆水後應按住一側鼻孔,輕輕將水擤出,不要同時捏兩個鼻孔用力擤,或抽吸至後鼻孔,從口內吐出。

5、跳水要注意姿勢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拍擊,以免發生鼓膜外傷。

健康Tips

1、凡士林是一種疏水物質,能夠把水擋在耳道外麵,棉球很柔軟,可以很好地適應耳道的形狀。因此遊泳時用蘸有凡士林油的脫脂棉塞緊外耳道,可對耳膜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2、經常用香皂與清水衝洗耳塞,遊泳時應將泳帽盡量往下拉,蓋住耳塞。

3、耳道的形狀本不規則,而耳塞很難與其緊密貼合,所以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耳塞。

4、如果汙水不慎流進外耳道,可站在地麵,頭偏向一側,單腿用力跳幾下,切忌用力在耳道內盲目亂挖。

5、遊泳後將數滴酒精和白醋溶液噴入耳內,使藥液在耳內停留至少30秒,有助於殺死微生物,也可使耳幹燥。

6、在外耳周圍用3~5滴核樹油或熏衣草油溶於1湯匙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製成的油劑輕輕按摩,將油擦入太陽穴,頸部並擦在耳廓上。

7、具有抗炎特性的毛蕊花油有助於安撫及治愈感染的耳道,每1~3小時滴1~3滴於感染的耳內。

衛生專家提示

遊泳性耳病是遊泳或淋浴所致的耳內過度潮濕而引起,尤其是在汙染遊泳池中遊泳更會引發遊泳性耳病,細菌在潮濕的耳道中找到安逸的棲身地。

其他皮膚病,如脂溢性皮炎,牛皮癬也會導致遊泳性耳病,另外就是過度、不適當地清潔耵聹,耵聹不僅保護耳道避免過度潮濕,也培養著有益菌,去除這一防護屏障——特別是用發夾、指甲或其他可擦傷皮膚的東西,很容易造成感染,噴發劑或染發劑也可刺激外耳道,引起外耳感染。

不遊泳的人會也患遊泳性耳病,症狀如下:耳內癢、耳內流水、耳內嚴重疼痛和敏感,尤其在活動頭部或輕輕牽拉耳廓時會有一種難聞,黃色液體由耳內流出,暫時的聽力下降等。   出現以上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