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縣施工工地近日出土一完整精美的墓誌銘誌石,文物工作者初步鑒定為明崇禎朝首輔成基命與其兩位夫人孟氏、錢氏的合葬墓誌銘,這為研究明朝喪葬製度和聯姻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這一墓誌銘誌石為正方形,由誌蓋和誌體兩部分組成,外部用鑄鐵箍綁縛,誌石長寬各114厘米,厚20厘米。誌文全篇7000多字,主要介紹了成基命的家族關係、生平事跡等。這次發現的墓誌銘,對研究明代的喪葬製度、明代高官之間的政治關係、聯姻關係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另外,墓誌銘的書法價值,雕刻價值也比較高。
蘇東坡明代家譜
一本距今已有490年的蘇氏家譜現身江西武寧縣官田村桂林自然村。這本家譜長約50厘米、寬約30厘米,用毛邊紙裝訂而成,每頁譜頭都繪滿了青龍圖案。家譜譜序、跋文的落款時間都是“大明嘉靖元年春月”,可見其是修於“大明嘉靖元年”,即1522年,至今已有490年。家譜內繪有蘇秦、蘇武、蘇軾父子等人的畫像,還收錄了文天祥、方孝孺等名家的跋文、譜序。目前傳世的“蘇譜”數量有限,且很多藏於海外。與同時代一般家譜刻印不同,這本“蘇譜”是手抄版,因此具有重要的曆史研究和文化價值。
煙台現宋元時期保存最好古墓
山東煙台市高新區發現宋元時期古墓群,共115座古墓相連成片,保存完整。在發掘的古墓中,穹隆頂磚室墓有84座,另外還有方形磚室墓12座,券頂磚室墓3座,坑墓16座。墓群是元朝中後期建造的,距今700多年。在出土的80多件文物中,有碟、碗、青釉瓶等,其中最珍貴的是一件元代高足碗。這件高足碗上麵是口微敞的碗,下承竹節狀的高足,就像現在的“高腳杯”。
丹麥發現最早的安徒生童話作品
一位丹麥曆史學家在丹麥國家檔案館意外發現了安徒生的第一則童話作品。這則名為《蠟燭》的短篇童話講述了一根難以在這世上找到自己位置的蠟燭的故事,直至一個火柴盒發現了它的價值、點亮了它的燭芯。這份謄寫出的手稿於2012年10月初被發現,原始手稿仍佚失中。這是迄今發現的安徒生最早一部童話。
南極洲現巨型企鵝化石
最近,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在南極洲南部的冰川大陸發現了3400萬年前的企鵝化石,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化石足有兩米高,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企鵝,這些企鵝打破了帝企鵝1.2米高的記錄。過去,曾有關於史前企鵝的研究發現,當時的企鵝並沒有黑白相間的羽毛,而是周身長滿了紅棕色和灰色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