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發現沉船木錨等
發現
據廣東省台山市台山博物館,台山漁民在浪琴灣海底,打撈出一件沉船木錨,該木錨柄長5米多,為單爪木錨,應是宋元時期貨船使用。台山發現沉船木錨的海麵,距離著名的“南海一號”沉船地點僅5海裏。目前全國僅有4件木錨,其中一件單爪錨在南通市發現,另外3件在台山出水,而雙爪錨更是全國唯一一件,據此估計發現木錨的水域有兩艘以上宋元時代行走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沉船。
甘穀出土秦戰車
日前,甘肅省甘穀縣毛家坪遺址墓葬發掘一輛保存完整的古代戰車。經考證,該坑室被確定為一個秦人的車馬坑。戰車的車廂、車輪、車轅、車軛等構件都保存得比較完整,駕車的兩匹駿馬的骨架也清晰可見,兩馬中間,還擺放著一件長約3米的長矛。這一戰車約為春秋早期製造,距今2700年至2600年。這為研究秦早期的作戰車馬及曆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城步古苗文石刻證苗族古文字
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文物部門從2011年5月起至今發現了有文字的摩崖石刻共48塊,其中比較清晰的有23塊。湖南省文物局專家進一步確認了此次發現的石刻是古苗文。發現如此大規模的石刻古苗文尚屬首次。這說明苗族是個曆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族,苗族不僅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的文字。
南陽漢畫像石中發現“牛車”形象
近日,河南南陽漢畫館在對館藏漢畫像石進行全麵整理存檔時,發現國寶級漢畫像石《二桃殺三士》背麵雕有另一幅畫像《牛車》。拿宣紙拓印後,畫像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畫像中有兩輛牛車,車輪巨大,車廂較小,兩車均用一頭牛牽引。這是南陽漢畫像石中首次發現“牛車”形象,填補了題材內容上的空白。這幅《牛車》畫像盡管殘損嚴重,但極其珍貴,因為“牛車”形象對於研究漢代南陽社會生活以及全麵認識黃牛在漢代的角色功能都有重大意義。
新疆現國內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
近日,科考隊在新疆鄯善縣七克台地區1.6億年前的地層裏,發現了我國最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僅挖掘出的三分之二股骨就有1.5米長,據推測,該股骨長度應超過2米,恐龍身長將達35米,體重30噸,屬侏羅紀巨型蜥腳類恐龍。這次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保存相對完整,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在同一個地區相繼被發現,相當罕見。由此證明,吐魯番地區盆地中央在侏羅紀晚期氣候溫暖濕潤,屬於河湖地帶,生態環境更有利於恐龍的繁衍與生存。
河北出土完整明首輔大臣合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