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楊永誌和周英送走汪公安和肖永才夫婦,便趕往北京辦事。在向從軍家中,周英見婆婆眼睛完全好了,高興地拉著她的手。
徐秀珍見兒媳來接自己回去,興奮地對她說:“我好幾次催你舅給你們打電話,讓你們來接我。他總是說:‘不忙不忙,再多住一陣子,急著回去幹啥。兄弟我待你不周嗎?等高素芬這個療程治完,和你一道回去。’我總在這幹啥,盡給他們添麻煩,一天心裏都不安穩。待了這麼長時間,感到太勞煩別人了。我們欠你舅舅一家子的情太多,怎麼還人家?再不走,真快成過去的地主婆子了。長得又白又胖,什麼事都不讓我做。我一動手服務員就把我手上的東西搶下來,讓我歇著。說這是她們的事,她們會做好的。一天老閑著,真不習慣,都快把我悶出病來了。”
正說著,高素芬從醫院回來。她看見楊永誌和周英非常高興,拉著周英的手問長問短。走了快一個月,她放不下單位裏的事,還沒回去,早就打算起上班後應該先做啥,後做啥,心全不在北京了。
楊永誌便把這次來京的目的對她講了講,把趙誌清托高素芬跟她公公說說,憑他的關係能否在北京貸點款支持老區的建設,並把臨走時向忠民寫的信交給了她。信上也強調了這件事,還告訴高素芬楊永誌不好直接對爹說起此事,要她求爹幫幫忙。
高素芬是縣供銷社主任,為發展地方經濟,也應該盡自己的一份責任,縣上也給各單位分有引資任務。她看完信後,滿口答應說:“等晚上爹回來我先跟他講講,如果他同意了,你再把詳細情況說給他聽。”
楊永誌說:“就照你的安排,我把貸款需要的兩個項目的報批立項文件和可行性論證資料都帶來了,晚上彙報時好交給他。”
當天,向從軍下班回家,聽了高素芬求他幫忙辦的事,為難地想了想,最後還是應承了下來。楊永誌還是初次見這樣的大領導,不免心裏有些緊張。向從軍看起來顯得神情嚴肅,不好說話。但從辦這件事的經過看,其實他平易近人,待人熱情和藹。之後,他把秘書叫了來,把楊永誌遞來的兩個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材料交給他:“你先仔細地看看,再找銀行有關專家對這些論證材料進行評估,如果可行,就把我的意思給農業銀行分管信貸的領導講講,請他們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幫助老區發展經濟。他們也可以在那兒搞個試點,為下步製定有關政策打下基礎。如果他們同意,再帶上縣裏來的同誌去辦手續。”
秘書接受任務後,帶上資料走了。楊永誌見這次來辦的事基本落實,便回了旅館。他立即將辦事的經過通過長途電話給趙誌清做了彙報。趙誌清聽後十分高興,當聽說向從軍吩咐,讓農業銀行把本縣作為發展鄉鎮村企業,扶持老區建設的試點縣時,歡喜地放下電話後,立即去了縣委王書記家,把楊永誌說的情況跟他講了一遍。
王書記立即吩咐:“你馬上打電話告訴楊永誌,要他一定認真把這事落實,辦成功後再回來。如果這事辦成了,那他就給全縣經濟發展立了頭功,要好好表揚他。其他鄉如果都能像楊永誌一樣,親自去跑資金、搞企業,要不了兩年,我們縣的經濟就會發展起來。回來後讓他準備一下,縣裏在他們那兒開個各鄉一、二把手參加的經濟發展動員會,叫他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鄉、村兩級搞企業的思路、經驗和辦法,好在農村掀起一個大辦工廠的熱潮。我們要走在其他縣前麵,如果其他縣都搞起來了,那資金問題就更不好解決。撿狗屎都要跑在前頭,更不用說發展經濟了。從現在起,縣政府要早做安排,將計劃布置下去,要下任務,下產值。前一段時間,個別鄉隻是在自發地搞,從現在起政府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主要任務來抓,各鄉要有目標考核指標。行署向書記前幾天還專門把我找去,談了如何重點抓好縣域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提到鄉鎮企業的發展方式。縣經委要成立一個項目評審組,幫助鄉裏把好關,避免重複建設。設計和預算要嚴格審查,不能失去控製,杜絕浪費。”
聽完王書記傳達的地區領導對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後,趙誌清覺得這些想法都是切合實際的,決定下去後立即按王書記傳達的精神辦,一項一項地落實。彙報完後,趙誌清便馬上給楊永誌打電話,說了王書記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