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講述自己的生平經曆

“我祖輩住在萊昂省的一個山村,天道仁厚,時運並不甚佳。在那窮鄉僻壤,家父徒有富名,其實,如果他能像熱衷揮霍那麼樂於理財,也確實可以成為真的大戶。他的那種闊氣的行為源自年輕時當過兵的經曆。軍旅是一所學校,能使吝嗇的變得慷慨、慷慨的變得揮金如土;個別小氣的軍人則被視為怪物,難得一見。”

“家父已經超越了豪爽的界限而近乎於揮霍無度。對於一個有家室並且將會承襲宗祠及家業的人來說,這肯定不是什麼優點。父親有三個都已到了而立之年的兒子。據他本人講,他知道自己本性難移,所以就想從根本上鏟除這種揮露的積習,也就是舍棄家產:如果手裏沒錢,亞曆山大大帝也得精打細算。就這樣,有一天,他將我們兄弟三個叫進了自己的房間,對我們說了一席話,主要的意思是這樣的:

“‘孩子們啊,想著並且承認你們是我的兒子可以說明我的確很愛你們,看到我無法保住你們的家產又會以為我不愛你們。從今以後,為了讓你們知道我確實是愛你們的親生父親而不是想要毀了你們未來的後爹,我叫你們來商量一件事情。我想了很長時間了,現在已經考慮成熟並且打算付諸行動。你們都已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至少也該選擇一個將來可以給你們帶來功名利祿的職業。我想要做的事情是把家產分成四份:你們三個每人一份,非常平均;剩下的一份,我留著養老。不過,我將給你們指出幾條道路,要你們在得到自己應得的那份財產之後各選一條。咱們西班牙有一條諺語,我認為說得很對;諺語全都言之有據,是多年經驗濃縮而成的人生真理。我想說的那句是:不入教門可出洋,要麼就去伴君王。這話說得很明白:要想成名和致富,不是去當教士,就是出海經商,或是為王室效命。俗話說:君王的牙穢勝似公侯的寶貝。我這麼說是想讓你們一個從文、一個從商、一個去為國王打仗,因為進到宮裏侍奉國王沒有那麼容易。打仗固然難以使人發家,卻可以給人以地位和榮譽。八天之後,我就把每人該得的那份財產變成現金交給你們,分毫不差,現在,你們得告訴我同不同意我的意見、願不願意照我說的話去辦。’”

“因為我是長子,家父就讓我先說。我先講了沒有分家產的必要,他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好啦,我們都很年輕,自己會掙錢。最後表示願意順從他的心意並選擇了投身軍旅為上帝和國王效力的道路。二弟表達了跟我相同的意思,決定帶著自己的那份錢財去西印度從商。小弟,在我看來,最聰明,說是願意步入教門或者到薩拉曼卡去完成已經開始了的學業。”

“這樣說定並各自選好了自己的前程之後,父親分別擁抱了我們。接著,他真如自己所說的那樣,很快履行了諾言,將財產平均分給了我們,記得是三千金幣,因為,為使家產不流外人,我們的一個叔叔買下了我們兄弟三人的產業並給了現金。我們兄弟三個當天就告別了父親。告別之前,我覺得讓父親靠那麼一點兒產業度過晚年太不孝了,所以就從自己分到的三千金幣中拿出兩千來給了他,因為剩下的就足夠置辦一個士兵所需的物品了。兩個兄弟也同我的一樣,每人給他留下了一千。這樣一來,父親就有了四千金幣的現金,外加那份分到他名下的也值三千卻不想賣掉而打算留作根基的產業。”

“就這樣,我們離開了父親和購買我們家產的那個叔叔,大家都很傷心,又流了不少眼淚。父親和叔叔一再叮嚀,無論順不順利,一有機會就給他們通個音信。我們滿口答應了下來。他們擁抱了我們並祝福我們成功。我們兄弟三個,一個去了薩拉曼卡,一個去了塞維利亞,我去了阿利坎特,聽說那兒有一艘裝運羊毛的熱那亞貨船要回熱那亞?”

“我是二十二年前離開父親的。這期間,寄過幾封信,但卻對父親和兩個兄弟的情況毫不知情。下麵我就簡單地講講這些年的經曆。”

“我在阿利坎特上了船,一路順利地到了米蘭,在那兒買了武器和軍裝,準備到皮亞蒙特去參軍。在前往亞曆山德裏亞·德·拉帕亞的途中,聽說偉大的阿爾瓦公爵被判決,還在出身於瓜達拉哈拉的名將迭戈·德·烏爾維納手下的我當上了少尉軍官。到了佛蘭德之後沒過多長時間,就聽說教皇庇護五世順利地同威尼斯和西班牙結成同盟反對共同的敵人土耳其。當時土耳其已經憑借海軍的力量攻占了威尼斯統治下的著名的塞浦路斯島。此事被認為是一個可惜而不幸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