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季節
馬裏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麵積居非洲第二位。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尼日爾河和塞內加爾河源於這裏。
馬裏的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幹旱炎熱。中部、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為三個季節: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為涼季。熱季最高氣溫達50℃,涼季最低氣溫為14℃。主要出口產品有黃金、棉花和牲畜等。
盛名遠播
馬裏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了原始居民。進入鐵器時代,部落興起,並逐漸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國家,主要有位於今馬裏西部的加納王國和上尼日爾河地區的馬裏帝國。馬裏帝國的曼薩·穆薩統治時期,國勢達到極盛。據說曼薩·穆薩曾經率領龐大的隊伍去麥加朝覲。隊前有500名手執金仗的奴隸開道,隊後有80頭駱駝,滿載黃金,聲勢浩大。途經開羅時,他賞賜埃及官吏的黃金,竟然引起開羅黃金價格暴跌,可見所賜黃金數量之巨。從此,馬裏富強的聲譽遠揚歐洲。曆史上,馬裏還曾是加納王國、馬裏帝國、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 1895年,馬裏淪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9月22日獨立。
曆史名城通布圖
通布圖也叫“廷巴克圖”,是馬裏的一座曆史名城。該城始建於11世紀,由居住在此地的圖阿雷格人所建。中世紀時,這裏發展成為伊斯蘭教學術和文化的中心,大批的穆斯林學者和聖徒在此定居,許多著名的書籍就是在這裏寫出流傳出去的。由於其位於水陸交通要道,黃金、象牙、奴隸和食鹽在此集散,逐漸成為一個富庶的城市。
現在的通布圖是商隊貿易的要站,商人們將鹽、椰棗、阿拉伯樹膠、可拉果和畜產品在此地集散。城中遍布阿拉伯式建築,有古碉堡、古清真寺,等等。
“馬裏的威尼斯”
撒哈拉沙漠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應該是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可是,令人驚奇的是,在撒哈拉深處還有一座被稱為“威尼斯”的漁都--莫普提。
莫普提是馬裏的中部城市,坐落在尼日爾河及其支流巴尼爾河彙合處的三個小島上。因為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了撒哈拉深處的“漁都”。每到雨季,莫普提都會完全被水包圍,因此得名“馬裏的威尼斯”。
國旗
馬裏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麵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黃、紅三色。綠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顏色,馬裏人近70%信奉伊斯蘭教,綠色還象征馬裏肥沃的綠洲;黃色象征該國的礦產資源;紅色象征為祖國獨立而戰鬥犧牲烈士的鮮血。綠、黃、紅三色也是泛非顏色,是非洲國家團結的象征。
必備常識
馬裏為瘧疾高發區,需自備瘧疾藥品
最佳旅遊季節為11月至次年1月
旅行指南
巴馬科是馬裏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雨季的巴馬科非常美麗,狹長的市區鬱鬱蔥蔥,街市兩旁的芒果樹和高大的非洲“火焰樹”將城市裝點得分外妖嬈。各種小巧玲瓏的建築在市中那些熱帶樹木濃密的樹葉中若隱若現,猶如童話中的宮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