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老套,缺乏創新
企業文化缺乏個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創新。一個企業不僅需要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更需要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才是企業創新的源泉。一方麵,中國的企業文化沿襲、照搬居多,要麼直接移植西方的企業文化,要麼模仿國內其他企業的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陳陳相因,缺乏文化活力。另一方麵,很多企業的文化建設表現出很強的惰性,一直沿用同一套文化係統,不能夠與時俱進。而隻有當企業文化能夠針對企業內外環境,適時調整、創新和變革,才能保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傳統文化,移花接木
由於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與民族文化緊密相聯,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一些企業也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找尋文化建設的靈感。但由於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往往導致對傳統文化的肢解,最後隻能是做一些表麵文章。企業文化雖然植根於傳統文化,但絕不是移花接木地把傳統文化加以胡亂改造,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也無益於企業文化建設。隻有全麵把握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理念,並結合企業文化特征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真正發揮傳統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總之,雖然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界的共識,但是具體的企業文化建設思路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隻有認真地總結各方麵的經驗教訓,積極引導企業文化建設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才能夠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力,從而保障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誤區
由於企業文化在中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僅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而且對企業文化有很多錯誤的認識,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麵的認識誤區。
拿來主義的全盤西化,認為企業文化建設要全麵學習西方的文化
企業文化緣起於西方,並在西方企業中得到很好的發展,企業文化在中國落地以來便伴隨著對西方優秀企業文化的學習。學習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很多企業全然不顧自身的本土特色,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西化,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將自身的文化改造為西方式的企業文化,這不僅脫離了本土企業的實際情況,而且丟掉了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由於企業文化在西方已經發展得很成熟,所以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善於學習其優秀的成果,但這絕不等於簡單地移植、照搬。中國的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尊重中國企業的特點和中國的文化傳統,隻有將西方的企業文化理念加以本土化和中國化,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力,不然隻能是東施效顰。
把企業文化等同於思想政治工作,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思想灌輸和說服教育
由於曆史和體製的原因,中國的企業文化建設大多由政工部門負責,這就給廣大員工一種錯誤的認識,把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混淆起來,將企業文化視為一種意識形態對員工進行管製。其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導向”,是要用先進的意識形態,提高企業職工認識世界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而企業文化偏重於體現企業的風貌,是一種高層次的管理藝術,其目的在於引導企業員工形成一種集體觀念和共同價值取向,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滿足職工的精神需求。因此,我們的一些企業光靠一兩個黨支部書記、指導員,成立黨支部、團支部,這並不是企業文化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