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佛言:愛欲沒有大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譯文

釋迦牟尼佛說:情愛和色欲,最厲害的莫過於女色。色這種欲望,沒有比它更大更厲害的了,幸虧隻有色欲這一種最厲害的東西。如果再有同色欲一樣厲害的東西,兩麵夾攻,那麼,普天下的人,就沒有能夠修成佛道的了。

釋家智慧故事

得道之路坎坷崎嶇,充滿阻礙,不割舍各種欲望,就難以得道。而阻礙最大的莫過於女色,這不能說是人的惡劣根,實是由於本能使然。隻有參悟了佛學中“色即是空”之理,才能明白,一切皆空,才能不為情色所擾,接近大道。

相傳,印度的安陀國,有一個年青的小沙彌。他每天都和師父出外去托缽乞食。小沙彌年紀雖輕,但他有高尚的誌願,能守著淡泊的生活。他的戒行是清淨的,威儀是莊嚴的。一次,他師父不在家,因此,他就一個人獨自去乞食。他走到每天經過的街道,看見一個姑娘在門邊站著,這個小姑娘是等他來乞食的,這是每天的慣例。

今天,他又到了這一家,正巧,這人家的父母親都出外不在家。姑娘平日對小沙彌是恭敬的,但為了小沙彌的儀容英俊異常,漸漸地由敬生愛了,她獨自戀慕了小沙彌已經很久了。

父母不在家,姑娘的膽壯了。這時,她的感情已到了不能控製矜持的時候了。她先很有禮貌地請小沙彌進屋裏,後來,她就向小沙彌展開愛情的攻勢,用甜言蜜語來挑逗他,再之是用手撫摸他,想誘惑他投進她的懷抱。

心性純潔的小沙彌,知道少女的企圖後,他就堅定主張,不為這花容月貎所動搖。他想,他是已經受過沙彌十戒的佛弟子了,為了佛法,不能毀去戒體。他就不理采她,但不理采她不行。最後,姑娘把小沙彌關在房中,不讓他出來。他本想嚴厲地喝斥她,使她斷了念頭。但年青的小沙彌,又怕因此傷害了她的自尊心,他再三考慮,為了護教,為了持戒,為了不願用喝罵來使她難堪,還是死了吧!

小沙彌見到桌上一把剃刀,就拿起刀來自刎死了。

出乎姑娘的意料之外,她看見小沙彌自殺死了。這一突然的發現,使她花容失色,情愛欲念也息了。她驚慌失措,不知怎麼辦才好,既懊悔,又難過。

不久,她父母親回來了,姑娘心裏苦惱極了,覺得很對不起小沙彌。看見父母回來,她就一五一十地將實情說與父母知道。他的父母親聽了,對小沙彌的德行,敬佩得五體投地,覺得他的死,實在太冤枉太可惜了。雖然是自己女兒犯的罪,但他們還是去報告官府。

在當時印度的法律,有這樣的規定,人犯了罪,可以用錢去贖,就能免刑了。

她的父母把錢送到官府去報告,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受了很大的感動。他想,小沙彌清高的人格、品德,實在需要表揚,才不埋沒及辜負他的修行。

國王就告訴姑娘的父母說:“叫你的女兒化裝了去遊行四城門,使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父母就把這意思告知姑娘。姑娘為了表示對小沙彌的懺悔,她就很願意這樣去做。她說,她很對不起小沙彌,為了她的不良行為,害死清淨的修行者,如果她能做些對他以及對佛教有利益的事情的話,無論怎樣困難,也樂意做的。

姑娘打扮裝飾得非常美麗,遊行於四城門的街道上,給人知道,像這樣美麗動人的姑娘,並不能打動年紀輕輕學道未久的小沙彌,使人們對小沙彌的德行,生起崇高的敬服。持戒,實在是能光大佛教的法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