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飲料對兒童並不適宜,更不能用來代替飲水。因為飲料內加入了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藥,它屬於毒麻藥品管理範圍。咖啡因服用量超過1000毫克者便可能出現煩躁不安、呼吸加快、失眠、心動過速、耳鳴眼花、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成年人對咖啡因特別敏感。此外,飲料中還普遍含有糖類、防腐劑等添加劑的成分,這些物質都有可能對孩子的大腦功能造成極大的傷害。
科學研究證明,兒童多動症、抽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與過多的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有關。兒童多動症是大腦功能輕微失調造成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衝動任性,學習困難,脾氣大等。而抽動症則表現為不自主的、交替出現的、反複發作的刻板式眨眼、搖頭、聳肩、甩胳膊等。臨床發現,因長期大量用飲料代替喝水而導致的多動症、抽動症占臨床病例的10%~15%。
除此之外,喝飲料過多還會造成孩子腹脹、食欲缺乏、營養不良等,從而從根本上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因而家長們切記少給孩子們喝飲料。
43.常飲碳酸飲料有損骨骼和腸胃
常飲碳酸飲料會影響人體骨骼健康。經常大量飲用碳酸飲料的青少年發生骨折的危險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碳酸飲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的。它不但影響兒童時期的骨骼發育,而且容易導致中老年人,特別是婦女在更年期時出現骨質疏鬆。碳酸飲料中所含的磷酸成分被認為是造成上述後果的原因。
一百多年來,人們對可口可樂的興趣主要在於配料中令可樂如此可樂的神秘物質,磷酸成了被關注的焦點。
目前還有另一種看法,認為碳酸飲料的危害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日常飲食中的牛奶攝入,從而影響了人體對鈣的補充。
人體是非常奇妙的,一種元素攝入過多就會幹擾另一種元素發揮作用。就像做麵包,各種成分的比例一旦改變,口味就截然不同。所以大量飲用碳酸飲料可能會引起鈣、磷比例失調。
還有營養學家認為,大量飲用汽水、碳酸飲料及泡騰飲料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會引起兒童腹脹,腸胃功能紊亂,從而影響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碳酸飲料包括哪些:①在經過純化的飲用水中壓入二氧化碳氣的飲料。②在糖漿中加入果汁(或不加果汁)、酸味劑及食用香精等製成調和糖漿。然後加入碳酸水(或調和糖漿與水按比例混合後,吸收碳酸氣)而製成飲料。
44.常吃低脂食物使孩子營養缺乏
我們知道,如果從兒童時代就開始吃低脂肪食品,成年後患心髒病的危險會減少,因而低脂肪食品一度暢銷不衰。然而,長期讓少兒吃低脂肪食品會使他們患營養不良綜合征,嚴重妨礙少兒的生長、發育。據不久前的一項調查表明,吃低脂肪食物的兒童占我國兒童總數的1/10,他們缺乏足夠的維生素B1、煙酸、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
45.警惕兒童進食過程中的意外傷害
食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燙傷,這些意外事故往往會對家庭和孩子造成不可彌補的永久傷痛。那麼如何做好兒童的飲食安全,避免這些意外傷害呢?
孩子進餐時不要逗笑或哭鬧。大笑或打罵恐嚇時容易將食物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進食時不要將熱湯、熱粥、熱水瓶等放在桌邊,防止孩子伸手抓後燙傷。
孩子進食時不要在他麵前鋪餐巾。孩子好奇、探索性強,喜歡去拉餐巾,容易將桌上的熱湯、熱菜一起拖拉下來。也不要讓孩子拿筷子當玩具玩耍,一旦不慎容易戳傷眼睛和身體。
外出就餐時盡量給孩子安坐在有靠背的孩子專用座椅上,並用圍帶護身,這樣能避免孩子坐不穩跌跤。而且在外就餐時一定要有大人專門看護孩子,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在餐廳內奔跑,以免撞到送菜的服務員,導致熱湯水灑到孩子身上引起燙傷。
46.不可小視兒童“甜食綜合征”
孩子生來愛吃甜的食物。食物中甜味主要來自糖分。糖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養料,它參與構成身體的組織並通過代謝提供能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含糖的點心、飲料、水果等越來越多。不少家長對獨生子女倍加疼愛,百依百順,造成孩子吃糖太多。
吃糖太多會產生不良的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誘發糖尿病、促使齲齒發生……這已被人們所熟知,但兒童吃糖過多還會影響神經係統和智力,恐怕不少人尚不了解。
我們平常所吃的糖是蔗糖,在體內轉化為比分子更小的葡萄糖進行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葡萄糖的氧化反應需要含有維生素B1的酶來催化。如果長期吃進過量的食糖,機體就加速糖的氧化,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使它供不應求。人體內是不能合成維生素B1的,全靠從食物中攝取,由於大量吃甜食影響食欲,造成維生素B1供應不足,最終影響葡萄糖的氧化,產生較多氧化不全的中間產物如丙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這類物質在腦組織中蓄積就會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發生精神煩躁,表現為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等,稱為“甜食綜合征”。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生活、學習都很不利。
預防“甜食綜合征”要從兒童期起控製吃糖,不能讓孩子養成偏愛甜食的習慣。做到吃飯前後、睡前不吃甜食,每天進食糖量不超過每千克體重0.5克。
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類、蘋果、動物肝髒、瘦肉之類等。
47.孩子為什麼會吃飯慢
有的孩子吃飯的速度比一般孩子慢,常常遭到嗬斥。但家長卻不找原因。那麼孩子吃飯太慢原因何在呢?大致有以下幾種。
(1)動作失衡:孩子眼、手不協調,能夠用筷子和湯匙,可是卻拿不穩,比較費時費力。另外,他們的專注力也差,聽家人說話就會忘了吃飯,總是需要人在旁督促才行。
(2)腸胃有問題:孩子有很飽的感覺,肚子很脹,吃下去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吃到最後就慢下來了。
(3)牙齒有問題:比如牙齒上下齶咬合不緊密,牙齒缺乏鈣質,咬纖維高的白菜、菠菜、韭菜或是紅燒牛肉就比較費時間,嘴裏沒有辦法含太多的東西,必須分批咀嚼。
(4)不喜歡今天的菜:媽媽今天做的菜不好吃,也可能大人的口味不合小孩的口味,孩子不愛吃。
(5)不覺得餓:今天的運動量太少,上一餐吃得太多了或飯前吃了點東西,孩子勉強吃一點當然沒辦法吃得那麼起勁了。
(6)吃不完自己碗裏的飯: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總是給孩子盛得滿滿的一大碗。孩子看見那麼一大堆的食物就有壓力,胃口自然就消失了。
(7)向父母提條件的資本:有些孩子覺得是父母在求他吃,於是故意吃得很慢,以便在父母要求他快些吃時提出自己的要求,答應了要求就能吃得快。
(8)喜歡在餐桌上和家人聊天:孩子認為吃飯時全家人聚在一塊兒,氣氛比較輕鬆,可以聊天,談一些幼兒園裏發生的事,也想聽聽家人談論外麵發生的事,吃飯就慢了。
(9)孩子的心情不太好時:孩子今天有心事,如受了委屈、挨老師批評或者被小朋友恐嚇了,心情不好會食不知味,吃飯的速度就慢了。
總之,孩子吃飯慢可能是一種原因或多種原因造成的。發現孩子吃飯慢時,家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嗬斥孩子,要耐心地找一找原因,也許有你不知道的問題。
48.如何預防孩子出現“豆芽菜”體形
孩子活動能力比較強,如果營養不足,尤其是能量和蛋白質供給不足,除了引起體脂儲備減少外,肌肉組織會生長不良,表現為消瘦,呈“豆芽菜”體形。嚴重者身高及器官功能發育也會受影響。
(1)發生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①平日膳食搭配不當。②不良的飲食習慣。③戶外活動不足。④身體有一些疾病。
(2)防治措施:根據平衡膳食的原則進行評估,逐漸增加各類食物的進食量。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挑食、偏食和愛吃零食的不良飲食行為。②增加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③患病兒童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及並發症,必要時可適當補充高能量和高營養的製劑。
49.提高兒童免疫力的食譜
要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好的營養。好的營養從哪裏來?當然是從好的食物中來。雖然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很多現成的食品,但是這些食品哪裏有爸爸媽媽親手為孩子做的飯菜更有營養更可口呢?
爸爸媽媽們最好要學會一些既簡單又可口同時還富有營養的飯菜來做給寶寶吃。這樣的飯菜不但有營養,更有爸爸媽媽的耐心和愛心。在這樣的愛心美食的陪伴下,孩子一定會快樂成長的。
(1)土豆泥肉鬆沙拉
原料:土豆1個,剝好的豌豆若幹,肉鬆適量,沙拉醬適量,食鹽少許。
製作方法:土豆洗淨蒸熟,壓成泥,放入沙拉醬和食鹽,攪拌均勻。豌豆洗淨煮熟(較小的孩子吃要壓碎),將碎豌豆和肉鬆撒在拌好的土豆泥上。
(2)奶油魚肉
原料:魚肉、胡蘿卜、洋蔥、奶油、牛奶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魚肉剔出魚刺,把胡蘿卜擦碎、洋蔥剁碎,把魚肉、胡蘿卜、洋蔥、奶油、牛奶一起放入鍋中同煮,用文火一直煮至所有的菜都熟透,加入少許食鹽即可。
(3)什錦豬肉菜末
原料:豬肉20克,胡蘿卜、番茄、蔥頭、柿子椒各少許,食鹽和肉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豬肉、胡蘿卜、番茄、蔥頭和柿子椒切成末;將豬肉末、胡蘿卜末、柿子椒末和蔥頭末一起放入鍋內,加入肉湯煮軟後,再放入番茄末稍煮片刻,放食鹽即可。
(4)自製鹽水鴨
原料:鴨腿(整鴨也可以,但鴨腿肉更嫩,適合寶寶吃,可以一次做5~6隻鴨腿),食鹽、花椒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食鹽和花椒(以能塗抹鴨腿為宜)放入炒菜鍋裏小火幹炒直到食鹽變褐色。等食鹽和花椒冷卻後均勻塗抹在鴨腿上,然後放入一個大碗裏,用保鮮膜蓋上,放入冰箱醃製約1天半(醃製時間越長,鴨腿會變得越鹹,所以可依個人口味掌握醃製時間)。取出醃好的鴨腿,剝掉花椒粒,放入高壓鍋,加水沒過鴨腿,高壓鍋上氣後煮12分鍾左右即可。
小貼士:剩下的鴨湯略鹹,可以留做煮麵條用,不必再放食鹽,加入其他蔬菜即可。
(5)亂燉
原料:茄子、土豆、芸豆、辣椒、番茄、胡蘿卜、肉、食鹽、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上述食物加上食鹽,放在一起連炒帶燉,出鍋時少勾點芡。也可將胡蘿卜、芸豆、茄子切成絲放在一起,同上述方法連炒帶燉。